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4篇
  免费   1935篇
  国内免费   2548篇
测绘学   330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554篇
地质学   9779篇
海洋学   326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581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磁力勘探与岩性测深理论基础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凌  杨庆锦 《物探与化探》2007,31(Z1):51-52
首先概括了岩性测深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物性基础要点,强调电偶极子场是岩性测深技术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电偶极子场与磁偶极子场的类比,以及岩性测深与磁力勘探的对比,提出了一条研究岩性测深技术理论基础及正演计算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2.
The middle to late Archean Iron Ore Group rocks occurring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the Western Iron Ore basin) of the Singhbhum Granite massif in the Singhbhum craton were deformed during Iron Ore orogeny and are disposed in a horseshoe-shaped synclinal structur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Indian shield. The Western Iron Ore basin hosts almost all the major high-grade iron ore deposits of eastern India. Contrary to the established view, present analysis emphasizes that the horseshoe fold in reality is a synclinorium consisting of a syncline–anticline fold pair which were later cross-folded along an east–west axis.

Structural analysis in the eastern anticline of the ‘horseshoe synclinorium’ suggests that the BIF hosting the high-grade iron ore bodies are disposed in three linear NNE–SSW trending belts, each showing an open synclinal geometry. Later cross folding produced development of widespread dome and basin pattern at the sub-horizontal hinge zones of these synclinal fold belts. The major iron ore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anticline at the present level of erosion are preferentially localized within shallow elongated basinal structures only. The axis of the adjoining western syncline was similarly uplifted as partial culminations where cross-folded against E–W anticlinal axes. But here, the BIF-iron ore bodies are preferentially localized within elongated domal structures in contrast to the basinal sites in the adjacent eastern anticline. Such an inference based on structural analysis could probably be utilized as a potential tool for all future explorations, reserve estimation and recovery of the iron ore deposits in the terrain.  相似文献   

993.
安哥拉下刚果盆地吉拉索尔深水油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吉拉索尔油田位于西非安哥拉17号深水区块,水深1200~1400m,距安哥拉海岸150km。1996年发现,2001年产油,是安哥拉投入开发的第一个深水油田。油田面积约140km2,地质储量约为15.5×108bbl,可采储量约7.25×108bbl,为轻质油。油田所在的下刚果盆地主要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热沉降期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相应沉积了裂谷期陆相地层、过渡期蒸发岩层和热沉降期海相地层。主要烃源岩为下白垩统Bucomazi组湖相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适中,为很好的烃源岩。盆地深水区主要储层为上渐新统—中新统河道充填浊积砂岩复合体,砂岩固结差,物性良好。吉拉索尔油田主要由几个河道浊积砂岩复合体叠置组成,其中夹几个薄层席状砂岩,复合体之间被海相泥页岩分隔。上覆第三系泥岩为其主要盖层。  相似文献   
994.
福建雷潭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潭金矿处于华南褶皱系闽东断拗带的周宁-华安断隆带中段,成矿作用与石英闪长岩和断裂构造密切相关;矿体受NE、NW、近EW向断裂带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最为重要,它们与金矿密切相关。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5.
桂西北地区是广西锑矿密集区,文章对区内锑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体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宝山西部矿区砂页岩型铅-锌矿是近年来探获的一种新类型铅-锌矿体,赋存在次级倒转背斜核部测水组砂页岩地层中,层间滑动带的虚脱空间是其容矿空间,断层规模决定其长度规模,矿体产状严格受构造控制。根据其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利用类比法,预测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97.
应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新疆和静县班禅沟一带地表出露的与铜、铁矿有关的蚀变形成的特征波谱信息进行提取,综合分析影像特征和线性构造、环状构造的特点,初步圈定了该地区铜、铁矿化蚀变带的分布。通过野外的验证工作,据此建立了该地区应用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影像地质特征进行找矿的模型。  相似文献   
998.
李建华 《矿产与地质》2007,21(2):141-144
马泉金矿床是受近EW向礼县-白云-山阳区域性深大断裂南支——礼县-洮坪断裂或层间挤压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目前已发现9个矿带。通过对其中四号矿带的勘查验证,对四号矿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归纳总结。研究认为,矿带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矿区内发育的三条主要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四号矿带的三条金矿体的空间展布及产出规模,找矿标志较多且明显,并认为,四号矿带之东西两侧延伸部位及其深部尚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9.
河北省张家口金矿集区同位素及包裹体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崇礼县-赤城县毗邻地段的大型偏碱性二长岩杂岩体及其太古界中深变质岩系中,相继发现金矿田三个,探明金矿储量近100t.通过对该金矿集中区各类型矿床的大量同位素以及包裹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对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这对于该区今后的金矿找矿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桂北地区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细脉薄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着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的分布,以及与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有着空间上的密切联系.具有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细脉薄脉型、下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桂北地区成矿条件好,与国内外许多大型超大型剪切带型金矿有类似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认为,在桂北地区找矿应转变找矿思路,在老矿山深部及周边地区,具有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