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0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106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796篇
地质学   3047篇
海洋学   398篇
天文学   680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30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和东亚夏季风环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主要根据低层夏季风热力学性质与流场演变特点深入讨论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包括华南前汛期和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同夏季风活动的联系,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过程的阶段性和类型,指出汛期的开始与结束同夏季风前沿位置变动一致。我国夏季风从开始到发展鼎盛时期低纬大气环流的演变过程各年不完全相同,主要可归纳为4类,每类包括4个或3个不同阶段,从而可认识到东亚夏季风体系结构的非单一性,它可有4种结构模型,即仅是东南季风P的单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与弱西南季风A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弱西南季风M的双气流型、强东南季风P和强(或弱)西南季风M以及弱西南季风A的3气流型。  相似文献   
992.
庐枞盆地是以中、下侏罗统陆相碎屑岩建造为基底,经燕山运动而发育起来的陆相继承性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产地之一。盆地北部高岭土矿化普遍且强烈,具有很好的找矿远景。本文初步探讨了庐枞盆地高岭土成矿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提出了下一步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与深部过程   总被引:47,自引:13,他引:47  
郯庐断裂带内岩浆岩及糜棱岩的年龄及野外研究表明以中-酸性为主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走滑运动的晚期,岩石化学以富钾、富碱为特征;稀土元素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为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尤其是强不相容元素;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来源于壳幔过渡带.带内岩浆活动明显受断裂带控制,走滑晚期的岩浆活动起源于地幔底侵、壳幔相互作用下的壳幔过渡带,在伊泽奈崎板块斜向俯冲、中国东部遭受区域性剪切-挤压的背景下出现.在此背景下中国东部发生了岩石圈减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已深切至壳幔边界的左行平移断裂系,从而诱发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94.
强夯加固近期粗粒填土塌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夯加固近期粗粒填土时,夯点部位的土体明显产生了漏斗式塌陷,并且有数条环状和根状裂隙。针对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说明了由大孔隙到小孔隙,填土要经过瞬间的3个变化过程,而且在有效加固深度内土体呈“逆向转换”规律,同时分析了为什么夯点土体在成分均一的条件下,不同部位承载力悬殊这一关键性问题,对夯点间距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安徽沿江地区岩浆成矿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徽沿江地区可分为三个岩浆成矿带:内带(主带) 、北( 外) 带和南( 外) 带。内带沿长江断裂带分布,与地幔隆起带一致,幔源高钾碱性玄武岩浆通过不同程度的AFC混合机制和结晶分异机制,形成了不同的岩石组合和矿床,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分布,其共同点是高钾富碱,侵入岩以高钾钙碱性岩系为主,火山岩以橄榄安粗岩系为主,广义矽卡岩型Cu、Fe、S、Au 及火山岩型Fe、S矿床是主要的矿床类型;南(外) 带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高硅低碱,属钙碱性岩系,是上地壳下部易熔组分重熔的产物,成矿元素也由主带的Cu、Fe、S、Au 转向Pb、Zn(Ag) 、Cu、Mo、W 等,是斑岩型Mo、Cu 矿床的远景带;北(外) 带比较复杂,主体部分属钙碱性岩系,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侵入体是下地壳重熔的产物,部分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广义矽卡岩型Cu、Au 矿床,另一部分以幔源物质为主的闪长玢岩,形成斑岩型Cu 矿。不同的岩浆成矿带受不同的基底控制。Nd 、Sr、Pb 同位素研究表明,主带和北带存在太古宙麻粒岩相变质基底,南带岩浆岩则源于元古宙角闪岩相到绿片岩相变质基底。地幔隆起与幔源物质参与成矿作用,以及由地幔隆起带来的高热流是成矿的最有利条件。建议深入研究幔脊  相似文献   
996.
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西段北侧的林子宗群火山岩含有从板块俯冲机制向大陆碰撞机制转变的丰富信息。将措勤地区典中组火山岩与冈底斯岩浆岩带东段林周盆地的典中组火山岩在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特征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冈底斯岩浆岩带西段与东段在演化过程中的异同性。结果表明,措勤地区典中组火山岩的87Sr/86Sr初始比值变化范围为0.710352~0.713423,具较高的87Sr/86Sr比值;143Nd/144Nd初始比值为0.512293~0.512407,具较低的143Nd/144Nd比值;林周盆地典中组火山岩的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57~0.7063之间,143Nd/144Nd初始比值范围为0.5125~0.5126。同位素特征显示措勤地区典中组源区物质可能来自于富集Ⅱ型地幔,即源区为俯冲和再循环的大陆地壳物质与地幔岩发生了混合作用的产物,源区受控于冈底斯地壳基底。林周盆地典中组火山岩源区物质可能与富集Ⅰ型地幔有关。  相似文献   
997.
黔东南重磁异常与金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挖掘黔东南地区的找矿潜力,对黔东南地区区域重磁异常进行解释,研究东部地区的天锦黎金矿密集区及西部地区的金化探异常分布特征,发现金矿床(点)和金化探(元素、块体)异常的产出,同重、磁异常平面分布和推断的岩浆岩侵入体(基性岩类、酸性岩、构造蚀变岩)及区域性深大断裂构造(东西向、南北向)的分布,存在着空间、时间和成因上的联系,由此拓开了黔东南天锦黎金矿密集区及外围金矿地质找矿的新思路,不要只限于在相关地质层位里和北东向构造及伴生断裂(即“背斜加一刀”)交会处及其附近,来寻找变质碎屑岩中的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辽宁岫岩地区岫玉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岫岩是我国主要蛇纹石玉产地,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层是岫岩玉石矿最重要的蕴矿层位,矿体严格受地层中韧性变形变质构造带和元古宙花岗岩的控制。在岫岩不仅产有蛇纹石岫玉,还产出透闪石岫玉。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及透镜状产出。岫岩地区的岫玉矿床成因应属于热液交代蚀变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