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730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the classical view of metamorphic microstructures, fast viscous relaxation (and so constant pressure) is assumed, with diffusion being the limiting factor in equilibration. This contribution is focused on the only other possible scenario – fast diffusion and slow viscous relaxation – and brings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microstructures typical of high‐grade metamorphic rocks. In contrast to the pressure vessel mechanical model applied to pressure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coesite inclusions in various host minerals, a multi‐anvil mechanical model is proposed in which strong single crystals and weak grain boundaries can maintain pressure variation at geological time‐scales in a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In such a mechanical context, exsolution lamellae in feldspar are used to show that feldspar can sustain large differential stresses (>10 kbar) at geological time‐scales. Furthermore, it is argu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grain‐scale pressure gradients combined with diffusional equilibrium may explain chemical zoning preserved in reaction rims. Assuming zero net flux across the microstructure, an 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 method is introduced for inferring pressure vari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chemical zoning. This new barometric method is applied to plagioclase rims around kyanite in felsic granulite (Bohemian Massif, Czech Republic), yielding a grain‐scale pressure variation of 8 kbar. In this approach, kinetic factors are not invoked to account for mineral composition zoning preserved in rocks metamorphosed at high grade.  相似文献   
102.
裂隙参数分析在岩体力学和水力学习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旭君  潘别桐 《现代地质》1992,6(2):217-226
岩体的力学和水力学习性主要取决于其中裂隙的发育程度。一定成因的裂隙具有一定的发育规律,这一规律既具确定性又具随机性。本文详细讨论了表示岩体裂隙发育程度特征参数的量测和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裂隙参数分析在研究岩体渗透习性、岩体中裂隙网络计算机模拟及岩体弹性参数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钻机在过程中经常发生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在钻机内的传动轴上安装弹簧钢球式安全离合器在钻机中的经过反复试验论证辽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走滑断层作用的相关构造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走滑断层的形成可以用纯剪和单剪这两种基力学机制和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压剪和张剪加以解释,其应力分布的局域性导致了形变特性的差异性。其相关构造类型,包括褶皱断层,断层,走滑盆地,走滑旋转构造,花状构造与走滑双重构造,等是走滑断层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5.
XPZ-50型旋喷钻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XPZ-50型旋喷钻机的设计要求、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生产模拟试验简况。  相似文献   
106.
铝合金钻杆的使用性能是制约深部钻探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综合考虑孔内工况因素和钻杆性能因素,以钻柱组合设计为基础准则,从特深孔钻探工程技术需求出发,开展了高强耐温铝合金钻杆材质选择和评价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219铝合金固溶时效制度分别为535 ℃/1 h、165 ℃/20 h,2618铝合金固溶时效制度分别为530 ℃/1 h、200 ℃/20 h;2219铝合金在高温长时间暴露后的室温力学性能优于2618铝合金,在高温瞬时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劣于2618铝合金;2219铝合金中含有Zr,该元素在热暴露过程中起到减缓溶质扩散速率的作用,这对提高热暴露后的剩余强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7.
钻进过程状态监测旨在实时描述钻进工况,判断运行性能优劣程度进行非优追溯,及时指导司钻人员调整作业操作,保证钻进过程安全、高效、稳定开展。钻进工况是钻进系统运行状态的反映,因此开展面向状态监测技术的钻进工况识别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钻进工况识别问题,基于状态监测数据,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钻进工况识别模型,对钻进工况进行识别。综合工况识别结果,对钻进效率进行评估,并对影响钻进效率的因素进行讨论,寻找提升钻进效率的手段。最后,采用钻进现场实钻数据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蒋兵 《探矿工程》2020,47(10):89-92
针对九江市网纹红土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与试验孔深、土的压缩模量、抗剪强度关系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网纹红土标准贯入击数与试验孔深为正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与土的压缩模量为正弱线性相关关系,与抗剪强度为正弱线性相关关系。分析成果对在九江市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活动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王腾飞  王蒙 《探矿工程》2020,47(10):61-66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越发重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采矿而遗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矿坑,这些矿坑的治理迫在眉睫。飘台作为一种治理高陡光滑岩壁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程中被大量使用,然而对飘台稳定性的分析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公式上。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陡立矿山岩壁治理的砼制飘台结构,提炼了计算飘台稳定性的公式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飘台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砼制飘台比较适用于陡立矿山岩壁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0.
芦苇  赵冬  李东波  毛筱霏 《岩土力学》2020,41(4):1377-1387
以纵向宽大裂隙引起的夯土城墙遗址稳定问题为背景,建立危险土体?锚杆?稳定土体锚固系统简化力学模型。该模型将土体对锚杆的摩阻作用简化为一个线性弹簧和一个与速度相关的阻尼器的并联机构,将裂隙段锚杆对两侧土体的拉结作用简化为一个线性弹簧。基于弹性体动力理论建立锚固系统动力平衡方程,并推导了锚杆轴力和位移的动力响应解析解。最后,以新疆高昌故城南城墙某段锚固工程为例对提出的解析方法进行了说明,明确了锚杆轴力响应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通过数值分析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动力作用下同一位置锚杆的轴力响应呈围绕静力平衡位置的波动形态,轴力峰值点位于裂隙附近,且逐渐向临空端和锚固端指数衰减。在考虑地震加速度沿遗址高度的放大效应后能够获得较精确的锚杆轴力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