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0篇
  免费   1144篇
  国内免费   1030篇
测绘学   283篇
大气科学   849篇
地球物理   1480篇
地质学   2855篇
海洋学   306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427篇
自然地理   174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鄂西火烧坪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岩溶化作用十分强烈的岩溶山区,当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匹配较好时,同样存在着一些极其有利于农业、林业发展的特殊生态环境。在这些地区,结合当地植物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农作物类型的调整,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当地摆脱贫穷的面貌。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特别关注当地土地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因素,做到适度开发,稳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72.
研究发现,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元素表征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矿化带处B层土壤比A层土壤中元素的富集强度稍大,元素明显地富集在粗粒级组分中;近矿(化)带的非矿化地段,A、B两层土壤仍受到矿化组分的影响,A层土壤比B层土壤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粗粒级组分比细粒级组分反映敏感,C层土壤中元素在细粒级组分中轻微富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调整了高山峡谷区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经试点测量验证,找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3.
针对大多滑坡体滑裂面的三维特征,将滑坡体离散为多条柱体,从分析作用干滑裂面上的力的静力平衡入手,通过引入一定的假定,分析作用在条柱上的作用和力矩平衡条件,应用Newton-Lapson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滑坡的稳定系数真值下限解。便于与三维极限分析的上限解一起,确定滑坡安全系数的范围。应用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小湾水电站坝前堆积体在坡角开挖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堆积体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74.
澜沧江吓游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植被及第四系覆盖严重,应用雷达遥感技术可以初步揭露植覆盖,利用SAR图像识别主要岩石类型和构造形式,并圈定了主要含锰岩系,进而确定了成锰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75.
宁镇地区中更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强  朱诚  房迎三 《沉积学报》2002,20(2):307-313
句容放牛山剖面ESR测年、粒度以及磁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下蜀黄土作为一种受后生成土作用强烈的风尘堆积,其性状与北方黄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为由于成壤作用及次生风化作用导致粘粒含量增多。该剖面揭示出本区中更新世 5个气候暖湿期,分别是 :15 9~ 16 3ka,192ka,195~ 198ka,2 0 3~ 2 30ka与 311~ 35 0ka。其中第一个相对暖湿期不十分明显,在大致同时期的深海氧同位素 (V2 1- 14 6孔 ) 6阶段当中为一个小的气候回暖波动,第 2、3、4气候暖湿期可大致与西峰黄土S2古土壤层所反映的气候温暖事件相对应,可与深海氧同位素 (V2 1- 14 6孔 )第 7氧同位素阶段大致相对比。其中,前 4个温暖期可大致与老虎山下蜀黄土的标准剖面自上而下的 4个埋藏古土壤层相对应。旧石器考古发掘发现 6、7层有石器,从剖面测年资料及各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当时为暖湿的生态环境(即第 5个气候暖湿期 ),较适宜人类活动,与南京汤山猿人洞研究结果相一致。东北地区庙后山下层文化 (14 0 0~2 30ka)以大石片石器为主,文化面貌兼有华北大小两个石器系统的特征。这与该遗址发掘的石器相类似,这可能说明至少在中更新世中期长江河道应在句容以南。  相似文献   
76.
中下扬子区二叠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按新近国际年代地层划分方案(ICS,2000),下扬子区二叠纪地层自下向上分为3统,9阶和相对应的华南传统6阶划分。二叠系从阿瑟尔阶至长兴阶(44Ma)共划分出14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平均时限约为3.14Ma,其中“紫松阶”)相当阿瑟尔+2/3萨克马尔阶)1个(船山组中上部)、“隆林阶、(相当1/3萨克马尔阶+阿丁斯克阶)2个(分别对应船山组上部和梁山组或镇江组)、“栖霞阶”(相当库班甘德阶+1/3罗德阶)3个(栖霞组),“茅口阶”(相当于2/3罗德阶+沃德阶+卡皮丹阶)4个(孤峰组,茅口组,堰桥组,银屏组和武穴组),吴家坪阶2个(龙潭组或吴家坪组),长兴阶2个(长兴组或大隆组);共归并为4个层序组(sequence set)。  相似文献   
77.
李连捷教授作为1973-1978年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组最年长的一位,深入湘桂交易的南岭西部的山地,为引种奶牛、肉牛建设山地牧场进行草地和土壤调查。当时生活和交通条件等均很差,近70风气高龄的李老跋山涉水,步行到有关山地、坪地进行调查,并修建梯田,引种牧草,为开发南山牧场进行科学规划。特别是对南山的花岗岩风化土壤的保护和山地沼泽的保护等生态保护和合理用肥提出了关键性建议,保证了南山牧场的顺利发展,南山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78.
张北地震区三维构造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了张北地震区的构造特征。震源区周围分布有相交的北北西和北东向低速异常带。极震区正下方壳内存在高速异常的坚固体 ,其周围被多条低速异常带围限。区域构造具备了大量积累应变能和向高应力区传递应变能的孕震构造特征 ,北北西和北东向的隐伏断裂共同构成了区域的发震构造。该震区在中新生代以来有过多期岩浆活动 ,震中区周围分布有几个新第三纪的火山口。极震区米家沟附近火山的三维剖分图给出了该火山从地表到壳内 10km深度的速度图像 ,中新生代的火山岩浆活动对该区域孕震构造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渤海湾盆地北部主要包括黄骅坳陷、沧县隆起、冀中坳陷和下辽河坳陷,区内奥陶系厚 6 0 0~ 80 0m,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下奥陶统分为冶里组和亮甲山组,中奥陶统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上统缺失。其中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段和上段。早奥陶世冶里期和亮甲山期,本区以局限海环境为主,其内散布着一些潮坪和滩。中奥陶世,本区岩相古地理面貌变化旋回极为明显,下马家沟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以局限海为主;上马家沟期早期又是潮坪广布,晚期以开阔海为主;峰峰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又以开阔海为主。在奥陶纪,本区经历了 4个大的海侵-海退旋回,其中上马家沟期晚期是本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台的最大海侵期。  相似文献   
80.
秦岭若干重要类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秦岭金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取得的进展 :八卦庙矿区发育有条带状的热水沉积岩 ,金矿床类型属于热水沉积韧性剪切带改造型 ,矿化类型为细脉浸染型 ;马鞍桥金矿的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属于华北板块南缘 ,含矿岩系为早古生代的深水斜坡浊积岩相 ,矿区的“浅色岩相”系变质成因 ;煎茶岭金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而非超基性岩浆热液型金矿。以上研究为秦岭地区金矿找矿指出了新方向和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