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28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2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国家测绘档案目录数据分类多及历史原因造成的数据库欠缺整体规范性、无规范化空间定位索引等问题,为提高测绘档案的管理和服务效率,通过深入分析国家测绘档案目录数据特点、选取试验数据,规范化处理测绘档案目录数据、制作空间定位索引数据,采取渐进式测绘档案目录升级技术方案,在测绘档案业务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的同时,顺利地实现了历史测绘档案目录数据的迁移和升级,避免了以往系统先建成而目录数据尚未完成迁移改造对测绘档案业务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构造地貌景观构造变形期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顺  阚瑷珂  肖进  胡瑾  向芳  张腾  李文韬 《地球学报》2014,35(4):510-518
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地形图判读发现,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构造地貌景观横向分布呈现由NE至SW即从造山带向前陆盆地方向逐渐减弱特征;纵向上明显受早期构造格局和岩石类型约束,在区域上呈现NW—SE向延展的平行岭谷地貌,山峰和谷地的走向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通过对主要构造地貌景观构造应力和变形期次判别探讨,确定构造地貌景观形成的构造期次大致为三期,应力主要来自于NE—SW、SE—NW向,反映该区不仅受到NE—SW向的冲断挤压变形作用,还受到SE—NW向的右旋剪切挤压变形作用,推测是由多期受力叠加改造而成。通过ESR及14C定年确定距今12 Ma以来,该区在500 kaBP、278 kaBP、29 kaBP分别出现三次规模较大的快速抬升运动,提供了与其构造景观形成密切相关的新构造运动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63.
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对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耕地质量等级状况,实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耕地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等级定期动态调查评价制度、耕地质量等级与产能年度更新报告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由数量管理为主向质量为主、数量为辅的转变,对提升耕地资源保障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彭阳  陈安泽  钱方 《地质论评》2014,60(5):1109-1112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阿诗玛石柱,其岩石地层是呈水平产状的中二叠统茅口组厚层块状灰岩,但其构成岩石的具体岩性却未见做过详细工作。笔者等经公园管理部门同意,自下而上分别在阿诗玛石柱背侧底部、下部、中部、上部和顶部共采集样品五块,对其岩石学特征及沉积微相作了详细研究,弄清了这一世界著名景点自下而上的岩石构成及沉积相。底部为高能浅滩相灰色厚层块状具平行层理生屑颗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脚部。下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虫筳生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腿部。中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砂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腰部。上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具生物扰动含砂屑生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胸部;顶部为高能浅滩相灰色厚层块状砂屑生屑颗粒灰岩,构成阿诗玛头部。其中含有大量生物化石碎屑:有孔虫、三叶虫、藻类、介形虫、腕足、苔藓虫、虫筳、海百合茎、双壳类,为高能浅滩相和中等能量浅潮下环境。希能为石林形成过程研究和科学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马超 《热带地理》2022,42(7):1201-1213
基于注意力政治学的领导人注意力分析框架,对自2012年以来建设海洋强国这一国家级海洋战略的启动和实施进行分析,探讨建设海洋强国的作用机制。文章提出:1)领导人与政府有限的注意力是国际体系结构变化与国家行为产生之间的中介变量。2)国际局势变化、地方政府竞争、突发事件刺激和以往的从政经历是建设海洋强国的触发因素,驱使领导人和政府的注意力发生转移。3)领导人通过讲话、批示、视察等活动推动政策实施,这是测量领导人及政府对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注意力依据。注意力对建设海洋强国的作用机制体现在:1)国家海洋战略重置后,领导人与政府的注意力继续作用于新海洋战略的实施过程;2)领导人通过自身一系列的活动,如视察、批示,加快海洋战略的运行;3)通过设立高级别机构,高位推动建设海洋强国;4)通过国家媒体对海洋事务的持续议程设置,固定公众和社会注意力。上述作用机制有效地引导并锁定了中国对海洋事务的关注方向与重点,改变了传统中国“重陆轻海”的战略文化与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66.
在制作边境地区地理图集时,国界信息组织与处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研究了国界信息的特点及获取方式,进而研究了国界信息的分类、编码、组织与管理,提出了利用空间相关分析技术和基于规划库的空间推理机制,应用于国界线自动审查,实现了国界信息的可视化检查、统计、分析与更新等功能和手段.  相似文献   
67.
周旭斌  孟蕾 《东北测绘》2014,(6):78-80,83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自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化信息,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地理国情信息服务。城市化发展、变迁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应用方面之一,本文以广东省汕头市为例,基于遥感技术( RS),利用多时相影像数据提取不同时期建成区变化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对比分析,直观反映了汕头市三十多年的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8.
基于天地图的地理国情统计分析信息发布服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指标与统计内容,提出在天地图平台基础上,实现对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成果的发布与展示的设计思路,就其技术可行性、实现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为后期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成果的发布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9.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我国的国情国力的普查工作,是获取地理相关信息、掌握人文地理信息与社会活动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测绘生产对发展国家经济具有突出贡献的充分体现,对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保证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合理性、正确性、现势性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国情监测项目设计要求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重点要素及在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错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整理,确保地理国情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  相似文献   
70.
白中洁 《东北测绘》2014,(6):159-161
地理国情监测不仅扩大了测绘行业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对我国总体布局和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我分院按照安排,以厦门市为试点,对其进行了外业的调查与核查工作。结合实地作业情况来看,可以在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依据地域的不同增加分类或修改部分类别的内涵。为今后全面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现有的作业方式和作业内容都应有一定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