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2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1309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654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81.
西南三江地区造山演化过程及成矿时空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耀南  俞如龙 《矿物岩石》2001,21(3):153-159
三江地区单凭“一次造山”是难以圆满解释的。本文试以“多次造山”多期成矿”的思路作出合理说明。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多岛海造山阶段,羌塘弧、江达弧和临沧弧应为前锋弧,其后由一系列弧后盆地和岛弧或残余弧(或微大陆)组成。中生代中-晚期为陆内俯冲造山阶段,推测金沙江带、哀牢山带和龙门山-锦屏山带为俯冲主边界,从而形成本区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带,控制相应矿产的分布特征。新生代陆内转换造山阶段,造成特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具有生成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2.
李幸凡 《矿产与地质》2005,19(6):592-598
二十世纪60~70年代是我国金属矿产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发展的初期阶段.1976年,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规划制订,我国金属矿产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进入大规模普查实施的第一阶段;随着一系列新技术规定的颁布执行,1992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成矿区带地球化学异常详细检查评价与综合研究;1993年以后,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与详查仍然以寻找金属矿产为主要任务,同时,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成果开始向应用地球化学方向发展,这标志着第三个阶段的开始,即应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成果进行生态环境地球化学与人类健康、综合农林业地球化学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3.
镇旬盆地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总结了镇旬盆地金鸡岭复式向斜南北两带金矿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分析复式向斜南北两翼的成矿条件,认为运用北带的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可以指导在南带及其他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4.
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研究: 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前沿。文章回顾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的研究动向。综述了几个研究大阶段,即:海底喷流成矿作用、大陆边缘成矿作用、板内成矿作用及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的大陆汇聚或增生与多期次成矿。同时,以华南地区为例,将大陆侧向和垂向增生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华南世界级有色、稀有、贵金属成矿省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成矿作用,并提出在该成矿省进一步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5.
新疆哈密维权银(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维权银(铜)矿床是2000年发现的一个独立中型银矿。经过野外及室内研究,发现矿床产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的南侧,赋矿地层为中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浅海相中酸性、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受区域早期热蚀变作用而发生不含矿的角岩化;受晚期岩体侵入活动作用形成Ag、Cu等矽卡岩矿化;容矿岩石为钙铁榴石矽卡岩,是一个远离侵入体的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矽卡岩型矿床。采集维权银(铜)矿东南部花岗岩进行单颗粒锆石的SHRIMPU_Pb年龄测定,结果为(297±3)Ma,是矿床成矿年龄的上限。  相似文献   
186.
铜陵冬瓜山层状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硫产地,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喷流沉积及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状铜金矿床。本文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热液流体和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机制,重点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冬瓜山铜矿床热液流体氢、氧、碳和锶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混有少量大气降水;CO2可能主要来自被岩浆同化的原始地层中海相沉积碳酸盐;ISr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的特征。各种类型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显示,硫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和后期岩浆热液叠加作用的特征,铅则以上地壳铅为主,混有少量的地幔铅。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  相似文献   
187.
湘南多金属矿集区是一个世界级的多金属矿集区,包含有三条有色多金属亚成矿带。其成矿活动与深大断裂带关系密切,深大断裂为深部成矿物质提供了构造通道条件,控制了矿集区内多金属亚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则控制了大型、超大型矿床(田)的产出。  相似文献   
188.
青藏高原北部成矿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属矿产资源成群成带分布特征明显,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1999年以来,在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相继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批1∶50万、1∶20万区域化探成果资料的综合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北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物、化探资料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级成矿带(域),5个级成矿带,9个级成矿带,对以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质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9.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时代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中国西南地区(川、滇、黔、桂、湘)发育有世界上很典型的低温成矿域,其面积之大(约90万km2)、包含的矿种之多(Au、Hg、Sb、As、P、Pb-Zn、U、Ni-Mo-PGE、重晶石、冰州石和分散元素等)、矿床组成和组合之复杂,在全球十分鲜见。扬子地块西南缘是中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者采用Rb-Sr、Sm-Nd、Ar-Ar等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扬子地块西南缘产出的磷矿、金矿、锑矿等低温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文章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前人的资料,初步拟定出该区存在三期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它们分别相当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晚加里东期(晚志留世—早泥盆地)和燕山期(晚侏罗世—中白垩世)。该区的磷矿、重晶石矿和黑色页岩中的镍钼铂矿主要形成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同位素年龄主要为585~540Ma;赋存于前寒武纪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金-锑-钨矿床主要形成于晚加里东期,同位素年龄主要为435~380Ma;产于寒武系以后地层中的锑矿床主要是在中燕山期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60~140Ma;而该区的卡林型金矿和汞矿主要在燕山中晚期大规模成矿,同位素年龄主要为170~80Ma。  相似文献   
190.
张信 《矿产与地质》2007,21(4):415-420
通过对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对岩(矿)石同位素、稀土元素、成矿温度等地球化学和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研究,认为,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为一典型的岩浆热液充填型矿床。与成矿有关的隐伏岩体受深部隐伏的深大断裂控制,可能与黄岗梁矽卡型铁-锡矿床同属一构造岩浆成矿带上不同成矿环境下形成的矿床。并认为,在该成矿带上及大井矿区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