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周涛  周青  张勇  吴昱树  孙健 《气象》2023,49(11):1359-1370
PM2.5和O3已经成为汾渭平原城市最主要的污染物,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暖季经常同时出现构成污染,其污染程度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利用2015—2021年汾渭平原12个城市逐日PM2.5和O3浓度、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以及ERA5高空再分析数据等资料,分析了汾渭平原PM2.5和O3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复合污染发生时PM2.5和O3的关系,并研究了局地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对复合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年均PM2.5和日最大8小时O3浓度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开始持续下降,复合污染日数也在2019年后开始持续下降;复合污染主要发生在3—9月,在汾渭平原东部城市出现次数较多,多出现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下;最后利用T-PCA算法(正交主成分分析)将复合污染的天气环流形势分为4种类型,主要呈现出以高空西北气流或偏西气流、低层为暖区偏南风或微风为主的天气特征。研究结果对汾渭平原的大气...  相似文献   
112.
全国地下水调查中12种半挥发性必检组分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16,他引:3  
李松  饶竹  宋淑玲 《岩矿测试》2008,27(2):91-94
经过优化组合建立了适用于全国地下水调查中六六六、滴滴涕、苯并[a]芘等12种必检组分测定的分析流程。方法利用正己烷液-液萃取,以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11种有机氯组分,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荧光检测器)检测苯并[a]芘。建立了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流程程序与质量管理指标范围,确保检测数据达到允许的范围之内。所建分析方法检测限低、精密度好,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批量样品分析。方法报出限在1.00~1.50 ng/L,8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52%~6.07%,加标回收率为85.3%~106.0%,满足了全国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3.
螺杆马达与潜孔锤同属孔底动力机,复合起来难度较大。通过时钻具参数匹配、钻具的连接方式及水功率的消耗等问题的分析,对复合钻具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于科学钻探的复合钻具的两种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4.
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滨北西部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热演化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林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处于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中(C20+C21)/(C23+C24)三环萜烷为0.12~0.86,平均为0.50,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为0.41~0.72,平均为0.54,具有典型湖相烃源岩特征;Pr/Ph主要介于0.16~0.71之间,平均为0.32,指示沉积环境为强还原-还原环境;伽马蜡烷/C30藿烷为0.09~0.35,平均为0.21,反映烃源岩为半咸水的沉积环境;Pr/nC17与Ph/nC18的关系、C27-C28-C29甾烷的相互关系均反映有机质为高等植物和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合来源;Ts/Tm为0.18~1.03,平均为0.86,C31αβ22S/(22S+22R)比值为0.53~0.62,平均为0.58,均指示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综合认为林西组烃源岩形成于半咸水的还原-强还原环境,有机质来源为混合来源,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林西组具有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5.
116.
本文用地球化学温标计算了冀中地区深井蓄水层的温度,并用不同温标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研究了温度对CaF_2等难溶化合物溶解度,水—岩氧同位素交换和离子交换反应,水—岩化学反应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指出与上述作用有关的组分,如,SiO_2、F~-、HCO_3~-、H_2、He、δ~(18)O、Na/K等是对地下水温度变化敏感的组分,震前有可能观测到这些组分的前兆变化。  相似文献   
117.
通过两年度的小试和生产性试验,从越冬亲虾入池至产卵过程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其成活率和性腺发育要好于投沙蚕、四角蛤的鲜活饵料组(对照组),生产性试验的产卵量、孵化率和幼体变态率优于对照组。试验用饵的成本比对照组低45.3%。  相似文献   
118.
一种新型复合生物制品对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利用自主技术研发的一种新型复合生物制品作为添加剂添加到大菱鲆的基础饲料中,探讨其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生长性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复合生物制品,包括不添加(A组)、1.0%(B组)、2.5%(C组)、5.0%(D组)进行饲喂试验,分别从每组随机抽取鱼体,测定其生长指标和鱼体生化组成。研究发现,B组、C组和D组的试验鱼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长和全长增长率、饲料利用率和肥满度等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优于A组的;另外,与A组比较,B组、C组和D组鱼体的水分、粗蛋白质量分数有所提高,而粗脂肪、灰分含量小幅下降。结果表明,在大菱鲆生长的配合饲料中,复合生物制品各有效成分组合添加后优势互补,表现出优良的促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作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鱼体的营养成分和增强肌肉品质,适宜添加量为2.5%。  相似文献   
119.
用广东沿海盛产的半叶马尾藻Sargassumhemiphyllum为原料提取多糖,与Fe(3+),Zn(2+)等微量元素进行反应,形成能溶于水的海藻多糖配合物。分别以剂量为300mg·kg(-1)的海藻多糖配合物饲喂NIH系小鼠7-15d。结果发现,该多糖配合物能提高小鼠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其中,以Fe(3+)海藻多糖配合物效果最显著。观察各种免疫指标,发现海藻多糖和海藻多糖微量元素配合物都能提高小鼠的免疫指标。海藻多糖微量元素配合物的效果比海藻多糖好。结果提示,微量元素参与了机体的免疫活动,并提高了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20.
Incorporation of 14C-depleted (ol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on/into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possible mechanism to explain the low Δ14C-POC values observed in the deep ocean [Druffel, E.R.M., Williams, P.M., 1990. Identification of a deep marine source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using bomb 14C. Nature, 347, 172–174.]. A shipboard incubatio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the Sargasso Sea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Finely ground dried plankton was incubated in seawater samples from the deep Sargasso Sea, both with and without a biological poison (HgCl2). Changes in parameters such as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arbon isotopic signatures of bulk POC and its organic compound classes were examined to study the roles of sorptive processes and biotic activity on POC character. Following a 13-day incubation,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acid-insoluble organic fraction increased. Abundances of extractable lipids and total hydrolyzable amino acids decreased for both treatments, but by a greater extent in the non-poisoned treatment. The Δ14C values of POC recovered from the non-poisoned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value of the unaltered plankton material used for the incubation, indicating incorporation of 14C-depleted carbon, most likely DOC. The old carbon was present only in the lipid and acid-insoluble fraction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gs of old carbon dominating the same organic fractions of sinking POC from the deep Northeast Pacific [Hwang, J., Druffel, E.R.M., 2003. Lipid-like material as the source of the uncharacterized organic carbon in the ocean? Science, 299, 881–884.]. However, the Δ14C values of POC recovered from the poisoned treatment did not change as much as those from the non-poisoned treatment suggesting that biological processes were involved in the incorporation of DOC on/into P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