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40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2389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贵州长顺代化石炭系中间界线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周志澄 《地层学杂志》1994,18(1):1-8,T002
在碳酸盐微相的详细研究基础上,贵州长顺代化下、上石炭统剖面由下至上可分出5个主要沉积相:盆地相、开阔海陆架相、下斜坡相、中斜坡相和上斜坡相,下、上石炭统界线处于连续沉积的中斜坡相内。  相似文献   
162.
变质流体研究某些重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变质流体与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流体与变质反应温度,变质流体不混溶性以麻粒岩相变质流体特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3.
黄晶莹 《湖南地质》1994,13(2):71-74
东山峰背斜寒武系地层分布区内,B,Li元素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平均值分别为177.78×10-6、220.0×10-6,衬值分别为2.32、5.07,Rb/k比值为0.0062。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具典型的指相意义,反映出本区在早寒武世晚期至中、晚寒武世期间为一高盐度、强蒸发的泻湖相沉积环境,可与现代盐湖相环境类比。  相似文献   
164.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总结了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该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积岩、席状岩墙、枕状玄武岩与块状玄武岩和放射虫硅质岩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形成于洋脊扩张环境。该蛇绿混杂岩带是义敦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中的弧前混杂带相。  相似文献   
165.
166.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的纵向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砂体厚度和测井曲线特征等资料,对4口岩心井进行了沉积相分析,详细研究了不同时期的河流类型及沉积相的演化规律,从而认为济阳凹陷上第三系沉积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的冲积扇一辫状河阶段,中期的辫状河一低弯度曲流河阶段及晚期的高弯度曲流河阶段,同时分析了不同砂体的油气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67.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从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砂体形态、电性特征、地震反射等方面论证馆陶组上段为山麓洪积相和河流相沉积,其中它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10种亚相或微相。其次,详细论述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同时还指出了油气分布与沉积相带的关系。此外,本文还指出馆陶组上段沉积期的物源方向、河流流向、最终汇水区及当时的古气候条件等。  相似文献   
168.
傅碧宏 《沉积学报》1995,13(4):153-160
根据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各组岩石的光谱特征分析,选择了TM3/1(Y)2/3(M)7/5(C)减色比值合成影像对研究区岩石地层层序进行划分和对比,划分出O12、O22、O32、S11和S21等5个影像岩石地层单元,它们与研究区的岩性组一致,但其精度高于研究区1:20万地质图。通过影像岩石地层的对比研究发现,研究区西部皮羌断裂以西在中奥陶世几乎未接受沉积,皮羌断裂以东出现了坎岭组,再往东至研究区东部,中奥陶统沉积较全;早志留世早期研究区西部沉积了海相红层,往研究区东部则相变为海相绿色地层。尤其是通过TM比值图像的分析,发现前人认为分布很局限,但具有很大生油潜力的印干组在研究区分布范围较广,并推断其沉积中心位于与研究区相邻的塔北隆起和北部坳陷一带。这为塔里木盆地油气评价和勘探提供了新的资料,并表明TM遥感数据的应用是沉积盆地油气勘探研究中的一种很有潜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9.
阿克苏附近所发现的元古界阿克苏群为一完整的蓝片岩-绿片岩系列,我们通过野外调查肯定了这一认识,并认为它是高压-温相的变质块体,长40km,宽约2.5km.该变质岩由强烈片理化的绿泥石-黑硬绿泥石石墨片岩、黑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绿片岩、蓝片岩及少量石英岩、变铁质岩组成.原岩包活泥质岩、砂岩、基性玻屑凝灰岩、块状熔岩、枕状熔岩及少量深海沉积物.蓝片岩的矿物组合:青铝闪石-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石英-阳起石.阿克苏群为世界上真正的前震旦纪蓝片岩之一,其变质年龄至少有800Ma.  相似文献   
170.
张宝成 《湖南地质》1990,9(4):15-22
垭头铀矿床位于湘西沅麻盆地东北缘,产于下白垩统洞下场组下段岩层中,含铀层为一套冲积相组成,由下至上可分为冲积扇亚相、网状河亚相、河湖三角洲亚相、滨湖亚相。铀矿化赋存于网状河与河湖三角洲亚相中,与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的砾岩、砂岩有关。含铀岩层为灰—灰黑色,无矿岩层为紫红—杂色。含铀岩层中Mo、V、Ba、Cu、Pb等元素比无矿层高几倍至几十倍。矿床属沉积—成岩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