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1篇
  免费   1061篇
  国内免费   1751篇
测绘学   1221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1920篇
地质学   4043篇
海洋学   432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889篇
自然地理   48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抽水地面沉降预计的随机介质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视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为一随机过程,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和土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随机介质模型,对抽水地面沉降及变形分布进行了分析预测,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是有铲的。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地区20 多年来的大地垂直形变资料, 结合区域地震活动资料, 初步分析归纳了大地形变时空分布与地震群体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南北地震带中南段之川滇菱形块体形变场中期动态演化图象与b 值等地震活动参数图象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 研究了形变场动态演化所揭示的区域现今构造运动的时空差异与反映地壳介质结构特性的b 值的时空分布变化、强震前后地震非均匀度值分布变化以及地震空区等的关系。结果表明: 强震前区域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地震活动参数的时空分布均具有一定的非均匀特征, 二者所反映的大区域应力场变化与介质结构的不均匀导致的强烈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积累是强震孕育的主要原因。得出了一些利用大地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地震活动参数图象相结合进行强震中期预测的有益结果。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布设在祁连—川滇复合菱形块体周边主要活动断裂带上形变场地观测资料并结合大面积水准测量成果, 分析了复合菱形块体的活动规律, 并进行了动力学机制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4.
用GPS复测结果计算地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云  帅平 《中国地震》1999,15(1):23-24
详细地叙述了用GPS和应变数据计算地壳水平速度和水平应变率的方法,这一方法满足变形协调性条件。用全国和大华北地区GPS网的多期观测数据进行了试算,获得了一系列地壳水平运动和应变率场分布的图像。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GPS能够有效地监测现今地壳运动和形变的信息;(2)所述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其计算结果比直接测量结果提供了更多的有关现今地壳运动和形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5.
华北强震地形变及重力前兆特征与孕震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车兆宏  范燕 《中国地震》1999,15(1):46-53
通过分析华北地区强震地形变及重务前兆特征,发现震前在较大范围内存在与构造密切相关的动力不过程;在震中区介质状态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组合-硬化模式:调整单元的运动,牵动较大范围构造运动的加及断层两侧深层介质密度变化;应力集中单元由于能量的不断积累,介质出现硬化过程。上述机理形成了前兆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6.
We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statistical measur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optimal financial strategies in environmental projects that may be burdened by the consequences of low-probability, high-cost events. Our particular application lies in the area of transport and burial of hazardous and radioactive wastes but our approach applies to a wide range of problems where the utility structure is of the form of gains minus losses, and where limited and/or catastrophic failures may be encountered. We utilize four statistical measures, the expected value, variance, volatility and cumulative probability 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limited and catastrophic spills. The maximum expected monetary value which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environmental and gas and oil industries a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the selection of optimum actions is seen to lead to erroneous decisions and fails to unambiguously differentiate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limited and catastrophic failures in a project. We demonstrate that unwarranted inclusion of catastrophic scenarios into the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can substantially alter the perspective of a project and guide a corporation away from an investment that could be profitable even under a limited liability case. We conclude by providing a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 for cases where the proba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future events and/or the monetary returns are characterized not by sharp estimates but rather are represented by a range of values.  相似文献   
997.
IntroductionGrounddisplacementhasacloserelationshipwiththefaultandtheearthquakesourceparameters.IfwecanfindthisrelationshipandinvertthedeformationtOdaterminetheseparameters,wewillbeabletounderstandtheseismicsourceprocessmorecorrectly.Therelationshipisgenerallybasedonfaultmovementmodels.Sofar,therearetwomodels:dislocationandcrack.Dislocationmodelisnamedmovemefltmodelsinceitdoesnottakestness-releaseintoaccount.Basedonthelawofforce-dislocationequivalence,thedisplacementfieldproducedonaninfinite…  相似文献   
998.
滨海附近地区GPS和断层形变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环勃海及华北部分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的分析结果,同时介绍了1992年至1995年首都圈两期GPS测量资料处理分析的初步结果。通过比较,二者所显示的地壳活动趋势存在性质上的差异,主要是因观测时段的不一致而引起;在同时段资料的对比分析中,因测点和断层空间分布差异的存在,有44.8%的流动资料难以判定其与GPS资料的一致性,但在可判定的33项资料中,有89%是一致的,证明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近  相似文献   
999.
考虑桩顶冠梁效应的水泥土挡墙变形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m法为基础,建立了考虑桩顶冠梁效应的挡墙变形计算模型,给出了计算公式。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预测挡墙变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蔡希源  张明学 《现代地质》1999,13(3):287-290
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应用于陆相盆地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陆相盆地的层序界面、最大洪泛面和首次洪泛面的识别标志都有别于海相地层。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对松辽盆地的探索性研究, 对陆相盆地提出了层序界面、最大洪泛面和首次洪泛面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