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对HY-2B卫星星载GPS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分析伪随机脉冲先验值对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所有时间间隔中,先验标准差为1×10-8 m/s2时定轨精度最高,最优伪随机脉冲时间间隔为6 min。估计天线相位中心变化(PCV),分析不同分辨率(10°×10°、5°×5°)PCV模型对定轨结果的影响,并使用载波相位残差、重叠轨道比较和SLR检核对定轨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99%以上的历元能观测到4颗以上GPS卫星,数据完整率达到99.65%,L1、L2波段的多路径误差RMS均值分别为15.7 cm、9.5 cm,证明HY2国产接收机性能良好。轨道内符合精度均达到cm级;未加PCV模型时,SLR检核RMS值为27.8 mm,加入10°×10°、5°×5° PCV模型后,SLR检核RMS值分别提高0.9 mm和1.2 mm,说明轨道外符合精度也达到cm级。  相似文献   
72.
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天线相位中心PCO改正模型和观测值频点选择对北斗三号卫星精密定轨和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北斗官方CSNO发布的PCO模型定轨定位表现稍优于IGS协议模型。此外,相较于两者PCO模型差异的影响,B1C/B2a与B1I/B3I观测值频点的选择对精密定位影响更为显著。以IGS B1I/B3I PCO模型为参考,CSNO B1C/B2a PCO模型定位坐标在E、N、U方向上的精度分别提升约5%、13%、14%,可应用于北斗高精度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73.
In the process of radar data acquisition,limited amount of information can be provided to post-processing interpretation by the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of single-input and single-output,however,the location and physical parameter information of geological body can be obtained more accurately by using 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antenna with multiple transmitters and multiple receivers.Especially when collecting borehole radar data and the aperture is very narrow,but the antenna is required to be able to ensure better results in a larger frequency band,therefore,the size of the antenna will be greatly challenged.Meanwhile,the close arrangement of multipl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s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signal radiation.Based on the borehole radar,this paper simulates and optimizes the Single-Input Multi-Output antenna(SIMO antenna),the size of which meets the aperture requirements,using HFSS antenna simulation software,and explor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ntenna return loss and isolation.Among them,the radius of the dipol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return loss and isolation,wherea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receiving antennas or increasing the transceiver distance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antenna coupling,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amplitude of isolation.  相似文献   
74.
针对空时二维滤波器结构,提出了修正两步最小均方波束形成算法,通过修正每次迭代运算中的期望阵列响应幅度和方向矩阵,显著地减少了矩阵运算量,达到快速准确求解期望方向图的相位和相应权矢量的目的。该算法在不改变天线阵元数的情况下,比传统空域滤波增加了时域处理维数,提高了波束形成质量,并利用了期望方向图相位的随机性,通过迭代更新期望方向图的相位和相应权矢量,实现了方向图的旁瓣控制,理论上可以形成任意控制的旁瓣波束,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经计算机仿真实验,算法可以很好的收敛到期望的方向图,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可广泛应用于多天线的GNSS导航接收机或抗干扰接收机中,在提高接收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可用性和灵敏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GNSS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是GNSS天线接收卫星信号的电气中心与其机械几何中心之差。相位偏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呈现系统误差性质。现行规程将相位偏差按限差要求加以检测,而没有按系统误差加以检定并进行改正,本文对规程的检定方法加以改进,定量检定天线相位偏差半径r和偏差角a,并依据r值的大小,给出相位偏差在GNSS测量中的采用原则,对两种改进方法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一种新型测地线双锥天线,该天线能够实现全方位面上的波束扫描,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采用几何光学法结合测地线理论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圆柱面上射线传输路径的问题,并对该天线在单端口和双端口激励情况下的方向图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在以上基础上,设计加工完成了一款工作在6~8 G Hz的新型测地线双锥天线,给出了其具体结构和尺寸。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了几何光学法在测地线双锥天线分析和设计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7.
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故障分析诊断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分析诊断技术对保障气象大型装备可靠业务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依据CINRAD/SB型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信号流程,通过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天馈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天馈系统漏气、打火故障检测方法,天馈系统损耗大的故障诊断流程和故障定位6种方法。按照故障诊断流程和其中的外接信号源联合频谱仪法,分析诊断、定位并修复了天馈系统天线座内环流器故障导致的雷达观测回波强度偏弱、灵敏度降低故障的典型个例。结果表明,根据雷达现场配备仪表状况,通过故障诊断流程,采用合适方法和技巧,可达到快速定位天馈系统故障部位、在最短时间修复雷达故障目的。  相似文献   
78.
吊装悬挂系统是BPL长波授时发射天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在天线体升降时,吊装悬挂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该系统定滑轮组原结构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详细介绍了定滑轮组改进后的结构设计。事实证明,改进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数学和物理模型的基础推导出了核磁测井仪器天线的数据关系式,同时分析了各参数影响,并利用地层流体含氢的特性与实验室纯水中刻度的比值进行孔隙度的校正,用该方法对几种核磁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常规测井处理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符合的很好,证明了该方法有很好的效果,可提升核磁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0.
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成像资料在地质导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计算随钻电阻率仪器激发的电磁场随仪器方位变化的规律,分析实现方位电阻率测量以及成像的原理及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常规随钻电磁波仪器的基础上,增加倾斜或横向接收(发射)天线,可以实现地层方位的预测和判断,同时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成像结果受相对井斜角、地层电导率对比以及地层地质构造的影响;利用方位电阻率成像以及定向信号成像结果可以预测和判断层界面、地层方位特征以及各向异性地层走向;幅度比电阻率成像效果优于相位差电阻率成像;在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线圈距和工作频率越大,视电阻率受垂向电阻率影响越大;线圈距越大,定向幅度信号越强,能预测的层界面的距离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