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384篇
地质学   775篇
海洋学   406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41.
Although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potential of tight‐sand gas resources is large, the research into the mechanisms of hydrocarbon charging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has been relatively sparse.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re is a force balance during hydrocarbon charging, but discriminant models still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orce balance conditions observed during gas migration from source rocks to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a calculation formula was established. A formula for identifying effective source rocks was developed with the gas expulsion intensity as the discrimination parameter. The critical gas expulsion intensity under conditions of various burial depths,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e Jurassic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he eastern Kuqa Depression, Tarim Basin, and it was calculated that the critical expulsion intensity range from 6.05 × 108 m3/km2 to 10.07 × 108 m3/km2. The critical gas charging force first increases with depth and later decreases with greater depths.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effective gas source rocks and total expelled gas volume can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is threshold. This method provides new insight into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favourable tight‐sand gas‐bearing regions and estimating their resource potential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2.
张旭  黄伟  陈葆德 《气象学报》2015,73(2):331-340
将一种新的高度地形追随坐标(Klemp坐标)引入了GRAPES区域模式,并与传统追随坐标(Gal-Chen坐标)和平缓地形追随坐标(SLEVE,Smooth Level Vertical coordinate)进行了比较。对不同坐标下气压梯度力的计算误差通过理想静止大气试验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Gal-Chen坐标和SLEVE坐标相比,Klemp坐标有效地减小了气压梯度力的计算误差。理想重力波模拟试验表明,Klemp坐标下对重力波的模拟相比其他两种坐标也更接近于解析解。模式进一步采用了Mahrer气压梯度计算方案减少了计算误差,并提高了模式的精度和稳定性。实际个例试验与理想试验的结论相似。  相似文献   
143.
为研究洞口位置对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滞回特性的影响,对6个采用低周反复加载方式的1/2缩尺试件的试验现象及数据进行分析。基于试验结果和现有恢复力模型理论,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利用退化四折线模型和回归方法,建立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四折线恢复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洞口位于墙体中间时,试件滞回环愈加丰满,试件初始刚度有所增加,承载力衰减速率减小,卸载刚度退化速率变慢。通过对骨架曲线特征参数的计算,并和试验骨架曲线对比,两者吻合较好,表明该恢复力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出不同洞口位置对其滞回特性的影响,可为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弹塑性分析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秦川  张楚汉 《岩土力学》2010,31(12):3771-3777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混凝土细观力学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基于背景网格的骨料投放与细观三组分的识别;建立了颗粒离散元的混凝土细观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的劈拉试验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出的混凝土动力强度提高的规律以及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的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随着应变率的提高,混凝土破坏时产生更多弥散状分布的裂纹,同时有些裂纹穿过强度较高的骨料,导致混凝土在高应变率破坏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量,是混凝土的动力强度提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在高应变率下,力链产生更多的分叉,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机性增加,因此,在高应变率下混凝土动力强度表现出更大的离散性。  相似文献   
145.
近年来,后注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可大大降低建筑物的沉降,并使建筑物的沉降更加均匀,文章介绍后注浆工艺的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在天津地区的几个工程实例,分析了注浆前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情况及影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6.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不断建造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出现的基坑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开挖的现象,通过收集国内及广州地区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基坑开挖后土体位移场的变化,总结了邻近基坑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并选取广州农贸园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一些能对今后类似工程起到一定借鉴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7.
青藏高原实测剖面数据管理与检索系统开发的方法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实测剖面检索数据管理与检索系统是利用ACCESS软件建立青藏高原实测剖面数据库,采用ArcGIS软件形成了青藏高原实测剖面分布图,利用WEBGIS技术实现网络发布。该系统主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实测地层剖面数据的检索与查询服务,提供地图查询、浏览、打印服务,同时还提供青藏高原地质背景知识的服务。该系统提供的服务比传统的资料服务有着更多的优点:访问范围更加广泛,平台独立,操作简单,计算模式灵活高效。  相似文献   
148.
为了解决振动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收集多向波浪问题,本文设计了半球形多向聚合波道振荡水柱气室结构,以适合远海单点波浪能采集和发电。在规则波正向入射条件下,基于流体仿真分析软件(FLUENT)、流体动力学连续性假设和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Navier-Stokes方程)建立半球形振荡气室和三维数值波浪水槽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增设气室后壁,合理设计波道开口角度实现多向迎波捕获波浪能,优化前壁形状可降低波浪触底反射带来的能量耗散,同时提高了气室内空气压强和出气口速度,有效提升波浪能俘获效率,为后续发电的二次能量转换提供高效的空气动力。  相似文献   
149.
概念性地设计了一种新型半潜式海上风力机基础,确定了结构的型式和尺寸,对风浪联合作用下不同工况的风力机基础稳性进行了校核.考虑黏性阻尼和二阶波浪力的作用,计算分析了风力机基础的水动力系数、幅频运动以及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新型风力机基础具有良好的稳性和水动力性能,特别是在垂荡性能上有大幅的提升.波浪入射角度对垂荡的影响不大,但对其他自由度RAOs影响较大.垂荡、横摇和纵摇RAOs均存在一个主峰值和次峰值,但峰值周期均远离波能集中区.此外还发现,不同工况下风浪入射角对风机系统的动力响应和系泊力均有较大影响,相对于工作工况,极端工况下所受风荷载较小,但是系泊力更大.  相似文献   
150.
泥石流源区典型草本植物根系抗拉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被对于泥石流源区的生态修复和物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植物根系的抗拉力学特性是影响植物护坡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泥石流源区植物根系的抗拉特性,以都江堰市锅圈岩泥石流源区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重要值计算确定了源区典型草本植物并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研究表明,锅圈岩泥石流源区主要分布有寒芒、节节草等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它们的根系平均分布深度在30 cm以内;根系抗拉力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关系,抗拉力随根径的增大而增大。当根径0.50 mm时,抗拉强度与根径也表现出幂函数关系;当根径0.50 mm时,部分植物根系的抗拉强度值波动较大。不同植物根系的平均抗拉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铁杆蒿(106.24 MPa)、节节草(非节点处,30.79 MPa)、草地早熟禾(28.69 MPa)、小飞蓬(20.20 MPa)、多头苦荬(18.77 MPa)、寒芒(老根,14.87 MPa)、节节草(节点处,12.67 MPa)、寒芒(新根,8.29 MPa)。泥石流源区草本植物的根系抗拉力学特性良好,对稳固浅层土体和泥石流物源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