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建南盆地位于南海西部陆架—陆坡区,承接了南海北部陆坡和南沙海域构造域的地质特点,并受到南海西缘大断裂的控制,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中建南盆地新生代陆相、过渡相、海相各种沉积体系发育;具备有利于烃源岩发育的沼泽、泻湖、浅湖(海)—半深湖(海)、半深湖(海)—深湖(海)环境;地温梯度中—高,有利于干酪根成熟;河流、扇体、三角洲砂体和风化基岩、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全球地球动力体系联合作用控制,以及南海海底扩张运动产生的区域性应力影响,盆地演化过程具有多旋回发育的特点,导致发育多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断裂体系和多种类型圈闭。以上各种地质要素为盆地含油气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储存空间。同时盆地具有明显油气显示。据国内外地震勘探资料,发现在盆地西北隆起带及盆地中部、南部等多处地方都有气显示,同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吴必豪等在该区海底表层柱状样品中先后发现了碎块状沥青,断面新鲜,经荧光显微镜鉴定为油脂沥青,证明中建南盆地具有油气生成的潜力。因此,中建南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具备较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292.
杨光龙 《贵州地质》2007,24(2):97-100,160
黔西南普安县龙吟矿区铅锌矿,近地表矿体以脉状、似层状形态和矿体小、品质高为特征,主要产于张性-张扭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小断层和层间滑动空间内,受构造控制极为明显。本文通过对龙吟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区内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经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可望找到中-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93.
辽东南钨矿集中区是辽宁省惟一的钨矿产区,其成矿具有特殊性.文章从控矿岩体、构造控矿、围岩蚀变、成矿温压条件等方面论述其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294.
准噶尔盆地天山山前油气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康玉柱 《新疆地质》2003,21(2):163-166
准噶尔盆地南缘经历了晚古生代类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和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自石炭纪后地层发育齐全、分布广、厚度大,构造方向以NWW和近EW向为主,大体发育3个逆冲断裂系统,剖面上多呈叠瓦状.该地区构造圈闭发育,并成排成带分布,具多套烃源岩,存在多套储盖组合,是准噶尔盆地主要增储上产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95.
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兵  刘怀山  姜绍辉 《西北地质》2004,37(4):107-112
在石油工业勘探开发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发展势在必行。虚拟现实技术以其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将成为理想的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工作平台,可望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储层模型建立、钻井轨迹设计、海上钻井平台设计以及多学科工作组的协同工作和决策等,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进展,展望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6.
通过对开封市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并对开封市房地产企业今后发展方向和前景作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97.
四川省内菌物学工作者1970年代末开始对大型食用蕈菌进行研究,有文献资料记载是1983年。20年来, 既有引种、野生菌人工驯化栽培、高产栽培技术,又有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还有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新品种工作。其间选育出食用菌新品种12个,获得成果13项,其中获奖成果7项,最高奖项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建议今后应加大野生食用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研究,加强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研究适宜四川产业化发展经营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298.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王正邦 《铀矿地质》2002,18(1):9-21
本文首先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重点,分4个阶段概要回顾了世界铀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发展的历史,总结了基本的历史经验。其次,全面阐述了当前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的现状,对砂岩型铀矿在世界铀矿在世界铀资源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矿床分类、时空展布特点和规律及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剖析,重点从构造条件、古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和岩性条件及铀源条件等5个方面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3类表生后生渗入型砂岩型铀矿的评价准则进行了概括性总结。以美国和中亚两个砂岩型铀矿主产区为代表,概述了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最后,在展望世界铀资源供需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我国铀矿地质战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我们应采取4个方面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99.
中国造山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地质学家在研究显生宙陆(板)缘造山带或古大陆边缘造山带中所取得的进展:多数巨型造山系经历了多阶段古洋盆形成和消亡,陆块碰撞演化历史;离散大陆边缘多样性;洋盆产出环境和消减 迁移多样性。近20年来我国学者加强了造山带三维变形运动学研究,提出了多层次滑脱叠置构造,剖面上、平面上的楔入构造等重要新认识。最后指出中国大陆造山带今后研究热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300.
马超营-独树一带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为一元古宙-古生代裂陷槽。官道口群、栾川群和陶湾群为滨海、浅海、陆棚相陆缘碎屑-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强烈的浅源火山喷(气)发活动,形成多层硅质条带(团块)、硅质岩以及含Ag、Pb、Zn矿化的层状夕卡岩带。该带是比较典型的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梯度带交叉区,壳、幔富含Mo、Pb、Zn、Au元素。基于该带银铅锌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