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0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2449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276篇
地球物理   707篇
地质学   4996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28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Rb Sr全岩与粘土矿物等时线年龄方法测得山西五台剖面 (RS0 1) ,临县剖面 (RS0 2 )和孝义剖面 (RS0 3)的 3个含矿粘土岩的Rb Sr同位素年龄分别为 :316 .9± 1.2Ma ,87Sr/86Sr为 0 .710 5 4± 14 ;315 .5± 1.3Ma ,87Sr/86Sr为 0 .710 86±18;317.3± 1.1Ma ,87Sr/86Sr为 0 .710 5 0± 14。它们代表了铝土矿和含矿系列成矿的同位素年龄 ,相当于晚石炭世早期  相似文献   
112.
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学研究的进展与回顾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遥感作为大气科学中的重要基础与技术支柱,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年轻学科.中国大气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也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理论研究,技术发展与实验研究,以及在气象、环境和国防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活跃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作者主要对中国科学界在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学发展方面作简要回顾,并着重介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大气遥感的基础与方法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以及对大气遥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大气遥感的简要发展过程、卫星气象的早期发展、卫星红外遥感的基  相似文献   
113.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图像信噪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要求的格式,对地震剖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地震剖面图像,分析了地震数据特点和初步地震图像的实验结果后,设计了新的预处理方法——“二维沿层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可以计算帧间运动速度及其变化都较大的改进的光流分析技术,计算出多幅地震剖面对应点的偏移量,然后应用图像积累技术对这多幅地震剖面进行积累,实现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高信噪比的处理,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数据体的信噪比,而且可以减少信号能量的损失,并保持原来的信号能量关系,使地震剖面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地震解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4.
森林和林地的图象二向性反射函数是一个统计函数,较之小尺度的树冠,它更多地用于大尺度的均匀覆盖的地块。用航空象片和高空间分辨率扫描仪数据作的图象热点影响研究在小尺度下显示出很大方差,而且,太阳和观测角度的交互变化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反射各向异性变化的方差并有规律地继续呈现在分辨率低的图象中,这被称作BRVF或二向性反射方差函数。近年来,作为一种解释结构的手段,高分辨率图象的方向性方差和直方图结构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方面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这项工作是利用图象方差来解释结构问题(Strahler和李小文倡导)的一种延伸,并在过去15年中由众多人员作了大量工作。在树冠尺度下,森林的直方图和二向反射方差函数可以计算出来,这里利用了近似迭代函数来处理这些数据并和数值积分模拟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可对二向性反射方差函数的测量和引入直方图的各向异性进行准确建模。  相似文献   
115.
谢长湘 《四川测绘》1997,20(4):177-179
本文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国产不同类型的光学经纬仪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及原因,介绍了检查并确定其位置的方法,以及按照故障部位零件的结构对其进行科学简便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6.
冰云短波辐射特性参数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卷云和高层云分别构造了15种冰晶尺度分布,3种云高和云厚,总共30种冰水含量、90种冰水程长模式。对尺度小于与大于30 μm的冰晶粒子的单次散射特性分别用表面积等效冰球Mie理论和射线光学理论进行计算。采用delta-Eddington法计算了在4种不同地面反射率下冰云的多重散射辐射传输特性,提出了冰云辐射特性的参数化公式,指出参数化公式可以用于气候模式或大气环流模式。  相似文献   
117.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thermoluminescence and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to the extensively studied “classical” Hungarian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from Basaharc, Mende, and Paks provides a reliabl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nd climatostratigraphic reconstruction for the last interglacial/glacial cycle. Based on this combined luminescence dating study a new chronology is proposed for the “Young Loess” in Hungary. Luminescence dating suggests that the loess below the MF2 horizon formed during the penultimate glaciation. The MF1 horizon probably formed during an interstade within oxygen isotope stage 3. For the youngest loess, overlying MF1, a very high accumulation rate was determined. Large time gaps occur above MF2 and MF1, indicating that most of the record of the last glaciation is missing in the standard sections at Basaharc, Mende, and Paks. Either large discontinuities or a very low accumulation rate occurred in all three type sections during the soil-forming periods. High-resolution studies of climatic proxies using this combined luminescence dating approach provide a reliabl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for loess and loess derivatives of the last glacial cycle in Hungary, although a precise and complete chronostratigraphic reconstruction cannot be achieved from the incomplete records found at these sites.  相似文献   
118.
甘肃巴谢剖面黄土-古土壤的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释光(OSL)测年是测定第四纪沉积物年龄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单色光束激发使晶体中储存的电离辐射能释放出来。与热释光(TL)测年相比,OSL测年可以不考虑残留的OSL信号,而且测量具有简便、迅速且准确等优点。本文用细颗粒光释光技术对甘肃巴谢剖面的黄土-古土壤进行了测定,其测年结果与14C测年结果相吻合。这表明,光释光是一项极潜力的年代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9.
将掺钕的钇铝榴石(Nd:YAG)激光器与高精密MM1200质谱计、电子倍增器联网,应用连续激光质谱对单颗粒矿物、光片样品进行微区40Ar/39Ar测年、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研究。在光片上测定南极乔治王岛北海岸玄武岩等时线年龄(52.38±1.05)Ma和贵州绿豆岩年龄(239.16±14.13)Ma,两者与实际地质背景吻合。对两个中生代和太古代单颗粒黑云母进行连续激光质谱阶段升温40Ar/39Ar坪年龄谱测定,获得与常规法相一致的坪年龄谱  相似文献   
120.
现代沉积的210Pb计年   总被引:74,自引:10,他引:7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国江 《第四纪研究》1997,17(3):230-239
210Pb具有百年时间尺度沉积计年的重要价值。210Pbex计年假设:沉积物是封闭系统;进入水体的210Pb能有效地转移到沉积物中并不发生沉积后迁移;非过剩210Pb与其母体226Ra保持平衡。210Pbex计年可用稳定输入通量-稳定沉积物堆积速率模式、常量初始浓度模式或恒定补给速率模式。沉积物柱芯必须保持原态并以0.5~1cm间隔分截;用相应层节226Ra校正。沉积物表层混合作用及222Rn的丢失可能导致顶部210Pbex异常。季节性缺氧湖泊沉积物顶部可能存在210Pb及210Po的再迁移。210Pb与137Cs两种计年方法原理上具有根本差别。210Pb,137Cs与沉积纹理方法对比是准确计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