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0篇
  免费   2599篇
  国内免费   2536篇
测绘学   600篇
大气科学   956篇
地球物理   3830篇
地质学   6356篇
海洋学   1873篇
天文学   2016篇
综合类   690篇
自然地理   22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27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577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728篇
  2011年   787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869篇
  2007年   938篇
  2006年   928篇
  2005年   806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809篇
  2002年   631篇
  2001年   597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499篇
  1998年   552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笔者应用历史-因果论的成煤构造理论,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构造复杂的杨梅山矿区找煤,使一对老矿山增了储量,延长了寿命,使一对已报废的矿井重见曙光。  相似文献   
992.
对砚石台地区地层构造及滑覆构造组成要素、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述了滑覆构造对煤层的影响,预测了-500m标高以下构造形态,提出-500m标高以下无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果业,常会涉及到大生态系统的各类环境因子群。龙泉花果山的大生态系统主要是以风化岩体→紫色土容库→蜜桃等构成的向量大系统的综合反映,并呈现非均衡耗散结构的复杂协调性,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三高”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4.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idity of integrating data obtained from a variety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to understand, elucidate and model kerogen's complex chemical structure is reported here using degradative (open and closed system pyrolysis, chemical oxidation), non-degradative (13C CP/MAS NMR) and optical (incident white light and blue light) methods. Seven Cambrian Alum Shale samples, ranging in maturity from immature to post-mature with respect to petroleum generation, were studied and were chosen for their simple geological history, uniform organic matter type and high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he Alum Shale kerogens, which primarily consist of algal organic matter, liberate low molecular weight gaseous and aromatic compounds on pyrolysis and give mostly branched dicarboxylic acids on chemical oxidation. 13C NMR spectroscopy shows that the Alum Shale kerogens are anomalously rich in oxygen-bearing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C = O, ArCO, CHO, CHxO), most of which apparently remain intact within the kerogen macro-molecule (KMM) through the diagenetic and catagenetic stages. Fragments released by different degradative techniques are quantified and the aromaticity (fa), O/C and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various carbon types estimated by 13C NMR. A synthesis of these data has allowed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emistry of the Alum Shale kerogen.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用于大口径钻探的DC型无簧式双作用液动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结果,给出了其冲程,上阀程和上阀自由行程,下阀程和下阀自由行程的测量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赵中岩 《地质科学》1993,28(3):279-282
西准噶尔萨尔托海蛇绿岩中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形成温度约为1100℃,压力1.6GPa。氧化缀饰和透射电镜观察,揭示了橄榄石的位错密度为2.5×108/cm2,(100)位错壁间距为10μm 左右。计算得到的古应力为115—154MPa,应变速率为2×1011,古生代大洋上地幔粘滞度为2.37×1019P,与新生代大洋上地幔比较,古生代大洋上地幔有低粘滞度和高应变速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7.
赫伟  胥云 《地质科学》1993,28(3):290-292
所谓晶体结构,即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形式}o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即图示和模型。虽然所有的物理学、化学、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的教科书中都有晶体结构图,但是要使学生乃至专家建立结构的空间概念却绝非易事。因此,许多著名的晶体学家和矿物学家都十分强调制作模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8.
福建省地壳——上地幔结构及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本文主要根据区域、深部物探资料成果,结合地质特征,综合论述了与福建省地壳—上地幔及深部构造背景有关的重要基础地质问题:本省地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内有七个速度层,壳—幔分为七个电性层,据此建立了地壳—上地幔综合柱状图及圈层结构综合模式;省内断裂分为岩石圈、地壳、基底、盖层四种类型,最重要的断裂有七条,总结出本省构造格架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深部构造从东到西地幔具有陡坡带—坳陷带—缓隆带及岩石圈顶面具有深凹陷—狭窄隆起带—隆起的分区特点;提出松溪—长汀、滨海两条古俯冲带,将本省及邻区划分为武夷、戴云、台湾三个古板块及四个相应大地构造单元;提出在同安—莆田—带深凹陷上存在印支期古俯冲事件残迹,并探索了与其有关的四个大型推覆构造、三个环状构造,以及东部火山岩区存在古裂堑构造等;将省内花岗岩类成因划分为 I、S 及过渡型,探讨了它与深部构造及与板块活动关系等;论述了深部构造与内生金属矿床分布的关系,总结出了控制本省矿床形成的七种基本要素,圈出了三条主要成矿远景带及17个远景区,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地勘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福建省古生代至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格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边效曾  褚志贤 《福建地质》1993,12(4):280-291
松溪—长汀断裂带和福州—永定断裂带是控制福建古生代及以后大地构造演化的两条北东东向的断裂带。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前者是加里东期的地体碰撞带,沿线分布了构造混杂岩、变质超基性岩体、具有角闪岩相和中压矿物的变质岩以及同碰撞型花岗岩体,以后又发育为A型俯冲带;后者是发育于加里东构造层之上的海西期张裂带,在形成海西期的福州—永定海峡的同时,产生了石炭纪海底双模式火山岩及层控铁矿,印支期的碰撞活动使海峡封闭并发育A型俯冲作用。由此,北东东向的松溪—长汀断裂带和福州—永定断裂带可以将福建划分为三个古生代的构造地层地体:闽北地体、闽中地体和闽东南地体。通过对福建省古生代地体构造分析、古地磁测量及古地理重建,展现在我们眼前是:华南(其中包括福建)在古生代中期从冈瓦纳大陆分离出来后,横渡特提斯海,在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到达劳亚大陆,与中朝板块碰撞引起了福建地体间强烈的造山运动。  相似文献   
1000.
突变理论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说明了突变理论应用于工程地质中的一般方法。着重通过实例介绍尖点突变理论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现状,其中包括用突变理论评价层状结构斜坡、地下洞室的顶板冒落及活断层的稳定性,以及斜坡失稳的时间预报等问题。同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