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803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袖阀管注浆工法在国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袖阀管注浆工法的特点,主要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该方法在国内注浆加固,防渗,堵漏施工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2.
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沉积动力过程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济州岛西南)及其周围不同季节5个航次的悬浮体资料和相应的底质粒度资料,对该泥质区沉积动力过程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陆架北部悬浮体的高含量区并不与该区的沉积中心(泥质区)相吻合,泥质区的形成需有物源的充沛供应和涡旋的动力效应相结合。泥质区沉积作用时空变化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冬季泥质区悬浮体供应充足,涡旋中心向泥质区东南扩展,是本区接受悬浮体沉积的关键季节。夏、秋二季泥质区的大部分区域缺少悬浮体物源,涡旋中心向北退缩,致使泥质区沉积作用强度降低,并且主要影响泥质区的西北区域。春季泥质区沉积作用强度和影响范围大于夏、秋两季,但小于冬季。  相似文献   
143.
成都地磁台距成灌高铁运行线路垂直距离约1.5 km,使用数字化磁通门磁力仪GM4,在轨道沿线不同距离处进行野外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运行对周围地磁观测环境产生干扰,干扰距离约6 km,干扰主要来自轨道泄露电流及输电线路产生的磁场。  相似文献   
144.
河北省及邻区数字电扰动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河北省及邻区数字电扰动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环境调查,发现主要干扰因素为供电或漏电干扰。如:昌黎地震台地电阻率整点测量受到供电干扰,三河地震台受到恒远自动化仪表厂工作时段供电干扰,高碑店地震台受到商场大型设备供电干扰,广平地震台受到UPS交流电源漏电干扰,昌平地震台受到地铁运行漏电干扰等。电扰动干扰形态相似,均为超过本底值几倍、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高值脉冲变化。  相似文献   
145.
胥虹 《探矿工程》2020,47(1):48-52
地浸钻孔是一种以采矿为目的的钻孔,提高钻孔出水量就是提高钻孔的采矿量。通过对多年地浸钻孔施工经验和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钻孔出水量的主要因素为钻井泥浆的成分和性能以及人工过滤层的渗透性差异,提出在地浸钻孔施工方案中采用植物胶净化泥浆钻进和扩孔、投砾罐射吸式填砾、物理化学组合洗井3种技术措施,对比前后施工钻孔的出水量大小,证明了该技术措施对提高地浸钻孔出水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6.
秦岭造山带多金属矿普查项目钻探施工过程中钻遇多种复杂地层,垮塌、缩径、漏失等复杂情况频发,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分别采用了植物胶钙处理钻井液、聚乙烯醇无固相钻井液等进行护壁工作,结合不同漏失情况分别实施了随钻堵漏、凝胶堵漏等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7.
基于高导热材料填充漏失构造的深井换热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供暖可有效缓解北方雾霾天气。干热岩虽然储量丰富,但增强型地热技术由于开发费用较高,裂隙控制以及避免诱发地震的技术尚不成熟,现阶段还不能商业化应用。水热型地热开发技术虽较成熟,但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开发规模较小。对于大多地区,受地质构造和资源禀赋的控制,单井产水量较低或者回灌难,开发经济效益较差。深井换热器(DBHE)技术是开采地热水低产区或回灌难地区热能的有效方式,但受制于岩石导热系数低,单井输出功率小,投资回收期长。为提高DBHE的输出功率,本文提出了增强型深井换热器(EDBHE),通过主动将高导热性能的复合填充剂流进漏失构造的方式提高岩石的导热性能,通过调节回压、密度和黏度来控制漏失量。研究结果表明,单井EDBHE十个采暖季的平均取热功率为1002. 34 kW,是DBHE(424. 45 kW)的2. 36倍。而双井EDBHE十个采暖季的平均取热功率更是达到了27501. 61 kW,且热输出稳定,每年的衰减率0. 95%。EDBHE技术有效利用了出水量低或回灌难的水热型热储,大幅提高了其出力,扩大了地热供暖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8.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用于通过人工形成地热储层的方法从深部低渗透性岩体中开采地热能;国际上常采用水力压裂辅以化学刺激的方法改造EGS 储层以提高其渗透率。本文以采自青海共和盆地的花岗闪长岩样品为对象,选用3种不同化学刺激剂(氢氧化钠、盐酸和土酸),在3组不同注入流速条件下开展了系统化学刺激实验。结果表明:注入盐酸和土酸后样品渗透率均有提高,且采用土酸时渗透率提高幅度明显大于盐酸;但注入氢氧化钠后,样品渗透率反而降低。在3类化学刺激剂中,土酸对长石类矿物的溶蚀能力最强,而氢氧化钠溶液对石英的溶蚀能力最强,但氢氧化钠溶液在溶解岩石样品裂隙表面矿物后极易形成非定形态二氧化硅或非定形态铝硅酸盐蚀变矿物并阻塞裂隙,反而对化学刺激效果造成负面影响。总体来看,土酸是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体的最佳化学刺激剂。在中等注入速度(3 mL·min-1)条件下,土酸对岩石样品的溶蚀程度就可达到最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流速,则可能使溶解组分更易从液相中沉淀而充填于样品裂隙,导致样品渗透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9.
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是页岩气勘查开发的重要领域。本文以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岩相古地理特征、微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白果湾组富有机质泥页岩段沉积相主要为湖泊相、三角洲相、河流相。发育不同类型的微孔隙,孔隙主要以小孔为主,微孔次之,平均孔径分布在5.56~56.89nm之间,比表面积平均为9.44m2/g,总孔体积平均为0.0187cm3/g。页岩气主要形成于滨浅湖亚相及半深湖亚相中,并主要吸附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小孔、微孔内;西昌盆地白果湾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储集空间较好,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50.
Unconsolidated mud clast breccia facies in the hominin-bearing (Homo naledi) Rising Star Cave, Cradle of Humankind, South Africa, are interpreted to have formed through a process termed sedimentary autobrecciation in this study. This process, by which most of the angular mud clast breccia deposits are thought to have formed autochthonously to para-autochthonously via a combination of erosion, desiccation, diagenesis and microbial alteration of laminated mud deposits, is thought to have taken place under relatively dry (i.e. non-flooded) conditions inside the cave. Subsequently, gravitational slumping and collapse was the dominant mechanism that produced the mud clast breccia deposits, which commonly accumulate into debris aprons. The mud clast breccia i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micro) mammal fossils and is a common facies throughout the cave system, occurring in lithified and unlithified form. This facies has not been described from other cave localities in the Cradle of Humankind. Additionally, sedimentary autobrecciation took place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some of the fossils within the Rising Star Cave, including the abundant Homo naledi skeletal remains found in the Dinaledi Subsystem. Reworking of the mud clast breccia deposits occurs in some chambers as they slump towards floor drains, resulting in the repositioning of fossils embedded in the breccias as evidenced by cross-cutting manganese staining lines on some Homo naledi fossil remains. The formation of the unlithified mud clast breccia deposits is a slow process, with first order formation rates estimated to be ca 8 × 10−4 mm year−1. The slow formation of the unlithified mud clast breccia facies sediments and lack of laminated mud facies within these deposits, indicates that conditions in the Dinaledi Chamber were probably stable and dry for at least the last ca 300 ka, meaning that this study excludes Homo naledi being actively transported by fluvial mechanisms during the time their remains entered the ca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