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63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777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n introduction to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bstract Ultrahigh-pressure (UHP) metamorphism refers to mineralogical and structural readjustment of supracrustal protoliths and associated mafic-ultramafic rocks at mantle pressures greater than ∼ 25 kbar (80-90 km). Typical products include metapelite, quartzite, marble, granulite, eclogite, paragneiss and orthogneiss; minor mafic and ultramafic rocks occur as eclogitic-ultramafic layers or blocks of various dimensions within the supracrustal rocks. For appropriate bulk compositions, metamorphism at great depths produces coesite, microdiamond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 UHP minerals with unusual compositions. Thus far, at least seven coesite-bearing eclogitic terranes and three diamond-bearing UHP regions have been documented. All lie within major continental collision belts in Eurasia, have similar supracrustal protoliths and metamorphic assemblages, occur in long, discontinuous belts that may extend several hundred kilometers or more, and typically are associated with contemporaneous high-P blueschist belt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P-T regimes of UHP metamorphism and describes mineralogical, petrological 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for a few representative UHP terranes including the western gneiss region of Norway, the Dora Maira massif of the western Alps, the Dabie Mountains and the Su-Lu region of east-central China, and the Kokchetav massif of the former USSR. Prograde P-T paths for coesite-bearing eclogites require abnormally low geothermal gradients (approximately 7°C/km) that can be accomplished only by subduction of cold, oceanic crust-capped lithosphere ± pelagic sediments or an old, cold continent. The preservation of coesite inclusions in garnet, zircon, omphacite, kyanite and epidote, and microdiamond inclusions in garnet and zircon during exhumation of an UHP terrane requires either an extraordinarily fast rate of denudation (up to 10 cm/year) or continuous refrigeration in an extensional regime (retreating subduction zone).  相似文献   
102.
横断山区花岗岩类中角闪石的标型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横断山区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中角闪石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晶胞参数和物理性质等特征。按化学成分对角闪石作了晶体化学成因分类。在三种不同成因类型角闪石中,其M值[M=Mg/(Mg Fe^2 )]各不相同;幔型M>0.7,壳幔型M=0.7-0.5,壳型M<0.5。  相似文献   
103.
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找矿矿物学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瑞英 《地球科学》1990,15(6):657-665
  相似文献   
104.
汪兴模 《矿物岩石》1990,10(1):103-106
试验确定,在用HCI和NaOH试剂解离硅质胶结的沉积岩时,浓度5%的试剂即可达到解离度95%以上,且颗粒表面特征、重矿物数量和重矿物标型特征较浓度10%的试剂处理的样品保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5.
在两种相邻矿物边界上生长出第三种矿物的现象称为界生。界生现象在长白山区赤柏松镍矿田诸含镍基性辉长苏长岩岩体中广泛发育。通过研究,作者提出界生现象的多种成因观点,并在矿物学、矿物化学与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把界生现象区分为原生与次生两大类。研究不同成因的界生现象可提供大量地质成因信息,用手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6.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28  
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多年来一直是矿床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建立的铼-锇同位素定年实验室,为研究钼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新的手段。因辉钼矿是最主要的含铼矿物之一,且基本上不含普通锇,其中所含^187Os是由^187Re衰变而来,故放射成因^187Os的积累是矿物年龄及铼含量的函数。本文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东秦岭钼矿带中几个不同类型的大型钼矿床的Re-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描述了11个铀酰矿物加热后的显微荧光特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相对荧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直至猝灭,但衰减的速度和猝灭的温度是各不相同的。热至200℃时测量的荧光光谱和常温下的荧光光谱相比,不同矿物变化也各不相同。本文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荧光和温度关系曲线及加热至200℃时的荧光光谱曲线。这种荧光变化可能与加热后矿物失水和晶体结构变化有关。对鉴定铀酰矿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探讨了矿物热释氡找矿中氡的来源问题。我们对七五二花岗岩中铀矿床的无矿及含矿花岗岩用闪烁射气法进行了各种温度间的矿物热释氡量的测定;用包裹体爆裂法进行了爆裂温度及相对爆裂次数的测定。通过实验发现,加热样品在包裹体爆裂以前,能释放出大部分氡,在包裹体大量爆裂的温度区间热释氧量反而很少。磨破包裹体放出氡后,再加热仍然有氡气释放出来。用包裹体中的铀含量计算出的氡量低于测定方法的灵敏度,无法测出,说明矿物热释氡量与包裹体无关。样品又做了化学铀分析和放射化学镭分析。明显看出热释氡量与铀、氡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各种实验均证明氧气不是来自包裹体,而是来源于整个矿物。  相似文献   
109.
沉积岩中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的SEM/EDAX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联合法,对沉积岩中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进行系统微区成分分析,求出混合层中伊利石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0.
根据大量的考古出土实物,以及依据古籍中涉及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解理、断口、味感和某些化学性质的描述,我们认为中国古代认识的主要含铜矿物已达13种。它们是:自然元素一种:自然铜;硫化物三种: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硫盐三种:硫砷铜矿、车轮矿、黝铜矿;氧化物二种:黑铜矿、赤铜矿;硫酸盐二种:水胆矾、胆矾;碳酸盐二种:孔雀石、蓝铜矿(详见正文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