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Paleoclimatic changes in the late Quaternary sediments deposited in the East Sea were analyzed by studying diatoms. A total of 95 species belonging to 47 genera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Core02GHP-02 of the Ulleung Basin in the East Sea, Korea. In the Core 02GHP-02, U-Oki(169–181 cm; 9.3 ka), AT(464–465.5 cm; 22 ka) and U–Ym(556–559 cm; 33 ka) tephra layers were recognized. The chronological divisions of 02GHP-02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climatic changes from the glacial interval(730–620 cm; MIS3), to interstadial(620–500 cm; MIS3), to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500–390 cm; MIS 2), to the deglaciation(390–290 cm; MIS 2), to the late glacial(290–190 cm; MIS 1), and to the Holocene(190–10 cm; MIS 1). It is speculated that diatoms were rarely found during the glacial interval when the 02GHP-02 core was deposited; during the interstadial(MIS 3) and deglaciation, a mixture of warm-water and cold-water species were found. In particular, Fragilariopsis doliolus seems to have appeared in the East Sea after 8 ka BP. In the lower layers of the Holocene deposits, cold-water species such as Neodenticula seminae were frequently found, while in the upper layers, warm-water species such as Hemidiscus cuneiformis were found in relatively large abundance. Therefor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limate became warmer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lower layer to the upper layer of the Holocene deposits.  相似文献   
102.
青海双朋西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同仁-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甘家组、下三叠统隆务河群的沉积岩系。矿区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金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与甘家组大理岩、白云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本文对双朋西花岗闪长岩体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双朋西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33.9±2.8Ma,具有高SiO_2、高K_2O,低Al_2O_3和MgO含量的特征,Mg~#值为33.6~35.2,富集轻稀土元素((La/Sm)N=3.14~11.6)与大离子亲石元素,重稀土元素分布平坦((Gd/Yb)N=1.17~1.63),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具有较高的Sr初始值(Isr=0.708299~0.708748)和相对较低的εNd(t)值(-12.6~-9.47),~(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23~18.965、15.610~15.652和39.124~40.732。Nb/Ta(5.5~12.9)、Ce/Pb比值(3.0~11.6)均与地壳组份一致,岩体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具有岩浆混合的组构特征。因此,双朋西花岗闪长岩主要起源于下地壳高钾性玄武岩的部分熔融,并发生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对双朋西花岗闪长岩体及区内一系列侵入岩构造环境研究表明,西秦岭构造带在中三叠世处于由洋壳俯冲向陆陆碰撞转换阶段,俯冲板片的折返和断离引发地幔软流圈上涌,加热上覆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长英质岩浆,形成大量中酸性岩体。  相似文献   
103.
中强地震空间分布“X”图像及其含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俯冲产生的推挤,造成黑龙江亚板块地下的地幔物质上涌,使其上覆岩石圈受到垂直方向上涌力的作用。通过分析"X"节理的形成、与断层的关系、火山群"X"型断裂构造的特点,对黑龙江亚板块1999年以来中强地震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呈网格化特征分布。根据构造类比法和历史地震比拟法,网格化交汇处缺震区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即内蒙古扎兰屯,通辽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绥化历史老震区;尤其是2008年6月10日内蒙古扎兰屯附近(阿荣旗境内)发生M 5.2地震后该地区可能再次成为未来地震的危险区。本文研究结果对区域地震危险区的判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中,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中无论是利用钙结核、次生碳酸盐还是成壤碳酸盐,认为其反映了C4植物的丰度。黄土高原碳酸盐碳同位素表现为黄土层高,古土壤层中低,即黄土层中C4植物丰度高于古土壤层。然而,这样的结果和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得到的结果矛盾,有机碳同位素的结果表明温度对C4植物的分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有机碳同位素对植物类型的反映更为直接而可靠,因此碳酸盐碳同位素反映C4植物丰度存在疑问。对黄土高原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系统概括后认为,第四纪期间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与C4植物有直接联系,但C4植物丰度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碳酸盐碳同位素的指示意义存在复杂性。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发育程度、与大气CO2交换程度、植被本身的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以及原生碳酸盐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对碳酸盐碳同位素产生影响。由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讨论可延伸到不同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揭示的环境指示意义,不同的土壤环境,其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及发育程度、大气CO2的交换情况、微生物的活动及土壤次生碳酸盐受原生碳酸盐溶解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对碳同位素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哪种或哪几种因素产生主要作用,在不同区域土壤环境中是不一样的。具体研究中需确定影响的核心因素,才能确定碳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冰湖扩张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冰湖扩张特征和扩张方式及其气候意义,有利于认识冰川-冰湖-气候三者的变化关系和冰湖溃决灾害危险性程度。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DEM、ASTER影像等数据,分析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冰湖变化的特征及冰湖-母冰川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探讨其气候效应。结果显示:(1) 存在冰湖的面积增大是冰湖面积扩张的主要贡献者,占总面积净增量的67%,新增湖的面积占总面积净增量的33%;(2) 不同高度带冰湖面积多呈扩张态势,净增面积在5000~5300 m出现峰值,指示气候变化的垂直差异性;(3) 在2000s 母冰川-冰湖距离为0 的冰湖,数量占扩张冰湖总数的19%,而其冰湖面积增量却占了总面积增量的60%,为冰湖扩张的主体,反映出冰湖与母冰川关系越紧密,气候效应越强烈,冰湖面积增加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6.
