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通过对桂北地区的气象因素与脐橙生产状况的分析,找出了富川县气象因素中的风是影响富川脐橙生产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红肉脐橙生育特性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2年红肉脐橙各物候期、落花落果数等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肉脐橙春梢的生长量随积温的增加而增加,生长曲线符合指数规律。生理落花落果时间在4月30日至6月10日之间,着果率1.59%。果实膨大停止并达到商品成熟期为12月中下旬,成熟时间比国内最优脐橙纽荷尔晚30余天,大于等于10℃的积温5685.5℃,降雨量1039.9mm,日照时数1416.9h,丰产性能好。生理落果期平均温度22.6℃,平均相对湿度73%.落果率86.9%;平均温度21.1℃,平均相对湿度82%,落果率96.9%。  相似文献   
63.
福建山地龙眼园土壤镁素状况与龙眼缺镁调控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延  刘星辉  庄卫民 《山地学报》2001,19(5):460-464
福建山地龙眼园土壤镁素状况因成土母质不同而异,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供镁充足,第四纪红壤尤其是花岗岩、凝灰岩发育的土壤供镁水平低或极低,这类土壤是福建山地龙眼园的主要土壤类型,应重视旋用镁肥。土壤活性铝含量高,部分龙眼园土壤K/Mg比值过高,抑制了龙眼镁素吸收,也是造成山地龙眼缺镁的重要原因。龙眼缺镁的调控措施是:施用镁肥(硝酸镁喷施结合土施钙镁磷肥);合理配施钾肥和镁肥;消除铝毒。  相似文献   
64.
江苏吴县柑桔品质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琴 《气象》1994,20(5):42-45
双重筛选多对多逐步回归,对于多个自变量,多个因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回归类型分析具有明显优势。柑桔品质与气象因子之间就存在这种耦联作用。运用双重筛选多对多逐步回归对影响柑桔品质的气象因子分析效果明显。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柑桔品质均有影响,尤以温,光条件影响为主,多因子综合影响要比单因子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5.
哀牢山逆温高频区出现在西坡的坡地(海拔1500—1900m)和东坡的谷地(海拔<1300m)。逆温频率:西坡坡地全年52%,干季79%;东坡谷地全年45%,干季66%。与东坡相比,西坡的每天逆温持续时数延长≥1h,冬季逆温强度≥10倍,维时半年。西坡有温暖带,上限海拔1900m处,厚度150—200m,其间比谷地内果树开花期提早≥1旬;东坡则无此现象。  相似文献   
66.
程立平  王亚萍  齐光 《地理研究》2021,40(9):2684-2694
通过对长武黄土塬区不同林龄苹果林地下0~20 m深剖面土壤湿度及土壤水氯离子浓度测定,定量分析了黄土塬区苹果种植对厚深黄土剖面土壤水分及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苹果林地深剖面土壤水分由浅及深逐年降低,深层土壤储水量呈倒“S”曲线趋势下降,27龄之后进入稳定期。丰水年份形成的活塞流是黄土塬区深层渗漏以及地下水补给的主导方式,农田下地下水年均潜在补给量为30.2 mm,占年均降水量的5.2%。农田转换为苹果林地后形成的深厚土壤干层将阻断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弱地下水补给过程中活塞流的主导作用。需通过政策引导协调农果面积比例,保证地下水资源持续补给,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基于GIS的广安市脐橙气候适应性区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彭国照  田宏  范雄  柏建  钟继祥 《气象》2004,30(7):52-55
将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山地剖面气象观测、气象哨点观测资料相结合 ,建立广安市脐橙气候适应性指标要素的细网格推算模型 y=f(h ,Ψ ,l,β) ,应用 1∶2 50 0 0 0地理信息资料和GIS技术将广安市脐橙生产划分为四类区域 ,其结果指出了广安市脐橙生产布局中的问题 ,为广安市脐橙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红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培育试验研究了6种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红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依次为:大豆秆印度豇豆秆烟杆菌棒稻草猪粪,培育末期(第110天),各处理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比对照增加了7.918~30.362 mg·kg-1;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依次为:菌棒猪粪印度豇豆秆大豆秆烟杆稻草,磷素的最大释放率依次为:菌棒烟杆猪粪稻草大豆秆印度豇豆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依次为:烟杆大豆秆印度豇豆秆菌棒猪粪稻草;钾素养分的最大释放率依次为:烟杆稻草大豆秆印度豇豆秆猪粪菌棒。  相似文献   
69.
浙江省江山市猕猴桃果园土壤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土壤环境与果品产量和质量及食用安全性关系密切。已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猕猴桃果园土壤中普遍存在养分含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个别地区发现有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现象。浙江省近年来猕猴桃种植面积连年扩大,已是我国重要的猕猴桃产区之一。为查明该省江山市猕猴桃果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本文选择了两处典型猕猴桃果园采集土壤、岩石、果实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技术测定土壤和岩石样品中的重金属、养分元素、土壤理化指标和果实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以果园土壤中养分元素丰缺与影响因素、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果实食用安全性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猕猴桃果园土壤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两处果园土壤中Ag、Bi、Co、Cr、Ni、Sb、Se、V、SiO_2等含量低于衢州市和浙江省土壤背景值,Pb、Al_2O_3等高于衢州市和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土壤中元素含量受自然地质背景控制的特征明显;②土壤pH值范围为4.61~6.30,按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中土壤酸碱度分级标准,属于强酸性和酸性土壤;③养分元素K、Ge、Mo、Zn较丰富,但N、P、Mn、S较缺乏;④土壤中As、Cd、Cr、Cu、Hg、Ni、Pb、Zn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1.84、0.22、23.53、20.47、0.06、8.82、53.84、133mg/kg,远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pH≤5.5时标准限值分别为40、0.3、150、150、1.3、60、70、200mg/kg),土壤污染风险低;⑤猕猴桃果实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于绿色食品限值和食品卫生标准限值,如As含量最高为0.009mg/kg,其限值分别为0.2mg/kg和0.5mg/kg。整体上,研究区土壤具有养分分布不均匀、重金属含量低、酸性强的特点,建议采取科学措施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防范土壤酸化导致的重金属活化风险。  相似文献   
70.
人工苹果园持续时间对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陕西渭北旱塬典型苹果园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该区洛川县不同种植年限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试图阐明种植年限对果园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苹果园的高投入种植管理模式,能够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使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树龄的增加(0→60 a),在0~20,20~40、40~60 cm各土层砷含量的差异逐渐减小(4.1→0.4 mg/kg);40 a树龄果园土壤铬含量在各个土层均达最高值(分别为:87.3、89.7和94.6 mg/kg),而60 a果园则在各个土层均达最低值(分别为:76.0、79.5和73.3 mg/kg);0~20 cm,铜含量与镍含量随树龄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22.9→31.7 mg/kg与29.6→31.9 mg/kg);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铅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锌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树龄果园土壤环境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土壤环境质量为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