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82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650篇
地质学   2548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3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滇西北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西北地区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较为发育,从西到东可分出走向NS、相互平行的4带:澜沧江带,云岭带,石钟山带和剑川-洱源带。其中,澜沧江带与云岭带组成对冲格局,云岭带又与石钟山带组成反冲格局,石钟山带与剑川-洱源带又组成对冲格局。参与逆冲推覆的地层主要是中生代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代云龙组、宝相寺组,推覆体由石炭系、二叠系、上三叠统岩石组成。逆冲推覆时间为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22.
林玉成 《云南地质》2004,23(4):503-508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集开发新的高效洁净能源、有利煤矿生产安全、有利大气环保于一身的崭新的绿色工程。本文概略介绍我省煤层气勘探及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强调云南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应是云南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23.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含铬层状硅酸盐矿物成分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铬绢云母类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黄铁铬绢英岩、黄铁硅质岩、黄铁铬云母岩和石英脉中。含铬绿泥石类矿物主要出现在石英脉、硅质岩、黄铁铬绢英岩中。蒙脱石出现于蚀变围岩中,而高岭石出现于富金石英脉中。本文通过对72个上述矿物电子探针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与其成因产状对应的含铬绢云母、含铬伊利石、含铬绿泥石、含铬蒙脱石、高岭石矿物的系列成分标型。研究表明,具最高铬含量的上述矿物样品均位于近金厂岩体穿脉的最北端。在铬铝云母SiO2-Cr2O3关系图上可以看出,不同成矿背景的铬铝绢云母,其Cr、Si离子数有分区特点,而本矿床的铬铝云母成分标型反映其富硅富铬的特点,与金厂超基性岩体的变质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124.
应汉龙  蔡新平 《地质科学》2004,39(1):107-110
云南北衙矿区石英正长斑岩岩体在空间上与金、铅锌矿体共生。红泥塘岩体地表岩石正长石的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25.89±0.13Ma和25.72±0.7Ma,万洞山岩体地表以下382m钻孔中岩石的正长石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25.53±0.25Ma和25.50±0.07Ma,分别为两个岩体的形成年龄。但是,万洞山岩体地表团块状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为32.50±0.09Ma和32.34±0.04Ma,为白云母的结晶年龄,也可能是主岩的结晶年龄  相似文献   
125.
从赋矿岩系岩石类型的多样性论羊拉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工作,将羊拉铜矿床按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组构分出9种类型,包括矽卡岩型、大理岩型、砂板岩型、角岩型、凝灰质流纹岩型、玄武岩-辉绿岩型、花岗质碎裂岩-花岗斑岩型、安山岩型和绢英岩型。矽卡岩型矿石是构成矿体的最主要矿石类型,但在不同矿段可由碳酸盐岩(里农)和凝灰质火山岩(贝吾)两种原岩形成。矿体在赋矿岩系中有3种产出形态:顺层呈层状.似层状;沿花岗岩与沉积岩接触面呈透镜状;贯穿岩体和沉积岩呈大脉状。它们均与后期构造密切相关,矿体无确定的顶、底板岩石,围岩蚀变以矿体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矿床相对赋矿岩系显示出明显的后成性,属于印支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与古生代混杂岩通过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26.
采用构造变形筛分、同位素地球化学定年约束和构造蚀变岩的常量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等方法,对墨江镍金矿床中含金镍绿色蚀变带进行详细研究,探讨其形成和时 空演化规律,以及与金、镍成矿关系,提出本区含镍金绿色蚀变带形成与演化可分为三个期次:早期含镍金绿色蚀变带形成于(251 9±4 32)Ma,产于韧性剪切带中,形成含铬绢云母 绢云母(S2)组成的切层剪切面理;中期含镍金绿色蚀变岩形成于燕山早期(169 37~180 6Ma),产于高角度脆韧性剪切带中,形成铬绢云母 含铬绢云母组成的透入性剪切面理换(S3)和绿泥石拉伸线理;晚期含金绿色蚀变糜棱岩形成于燕山晚期(71 14~149 98Ma),产于左旋走滑脆韧性剪切带中,发育铬伊利石(S4)和铬绿泥石(S4)组成透入性剪切变形面理置换,与脆韧性剪切带的主体产状一致,韧性剪切构造带内发育,走滑构造带中十分发育,形成褶皱变形带(倾竖褶皱、鞘褶皱)及含金蚀变岩。  相似文献   
127.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由麒麟厂和矿山厂两个独立的铅锌矿床组成。利用两组同源矿物组合Rb Sr等时线方法测定了麒麟厂6号矿体的成矿时代,测定结果分别为(225 1±2 9)Ma和(225 9±3 1)Ma,根据已知的分布于该矿床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成岩时代为250Ma左右,有多个火山喷发旋回,显示多期次的喷发活动,认为川—滇—黔成矿区内铅锌成矿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28.
楚雄盆地晚三叠世古地理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楚雄盆地晚三叠世为一建立在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基底之上的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沉积盆地。中三叠世拉丁期—晚三叠世卡尼期沉积了一套深水的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诺利期早期以华坪隆起为界有两个沉降中心,华坪隆起以西的推覆体之上为广海陆架相的细碎屑岩沉积、远源浊积岩,以东为局限环境下的细碎屑岩沉积夹浊积岩;诺利期晚期为大规模的三角洲前缘砂体组成下超的复合体,古地理格局继续保持东西向分带,呈对称分布,盆地西部为陆相、海陆过渡相,盆地中部为海相沉积。瑞替期在原形盆地中形成舍资组的河流—滨岸沉积,在推覆体上形成白土田组的冲洪积物。总之,表现古地理变迁为一个由西东逐渐超覆、由下向上粒度逐渐变粗、由海相变为陆相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9.
    
Littoral siliciclastic shallow marine horizontal conformable beds (a heterolithic succession), Middle to Late Miocene, outcropping in northeastern Argentina (Ituzaingó Formation) and overlying transitional conformable horizontal regolithic mantle-rock bed derived from them (the Pampean and Post-Pampean Formations), were geochemically analyzed.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plac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geochemical parameter and signature analyses related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geological units, which are of subcontinental extension into South America. The encountered results show an outstandingly similar geochemical behaviour between them.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regolithic mantle-rock beds were derived from the littoral shallow marine mudstone (silty-argillaceous) beds. This is in oposition to previous aeolian processes proposed early in the 50’s and later. These mudstone beds constitute important sections of the littoral shallow marine sequence beds (outcropping HST parasequence). Such regolitization proposed for the Pampean and Post-Pampean Formations predominantly developed in-situ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The main erosional and mobilized agents were the surface free water (pluvial, fluvial and laminar water sheets) and vadose water. So, the wind flows and/or the immense air flow hurricanes are of insignificant sedimentological influence. Otherwise, there is not a proved appropiate sandy-silty reservoir for a reasonable support of the “aeolian hypothesis”, as well as clear aeolian structures settled in the regolithic mantle-rock bed. In spite of these lines of equality textural-structural evidence, the geochemical values for both major elements and trace ele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iocene heterolithic marine succession was the mother rock of the overlying regolithic mantle-rock bed, which was formed as an in-situ mantle-rock bed.  相似文献   
130.
会展经济,在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应该尽快、尽早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首先应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会展经济对云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同时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并按照会展发展的原则和云南发展会展经济的步骤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