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胶州湾中汞的含量及其形态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5月、9月和1988年1月调查了胶州湾表层海水、浮游植物和表层沉积物中汞含量。溶解无机汞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63—4.4ng/dm~3,溶解总汞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5—40ng/dm~3,浮游植物含量变化范围为1.1—25ng/g(湿重)。测定结果表明,胶州湾中汞含量和分布规律与浮游植物的盛衰和陆地迳流有关。有机汞和COD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溶解无机汞含量随叶绿素a含量增加呈指数下降,表明浮游植物对汞的富集及其在海水中形态的转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胶州湾近岸沉积物-海水汞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胶州湾海泊河口和李村河口沉积物中的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向海水的释放,并对汞的释放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拟合。总体上两种沉积物汞的释放浓度分别为1.41~5.99μg/L和1.06~3.62μg/L,最大释放率分别为2.7%和3.4%,对胶州湾潮间带水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海水的pH值、温度和沉积物厚度都会影响汞的释放。pH<7时,汞的释放作用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pH>7时,汞的释放作用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海水温度越高,汞的释放作用越强;随沉积物厚度的增加,汞的释放量增加,释放率降低,海泊河口和李村河口沉积物的有效厚度分别为3.5cm和2.5cm。汞的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多个方程都能较好的描述汞的释放动力学过程,其中以Ho的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声学方法精密测定汞被高压强压入储油岩样的渗入体积,对岩芯孔隙结构测定中的汞体积计量方法作了重要改进。本方法以无水酒精作为计量工作介质,在其中发射声波,通过对汞界面反射声波的识别,进行非接触的声学测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国内外采用的电阻法,电容法无法避免的由于汞腐蚀或油污染而要求经常进行与有毒汞接触的清洗,并且确保了计量系统工作性能的长期稳定与准确可靠。在0.01MPa至50MPa压强范围内连续计量,量程0~10ml,准确度0.01ml。  相似文献   
105.
汞对三角褐指藻一次培养毒性实验表明,当无机汞(HgCl_2)浓度为5μg/dm~3时能抑制细胞分裂,汞浓度达到80μg/dm~3,则细胞完全停止分裂。甲基汞浓度为1μg/dm~3时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为25μg/dm~3时,则完全抑制细胞分裂。有机络合剂对无机汞有解毒作用,这表明汞的毒性与汞在溶液中形态有关。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讨论了汞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机理。无机汞和甲基汞对细胞毒性的差别,可能与它们同细胞膜的结合及传输方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6.
匡俊  杨涛 《江苏地质》2022,46(3):285-290
在收集以往自然重砂测量、土壤测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1∶5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进行苏州西部土壤中汞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Hg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介于0.023~5.012 mg/kg之间,平均值高达0.386 mg/kg,远高于苏州地区表层土壤及太湖水网平原表层土壤Hg含量平均值,土壤汞污染比较严重。区内辰砂矿物与土壤中Hg的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耦合性,与区内断裂构造、矿床分布有关,表明区内土壤中的汞、辰砂分布是多金属矿成生作用的产物,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北疆积雪中砷(As)和汞(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基于2018年1月在北疆地区58个采样点采集的积雪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积雪中溶解性砷和汞的含量,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型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积雪中溶解性砷和汞的浓度分别在0.21~2.69 μg?L-1和5.32~64.09 ng?L-1,均低于地表水I类水质标准限值,说明积雪中砷和汞元素污染较轻。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表明,积雪中砷和汞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其中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北坡地区的浓度分布较高。结合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推断积雪中砷和汞污染物主要来自局地活动,周边国家气团远距离传输所产生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评估北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区域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08.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汞硒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赵斌  陈志兵  董丽 《岩矿测试》2010,29(3):319-321
植物样品经硝酸-高氯酸一次湿法消解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汞、硒、砷。测定时加入消泡剂磷酸三丁酯,可有效消除泡沫,降低记忆效应,提高精密度。方法精密度(RSD,n=12)为汞2.96%,硒0.96%,砷2.49%。经加标回收试验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109.
钟勇 《岩矿测试》2001,20(2):145-146
将试样置于潘菲氏管中加入还原铁粉,加热使汞与基体及共存元素分离,继而试验了汞蒸气-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最佳条件,汞的检出限为0.05μg/L,线性范围为0.5~250μg/L,回收率为94.6%~102.5%。方法已应用于锌精矿中汞的测定,RSD(n=5)<1%。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