Bottom sediments from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Sea of Okhotsk were preliminarily dated. The pe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two groups of samples formed at cold and warm climatic stages were studied. Warm oxygen isotopic stages and substag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pseudo-single-domain allogenic magnetite and predominant magnetite and greigite (pyrrhotite) grains subject to biologic control. At cold stages, sediments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pseudo-single-domain and multidomain terrigenous magnetite particles accumulated. The petromagnetic curves agree with the normalized standard oxygen isotopic curve over the last 350 kyr of the column section.  相似文献   
107.
地球重力场的精细频谱结构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年内在全球地球动力学合作观测和研究网络框架下开展的重力场观测、频谱结构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 内容涉及精密大气、海潮负荷信号检测, 重力潮汐和自由核章动参数测定, 海潮模型和重力固体潮模型有效性检验, 重力潮汐实验模型构制, 地球球型基频和低阶震型谱峰分裂现象和地球Chandler摆动等方面. 文章还介绍了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 全球超导重力仪的长期、连续观测在地表水循环、同震和震后形变、地球慢形变和地壳垂直运动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8.
西藏休古嘎布蛇绿岩中辉绿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应用SHRIMPⅡ锆石U-Pb法,对西藏休古嘎布蛇绿岩中的辉绿岩墙进行了测年,获得辉绿岩形成年龄为122.3±2.4Ma。该年龄代表了休古嘎布-达巴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时代,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洋盆形成时代(126±1.5Ma)相当,此结果对于确定研究区特提斯洋盆的古构造格局及其发育演化过程等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制约。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县域网络购物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周莺  虞洋  祝巧玲  车姝韵 《地理研究》2019,38(12):2997-3009
基于阿里巴巴县域网络购物数据,分析中国1915个县域的网购格局,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县域网购格局整体上以江浙为核心、从东部沿海向内陆扩散,但存在由东部沿海向华北地区延伸的高值条带及内陆散落状的高值区,低值集聚区主要在西南、东北地区。② 县域网购水平的核心影响因素是网商水平、城镇化水平、居民收入,二级影响因素是教育水平、信息化水平、物流发达程度,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③ 不同地区县域网购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除城镇化和受教育水平是所有县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外,中部地区县域还受收入水平、信息化的影响,西部地区县域还受物流发达程度、经济水平、零售水平的影响,东部地区县域还受网商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对渤海湾西岸QG01钻孔12.7~17.4 m段沉积物进行了粒度测试、X射线衍射(XRD)和光释光(OSL)测年,分析了该段岩心的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该段沉积物由砂质粉砂、粉砂质砂和黏土质粉砂组成,平均粒径介于4.11~7.79 Φ之间;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蒙脱石含量最少。将伊利石结晶度(KI)和黏土矿物组合比值((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发现当KI与黏土矿物组合比值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一致时,可反映气候变化特征;当KI与黏土矿物组合比值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不一致时,沉积物来源发生改变,不能反映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