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8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1514篇
测绘学   249篇
大气科学   1119篇
地球物理   972篇
地质学   3074篇
海洋学   83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59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aidam Basin is one of the main oil-gas exploration areas in western China, where source rocks are composed mostly of Middle and Lower Jurassic dark mud shale, carbargillite and coal. A large number of subsurface and outcrop samples differing in lithology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were selected for resource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calculation. And among them, 13 samples were used for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hydrocarbon generating potential of various source rocks. At first, two kinds of heating modes were compared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cluding single temperature-step heating and continual heating. Perhaps, the proces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occurred naturally between a close system and an open system. In addition, the first heating mode was convenient, and all its reaction products were involved in the whole thermal evolution, and the fin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basically in consistency with the natural evolution trend Therefore, the first heating mode was adopted and the hydrocarbon yield of every sample was work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ype and lithology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hydrocarbon yield of samples for simulation experiment,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mode with three kinds of lithology and five types of source rock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resource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92.
神木北部矿区5-2煤层厚度及其底板高程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清神木北部矿区5-2煤层赋存特征及成因,选取了该矿区172个典型钻孔数据,用趋势分析法研究了5-2煤层的厚度及其底板高程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煤层厚度总体为南北厚中部薄,东厚西薄;底板高程为南北高中部低,东高西低;煤层厚度和其底板高程间普遍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该区构造稳定的背景下,后期改造对煤层厚度及其底板的影响很小,煤层赋存特征主要受沉积与剥蚀的控制。  相似文献   
93.
高地震区公路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对高地震区一实际重大工程的公路隧道洞口段结构进行了抗震计算,得到了衬砌结构各控制点的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人工合成地震波条件下,衬砌墙脚、拱腰为抗震薄弱位置;结构的加速度波形与输入波形相似;这些结果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4.
冀北榆树沟煤矿区褐煤地下气化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冀北沽源县榆树沟煤矿白芈系青石砬组含煤地层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仵该矿区进行煤炭地下气化是可行的。研究区构造简单,为一轴向近东西向的舒缓向斜,主要煤层厚度大,最大平均厚度为24.31m。可采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炭质泥岩,尤其是煤系上覆的“三趾马红土”层,对气体有良好的圈闭作用。由于褐煤的灰分含量高,26%~49.03%,地下气化时对煤层顶板影响小,主要煤层埋藏浅200—300m,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诸多因素分析认为该矿区适合进行褐煤地下气化开采。  相似文献   
95.
鸡西盆地被平麻断裂分割成南、北两个条带,多数研究者将南带1煤之下的海相层叠伏于北带海相层或底砾岩之下,称为“城子河组下段”或“石河北组”。利用事件地层学的原理,分析盆地内城子河组早期盆地裂陷、海侵、火山喷发、聚煤等重大事件在地层精细对比方面的意义,甄别出了盆地中重大事件的地层记录.以等时层为基础建立对比框架。通过大量钻井资料追溯对比,认为盆地中坳陷部位的渴湖海湾沉积是南北两带的沉积过渡类型,根据微体古生物研究,南北两带海相层中的沟鞭藻类化石面貌基本一致,南北带的海相层应是同一层位,初步实现了盆地内南、北两个条带城子河组的精细对比,为恢复盆地古地理环境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我国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通过野外对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的调查研究、结合年代学测试和综合分析,认为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段地区的旱峡—大黄沟断裂、玉门断裂、新民堡断裂和阴洼山断裂都是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活动断裂。旱峡—大黄沟断裂形成于中新世晚期,一直活动至今;玉门断裂形成于上新世早期,在距今7.6ka左右和3.2ka左右发生过2次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古地震),也是2002年玉门地震的发震断裂;阴洼山断裂形成于上新世晚期(3.0Ma左右),在距今19.9~21.0ka、8.6~10.0ka、4.1~5.0ka发生过3次强烈的新构造活动,也可能是1785年惠民堡(现新民堡)地震的发震断裂;但是位于近盆地中心的新民堡断裂形成时代明显晚的多,起始于中更新世晚期(0.17Ma左右),在距今28.3ka、4.4ka和1.2ka左右发生过强烈的3次新构造活动。在运动形式上,上述4条断裂均为自南南西向北北东的逆冲推覆。在变形性质上,新民堡断裂以非地震性的蠕滑为主,其他3条断裂主要为地震性的粘滑变形。在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段的北北东剖面上,逆冲推覆断裂表现为前展-后展复合发育模式,即形成时代最新的是位于酒西盆地中心的新民堡断裂,在酒西盆地中心以南部分的剖面中断裂发育为前展式,由祁连山腹地向河西走廊盆地中心断裂形成时代越来越新,而酒西盆地中心以北部分的剖面中断裂发育为后展式,即从盆地中心到盆地北缘断裂形成时代越来越老。  相似文献   
97.
对在上海市建设用地勘测定界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权属界线认定、原土地用途划分时所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同时从政策角度、技术角度提出了以上问题的相应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8.
CSU-RAMS模式在区域气侯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SU-RAMS(中尺度)数值模式改造成“区域气候数值模式”以及进行区域气候数值模拟的试验研究。说明将有限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与GCM模式嵌套应用到区域气候数值模拟研究上能够取得有意义的结果。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GCM模式的不足。可以更为细致地描述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征,是了解区域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
Numerical studies using the 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method show that a single shear crack under compression propagates in its own direction, because such propagation results in the maximum release of strain energy. The methods of linear e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may not be used for such a closed crack, and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are meaningless in that case.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of propagation by means of kinks at an angle of approximately 70° to the crack may be due to heterogeneities, to the effect of a preexisting crack, to end effects, to microcracking, or to some comb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Such kinks may thus be local phenomena which cannot release most of the strain energy, and are not incompatible with our numerical results which are based on a global energy balance.  相似文献   
100.
华南二叠-三叠系的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界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成源 《地层学杂志》1994,18(2):110-118,145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应严格区分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界线粘土”层的底界即为事件地层界线。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不能与“混生层”或“过渡层”的概念连在一起。长兴煤山忠心大队剖面是最好的二叠-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二叠-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为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其位置就在长兴剖面界线层(混生层)2的内部,比事件地层界线高15cm。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即为长兴阶的顶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