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研究云母和长石等原生硅酸盐矿物的风化速率和风化产物对于深入理解土壤发生过程、营养元素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自然风化、人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3方面总结了原生硅酸盐矿物风化作用及其产物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微生物参与下的生物风化作用和生物矿化作用及其意义。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可以加速矿物的分解,而且其细胞表面及其产生的胞外多聚糖可以作为次生矿物成核的模板。  相似文献   
72.
利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仪),对采自湖北清江流域和尚洞洞顶的土壤样品与洞内石笋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土壤中存在的七个系列单甲基支链烷烃在所有的石笋样品中均可以找到,呈现相似的分布模式,石笋中七个系列支链烷烃有可能来自洞穴滴水携带的土壤中的支链烷烃,但是也不能排除石笋原地生长的微生物的贡献。烷基环己烷的分布在土壤与石笋中呈现了相似的分布模式,但是主峰碳数有所变化,高碳数部分与低碳数部分的相对含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原因可能是微生物选择性降解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土壤与石笋中微生物种类分布差异所造成的。本次研究初步显示了相对封闭稳定的洞穴沉积物与上覆土壤层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异同。   相似文献   
73.
地热对井运行系统中回灌井堵塞原因浅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回灌做为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率、防止地面沉降、减少尾水排放、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最有效手段,已在地学界达成共识。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对井回灌取得的良好效果使人们看到了回灌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但有些热储尤其是孔隙型热储回灌量的衰减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各种因素引起的堵塞是主要原因。本文根据天津市历年的回灌试验,就造成地热回灌堵塞的多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地下水源热泵运行对地下水环境(地下水化学、水质及微生物)的影响,本文利用沈阳市已建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场地,对回灌井定期(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监测水质及微生物,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SO4-Ca·Mg型变化为监测早期的HCO3·SO4·Cl-Na·Ca及监测后期的HCO3·SO4-Na·Ca·Mg型)及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温度变高或变低均抑制微生物的数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地下水中稳定化学组分的浓度影响不大,对"三氮"及Fe、Mn浓度产生波动,导致地下水质量等级略有变化.因而今后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监测.  相似文献   
75.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microbial propag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cosystem diversity, and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limate by acting as effective Ice Nucleus (IN) and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The ocean is a vital source and destination for airborne microbes. Nevertheless, little information has been obtain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over the ocea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abundance, size distribu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over the ocean, as well as various environmental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bes in marine aerosols.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development prospects were also discussed. We pointed out that sampling and detection of extremely low concentration microorganisms in marine aerosols ar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is field,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clude the increase of the cruising observation in open oceans and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molecular techniques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thods. This paper provides extensive and crucial information for subsequently in-depth research on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over the ocean, revealing their sources, activities, climate and ecological effects.  相似文献   
76.
土壤对镉的吸附过程是影响镉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迁移性、潜在毒性的重要因素。土壤微生物活性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该文研究了重金属镉在棕壤中的吸附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Cd2+含量的增大,两种土壤对Cd2+吸附量逐渐增大,且吸附反应符合Freundlich模型。随着镉初始浓度的增加,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出现抑制现象,其中脲酶对镉的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77.
益生菌在水产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章程 《台湾海峡》2006,25(2):279-284
本文报道在室内试验条件下,对枯草芽孢杆菌、硝化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等4种菌在对虾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将4种菌按不同比例复合在一起,在凡纳滨对虾和日本对虾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在0.5、1.0、2.0、3.0、4.0g/t、对照组(加药品)和对照组(不加药品)等7组不同微生物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和日本对虾幼体存活、生长和变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2.0g/t和3.0g/t这三组微生物密度中生存的幼体,其存活、生长及变态率较好,其次是对照组(加药品),第三是0.5g/t和4.0g/t.最差是对照组(不加药品),0.5g/t实验组,可能是菌量不足,4.0g/t实验组,可能是菌量过多造成对虾幼体存活、生长和变态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8.
陈荣忠  双宝  张锐  杨丰 《台湾海峡》2003,22(2):180-186
该文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开展了具有加速鱼生长的鱼生长激素基因工程研究,构建了高效表达的66鱼生长激素甲醇半赤酵母工程菌.研究中试规模的培养基配方,解决中试工艺设计和生产试验及质量检验方面的问题;通过发酵培养该工程茵获得重组鱼生长激素产品,研究掺入饲料的合适比例,并进行生产规模的海水经济鱼类喂养试验.先后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卵形鲳鯠(Trachinouts ovatus),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s)等3种海水经济鱼(4批共约6万尾)进行生长状况对比,增重比率均值分别为20.0%、17.3%、18.4%和56.8%.饲料添加酵母工程菌具有明显地促进海水鱼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净化效果显著、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廉、管理简便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受环境影响较大,研究人工湿地在不同季节的净化功能对于充分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季节的芦苇(Phragmite saus-tralis)、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和香蒲(Typha latifolia)等湿地系统植物根区、无植物对照基质微生物分布状况以及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种植不同植物的湿地系统根区微生物数量不同,其湿地净化效果也不同;(2)季节变化显示湿地系统秋季的细菌总数量比夏季高;但对照系统夏季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秋季;(3)湿地系统总磷(TP)的去除率夏季高于秋季;(4)相关性分析发现湿地植物根区的细菌总数与BOD5的去除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根区微生物数量与TP、CODCr和凯氏氮(KN)的去除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具体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用GC-MS对湖北清江岩溶地区和尚洞洞顶植物叶片与该洞上覆土壤层中的类脂物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植物叶片中检测出了一系列直链烷烃、脂肪酸、以及丙三醇、植醇和甾醇等类脂物,其中直链烷烃的碳数分布范围大体在C21~C36之间,以C29或C31为主峰且具有奇偶优势;脂肪酸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短链脂肪酸内(C数<23),以C16为主峰呈单峰型分布且具有偶奇优势;醇的分布很不规则,仅检测出丙三醇,植醇和三种甾醇,没有检测到脂肪酮类化合物。与之相比,洞顶上覆土壤层中检测出更加丰富的类脂物。类脂物具有如下特征:正构烷烃以C31为主峰,还存在低碳数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如2-甲基、3-甲基、4-甲基、5-甲基、6-甲基、7-甲基、8-甲基等一系列的单甲基支链烷烃,这些支链烷烃显示了微生物的贡献;脂肪酸分布也以低碳数的C16为主峰,且低碳数脂肪酸的含量较植物叶片中明显的增加,同时一些异构和反异构脂肪酸(C14∶0,C15∶0和C17∶0)以及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7∶1,C18∶1和C20∶1)也被检测到,也表明土壤中的脂肪酸不仅存在高等植物的贡献,还存在微生物的来源;没有植醇,但出现姥鲛烷和植烷并检测到了一系列脂肪醇化合物,碳数分布在C21~C36之间;检测到一系列的酮,具有奇偶优势,碳数分布范围在C23~C30和C33。高等植物叶片和土壤的差异反映了微生物对高等植物类脂物输入到土壤过程的重要贡献。本研究工作不仅提供了该岩溶地区植物叶片的类脂物信息,还为研究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植物叶片中类脂物在地质过程中的转变提供信息,更为研究岩溶地区滴水和石笋中类脂物的来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