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51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41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冷水沟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柞水地区,是秦岭地区发现的与复式岩体有关的铜钼金矿床,矿化类型可分为产于岩体内的斑岩型铜钼矿化、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矽卡岩型铜矿化和产于斜长角闪岩内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斑岩型铜钼矿石中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含少量Na Cl三相包裹体,属中温、中等盐度H2O-Na Cl体系;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中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和CO2包裹体,属中温、中等盐度H2O-CO2-Na Cl体系,显示两种矿石成矿流体类型不同。H-O-S同位素分析表明,斑岩型铜钼矿石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有少量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物质以幔源为主;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成矿流体受建造水或大气降水强烈交代,成矿物质壳源物质为主。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流体沸腾是引起铜钼沉淀的重要因素,流体不混溶是引起金沉淀成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何德宝 《地质与勘探》2015,51(2):303-311
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发现,下庄矿田硅质脉型和交点型铀矿成矿流体具有相同来源,为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混合产物。铀成矿机制为成矿流体减压沸腾成矿、不同流体混合成矿。硅质脉型铀矿两种混合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270~320℃,5.26%~7.45%;120~160℃,1.57%~4.03%。交点型铀矿两种混合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350~370℃,6.59%~7.86%;110~250℃、0.58%~4.03%。高温、中等盐度流体来自地幔,气相成分为CO2、H2;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为壳源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相对于交点型铀矿床,硅质脉型铀矿床的成矿深度浅,大气降水成分增多,其深部具有类似交点型铀矿成矿条件,是老矿山扩大资源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93.
浏阳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不同标高、不同矿化带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入手,系统地论述了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演化过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黄铁矿爆裂测温表明:成矿流体温度变化在平面上以岩体为中心向四周依次为291℃~287℃~279℃,在剖面上由下往上依次为312℃~286℃~228℃。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其次为CO2,H^ 浓度由早期到后期呈递减趋势,表明成矿热液由酸性-弱碱性演化,同时反映了矿床由高温到中低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94.
丁家山古楼山金矿区含金矿源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组成含金矿源层岩石为高频互层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其中细砂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好,页岩、板岩含成矿流体物性较差。在成矿过程中,构造变形与成矿流体的形成、运移及储集密切相关。其规律为:原生构造导致成矿流体的初次聚集;第一期构造变形导致成矿流体的聚集;第二期构造变形导致成矿流体运移及金矿床形成,该期变形是金的主要成矿期;第三期构造变形使成矿流体进一步聚集和金矿体的富集;第四期构造变形是石英方解石脉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995.
广西云开地区系指容县—博白一线以东广西境内地区,包括云开隆起西南部与博白拗陷两个构造单元,面积近11800km~2。它属我国粤西—桂东金银锡铌钽成矿带。区内有金银矿床(点)近70处,受博白—岑溪深断裂带控制,寒武—奥陶系是金银矿主要赋存层位,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床是主要矿床类型。本文在论述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详细地对析了物源、成矿热液、岩浆活动、构造活动与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认为:区内的寒武—奥陶系是金银的原始矿源岩,在局部地段经过长期地质作用的改造可形成金银再造矿源岩(构造蚀变岩),又是金银矿体定位有利地段;成矿热液是以地下水为主并渗入了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型热液;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是成矿的重要条件:断裂构造交汇处是矿化集中区:指出区内金银矿化主要与寒武—奥陶系、动力变质带和燕山晚期中酸性岩存在时空和成因联系,揭示了成矿具多源、多期和多成因特点,并概括为原始矿源岩→再造矿源岩→矿体的步进递增成矿模式。文后对深化找矿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中国钼矿床主要类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遍布各省区,矿床类型多,元素组合多样。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与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钼矿资源特点,并综合考虑矿床成因、赋存状况、控矿因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因素,将中国钼矿床类型划分为4组12类19个矿床式;进一步归纳了各类典型矿床矿体赋存状况、热液蚀变、矿化组合特征。同时从构造、岩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钼矿的找矿潜力和中国大陆造山环境下斑岩型钼矿形成的地质条件背景;总结了各种类型钼矿的成矿特征,通过对大地构造背景、构造-岩浆-流体事件及元素组合规律等的研究,指出以岩浆型钼矿为主,热液型钼矿次之的研究、勘查层次;重点对东秦岭、燕辽及特提斯钼成矿区进行了预测,明确了这些地区下一步钼矿勘查工作的重点,这对我国钼矿地质找矿和矿床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张亮  李碧乐  张晗  胡安新 《世界地质》2013,32(4):740-746
桐木沟铜矿床是中条山地区重要的铜矿床之一,矿区内矿体主要呈层状或似层状赋存于地层中,后期沿穿层断裂和层间破碎带叠加了一期富辉钼矿的热液石英 - 硫化物脉。对该辉钼矿进行了Re--Os 同位素稀释法测年,获得辉钼矿的加权平均年龄为 1 901 ±24 Ma,模式年龄为 ( 1 870 ±27) ~ ( 1 916 ±29) Ma,与中条运动Ⅰ幕造山运动时间近一致。辉钼矿脉与花岗闪长斑岩脉空间和成因关系密切,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源。  相似文献   
998.
赣北石门寺钨多金属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项新葵  王朋  孙德明  钟波 《地球学报》2013,34(3):263-271
赣北石门寺钨矿位于下扬子成矿省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中, 是最近查明的一个超大型(世界级)钨矿。矿体厚大且产状平缓, 大致平行于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燕山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珠顶部的接触面分布, 以外接触带为主, 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型。文章通过对矿区S、Pb、C、O同位素的研究, 探讨了石门寺钨矿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演化。结果表明: 该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分布于–2.53‰ ~ –0.91‰之间, 平均为–1.65‰, 反映其来源与岩浆硫密切相关。矿石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比值分别在18.109~18.268、15.586~15.708、38.208~38.715范围内, 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及其参数综合分析, 表明成矿物质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 整体上显示下地壳来源的特征, 但也有上部地壳组分的加入。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矿床成矿流体中碳源可能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  相似文献   
999.
1000.
提要:油麻岭和界牌矿床是越城岭—苗儿山地区两个钨多金属矿床,规模均达到中型,主要矿体均产在中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矽卡岩和破碎带中。本研究利用LA-MC-ICP-MS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对油麻岭矿化花岗岩和界牌内接触带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油麻岭矿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20±1)Ma(MSWD=0.035),界牌内接触带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15±1)Ma(MSWD=0.055),间接指示越城岭—苗儿山地区存在印支期成矿作用。油麻岭花岗岩样品εHf(t)值在-2.47~-6.67,界牌花岗岩样品εHf(t)值在-3.52~-6.79,表明这两个矿区花岗岩都是源于地壳物质的重熔。与南岭地区其他成钨花岗岩比较,两者源区均具有高εHf(t)值特征,可能是较多εHf(t)值>0的新元古代新生岛弧地壳组分加入引起的。本文获得及前人发表的印支期同位素年龄表明,桂北地区经历了较强的印支期成岩成矿事件,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今后应注意区内印支期花岗岩出露区的勘查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