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61.
刘志强 《地质论评》2022,68(2):6802530-6802530
经自主申报、专家评审,中国地质学会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1 年全国学会期刊出版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862.
利用CPLD硬件模块研发了一套能够嵌入到基于分布式控制体系的水下运动观测平台的在现调试系统,能够实现对系统内的多个节点实现在现调试和数据传输,加快了水下运动平台的研制、开发和调试进程。  相似文献   
863.
利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0 mg/L;6-DMAP)抑制第一卵裂,成功诱导出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雌核发育二倍体.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4℃的条件下,受精后60 min用质量浓度为60 mg/L的6-DMAP处理栉江珧受精卵15 min进行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效果理想,D形幼虫发生率和诱导率分别为14.7%和22.7%.细胞学观察显示,6-DMAP阻止了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移动,导致一个融合的二倍性雌性原核的形成.本研究结果首次提供了栉江珧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