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1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71.
聂江涛  李子颖  王健  郭建 《地质通报》2015,34(203):535-547
随着相山铀矿矿田勘探深度的增加和铀矿科学深钻的实施,在矿田内揭露了大量多金属矿化,流体包裹体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铅锌矿成矿期温度集中在230~300℃之间,成矿压力为12~51MPa,盐度4%~8% NaCleqv,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为CO2,其次为CH4、N2等,矿物组合为铅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成矿期温度集中在320~380℃之间,成矿压力为33~95MPa,盐度8%~12% NaCleqv,包裹体气体主要成分为CO2,其次为CH4、N2等,矿物组合为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高压、中高盐度、还原性、低氧逸度、富CO2的特征,铀和多金属成矿流体均具有深源特征,但铀和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蚀变和流体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属于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为华南早中白垩世成矿阶段不同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372.
本文研究了陕西凤县铅桐山铅锌矿床构造变形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笔者从矿区褶皱变形、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层滑断裂破碎带和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含矿硅质岩特征、层滑破碎带铅锌元素分布、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床动力热液成矿特征,并提出了该矿床动力热液成矿模式。 通过动力热液成矿特征分析,本文结论是:构造动力作用不仅能形成一些变形构造,同时在适当条件下也能使破碎带金属物质活化转移并富集成矿,而且还能富集形成大型热液矿床——即动力热液形成矿床。这种新观点对认识该矿床成因和进一步找矿勘探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3.
诸广山岩体中段鹿井地区矿床周边常有花岗斑岩脉及煌斑岩脉等晚期岩脉产出。钾长石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花岗斑岩脉与煌斑岩脉侵位年龄分别为116.24±0.49 Ma和128.27±0.86 Ma,是早白垩世地壳伸展的岩浆响应。岩脉记录的岩浆活动时代与鹿井矿田铀成矿作用时代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花岗斑岩脉与铀矿石均具有幔源特征,表明以花岗斑岩为代表的酸性岩浆在为铀矿化提供热源的同时可能还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以煌斑岩为代表的基性岩浆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源、矿化剂、流体及动力条件等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74.
江南古陆某些金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江南古陆金矿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广义层控金矿床。本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组成证明,成矿物质部分来自围岩-中晚元古宙地层,另一部分来自深部抑或燕山期花岗岩体。成矿时代为中生供,燕山期的花岗岩也是成矿之能源。  相似文献   
375.
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关系初探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中国东南部是我国的钨锡铜金多金属矿床集中区,燕山期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初步讨论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关系。通过对中国东南部地幔柱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特征综合分析后,初步探讨了地幔柱构造的岩浆作用和成矿制约。本文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幔柱不仅可能造成中生代火山─岩浆大爆发,而且可能与中生代大规模成矿有关。  相似文献   
376.
于际民  蒋少涌 《地球化学》2001,30(2):140-146
对葡萄牙Neves Corvo Cu.Sn多金属矿床锡矿石,富铜硫化物矿石和贫铜硫化物矿石中锡石的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的综合研究表明,该矿床存在高温(>300度),富W的早期锡矿化阶段,钞晚的贫W,富Cu,温度略低(245-295度)的Cu,Sn主矿化阶段,以旬晚的贫W,贫Cu温度更低(约200度)的Cu,Sn矿化阶段,结合Pb同位素研究可以推测矿床中Sn可能来源于矿体下部深处未出露的,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富Sn古老地壳岩石,与其他类型锡矿床的微量元素对比表明,Neves Corvo矿床属于处于火山岩容矿(VHMS)型和沉积岩容矿(SHMS)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伊比利亚型。  相似文献   
377.
等时性地层界面是沉积盆地地成长过程中的主要记录之一。在滇东南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内,根据其成因不同可划分为:侵蚀不整合面、无沉积间断面、火山活动标记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等四种。勘查及研究成果表明,在上述四种界面及其附近大多有金的异常层或金的工业矿体存在,尤以侵蚀不整合面及其附近金矿化强度最大。它们的耦合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是本区金矿成矿规律时控性的一种宏观表现。  相似文献   
378.
对670地区铀成矿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家志 《铀矿地质》1996,12(1):17-25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蒙山破火山口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对670地区铀成矿所起的控制作用,论证了赋矿火山岩为壳幔混源、以壳源为主的岩浆产物;探讨了该区铀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化条件及其形成过程,认为该区铀矿属富铀基底地层重熔的火山岩浆期后含铀热液成因模式,其成矿物质由重熔岩浆分异演化而来,在近地表富氧、低温、张性火山构造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379.
棉兰老岛西部的西必塔(Sibutad)脉状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极具经济潜力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可划分成拉蜡洋和拉拉布(Labab)2个矿床.金矿赋存于中新世-更新世马林丹(Malmdang)群火山岩中,火山岩呈零星岛状散布于斯丹岗(Sindangan)-哥塔巴托(Cotabato)-大姑玛(Daguma)线性构造活动带的东部,并被安山玢岩侵入.该火山岩可分为2段,下段由安山质熔岩、英安岩、凝灰岩组成,西必塔金矿即赋存于该段中.安山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和金成矿作用,属于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化,金是在pH值近中性的浅表环境中由于热液沸腾并伴随流体的混合沉淀而成,通常富集于标高30~200 m.金的富集经过4个阶段:①形成角砾岩之前的围岩蚀变阶段;②热液角砾岩形成阶段;③形成角砾岩后的围岩蚀变阶段;④金矿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380.
新疆北山裂谷构造带,呈北东东—北西西向展布,是在塔里木地块太古界、元古界的基础上开裂演化而成,总体呈两地块夹裂谷的构造格局,经历了-C、O—S、C—P3次大规模的裂开与闭合、由南向北迁移的演化模式。在该裂谷带晚古生代沉积盖层中分布着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金矿(点),并划分了多个Au成矿亚带。笔者所论为新疆北山晚古生代金(铜)级成矿带金矿的成矿规律。根据赋矿岩系划分为6类,矿石建造划分为4类,分别为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型 石英脉型、中酸性岩浆热液型,以石英脉 破碎蚀变岩型为主。控矿因素为沉积建造(火山岩-碎屑岩及碳质岩系)、韧-脆性断裂、岩浆岩等;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成矿作用与各期构造活动同步或准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