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302篇
地质学   1358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5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北京地区地震、爆破和矿震的记录图识别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以北京地区台网数据为例,讨论了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和矿山地震的区别,并对多重地震和不同地区的地震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2.
本文以太阳系星球的物质状态、形态面貌、体积、物质密度、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角动量等作为根据,研究它们在宇宙空间上的分布特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太阳系(乃至宇宙星球)是在46亿年前,宇宙中一个巨大灼热的星球,在高速度左旋旋转(公转和自转)运动的过程中,从尾部分离出来的物质,经过……恒星、行星和卫星依次波状旋转分离运动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3.
世界森林的数字地球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述彭  程维明 《遥感学报》2001,5(5):321-326,T001,T002
介绍中国风云气象卫星FY-1,FY-2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于全球森林资源的分类监测。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全球森林资源再分配的新战略。以全球观点,分析贵州省的森林资源特色及其对世界的特殊贡献。评价21世纪中国森林数据库与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74.
陈述彭  程维明 《遥感学报》2001,5(4):321-326
介绍中国风云气象卫星FY-1,FY-2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于全球森林资源的分类监测。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全球森林资源再分配的新战略。以全球观点,分析贵州省的森林资源特色及其对世界的特殊贡献。评价21世纪中国森林数据库与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75.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利用南海所积累的大量热流、海底温度和地温梯度数据,针对地温梯度的变化,对地温梯度数据进行了初步校正。分情况研究了纯甲烷,甲烷、乙烷、丙烷混合物分别在纯水、海水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的可能分布范围;进而对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随着天然气中重烃含量的增加,孔隙水盐度的降低,水合物稳定带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大,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也越来越大。比较而言,气体组成的影响要比孔隙水盐度的大。同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与热流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在南海2000m水深范围之内,由于受海底温度的控制,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与水深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6.
唐茂  赵辉  刘耘 《矿物学报》2007,27(3):396-399
不同成因的天然气由于形成温度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稳定同位素特征。但是,由于经常不能同时获得天然气以及它的生成母体的同位素成分,很难用单独的C或H同位素成分来确定它的形成温度。在形成天然气时,不同的温度会形成不同的二元同位素的浓度,温度越低,二元同位素的比例越大,因此只需要知道天然气本身的二元同位素的浓度,就可以确定形成温度,从而避免了需要知道天然气生成母体的同位素成分这一难题。本文利用高级量子化学计算,预测了不同温度下天然气中甲烷和CO2气体的二元同位索(Clumped isotope)的特征,提供用于天然气成因分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7.
在华南某地区开展了航空物探调查,发现该地区天然放射性辐射水平相当高,并查明了引起的地质因素和分布特征,评估了天然放射性高辐射地区居民平均有效接收剂量,讨论了人类活动导致富含放射性石料的搬运、扩散所致使的危害.航空物探资料的利用为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8.
In marine strata from Sinian to Middle Triassic in South China, there develop four sets of regional and six sets of local source rocks, and ten sets of reservoir rocks. The occurrence of four main formation periods in association with five main reconstruction periods, results in a secondary origin for the most marine gas pools in South China.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marine gas pools in South China with severely deformed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dominant control factor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fluid sources, including the gas cracked from crude oil, the gas dissolved in water, the gas of inorganic origin, hydrocarbons generated during the second phase, and the mixed pool fluid source,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rol factors of the type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pools. The period of the pool form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controlled the pool evolu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n a regional scale. Owing to the multiple periods of the pool form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marine gas pools was complex both in space and in time, and the gas in the pools is heterogeneous. Pool elements, such 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traps and migration paths, and reservoir rocks and facies, also served as important control factors to marine gas pools in South China. Especially,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played a key role in maintaining marin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on a regional or local scale. According to several dominant control factors of a pool, the pool-controlling model can be constructed. As an example, the pool-controlling model of Sinian gas pool in Weiyuan gas field in Sichuan basin was summed up.  相似文献   
179.
库姆塔格沙漠梭梭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在对库姆塔格沙漠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天然梭梭为研究对象,从群落结构、分布和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梭梭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自然生存规律。结果表明:沙漠南缘地带为梭梭群落的分布定居区。由于生境及地貌类型的不同,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随着植被类型由东部山前荒漠草原向西部典型荒漠植被类型过渡,梭梭群落相对数量及相对盖度增大,由伴生种转化为建群种。水分是影响梭梭种群自然生长及更新的主导因素,成龄梭梭的生长差异性表现为河床梭梭优于滩地梭梭,沙地梭梭好于戈壁梭梭;小龄级梭梭幼苗主要分布在河床冲沟边缘附近,形成垂直河床的条带状定居格局;深居沙漠腹地的老龄梭梭已基本上衰败死亡,测定年代距公元1950年为(314±54)a。风沙作用使沙漠南移,梭梭出现衰败死亡与自然更新的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180.
Elana Wilson 《Area》2007,39(3):323-330
In this article, I trace the efforts of a development team working to promote a Canadian approach to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Russian North. These development workers used two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related to time and history to render Canadian knowledge mobile and applicable to a new location: (1) imagining today's Russian North as equivalent to the Canadian northern past and (2) reframing and idealising the Canadian past and present to make the governance export less discursively 'messy' for an outside audience. The relative failure of these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points to the need for richer dialogue in efforts to move knowledge cross-cultur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