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强地震空间分布“X”图像及其含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俯冲产生的推挤,造成黑龙江亚板块地下的地幔物质上涌,使其上覆岩石圈受到垂直方向上涌力的作用。通过分析"X"节理的形成、与断层的关系、火山群"X"型断裂构造的特点,对黑龙江亚板块1999年以来中强地震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呈网格化特征分布。根据构造类比法和历史地震比拟法,网格化交汇处缺震区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即内蒙古扎兰屯,通辽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绥化历史老震区;尤其是2008年6月10日内蒙古扎兰屯附近(阿荣旗境内)发生M 5.2地震后该地区可能再次成为未来地震的危险区。本文研究结果对区域地震危险区的判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2.
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中,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中无论是利用钙结核、次生碳酸盐还是成壤碳酸盐,认为其反映了C4植物的丰度。黄土高原碳酸盐碳同位素表现为黄土层高,古土壤层中低,即黄土层中C4植物丰度高于古土壤层。然而,这样的结果和黄土有机碳同位素得到的结果矛盾,有机碳同位素的结果表明温度对C4植物的分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有机碳同位素对植物类型的反映更为直接而可靠,因此碳酸盐碳同位素反映C4植物丰度存在疑问。对黄土高原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系统概括后认为,第四纪期间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与C4植物有直接联系,但C4植物丰度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碳酸盐碳同位素的指示意义存在复杂性。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发育程度、与大气CO2交换程度、植被本身的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以及原生碳酸盐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对碳酸盐碳同位素产生影响。由黄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讨论可延伸到不同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揭示的环境指示意义,不同的土壤环境,其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及发育程度、大气CO2的交换情况、微生物的活动及土壤次生碳酸盐受原生碳酸盐溶解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对碳同位素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哪种或哪几种因素产生主要作用,在不同区域土壤环境中是不一样的。具体研究中需确定影响的核心因素,才能确定碳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冰湖扩张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冰湖扩张特征和扩张方式及其气候意义,有利于认识冰川-冰湖-气候三者的变化关系和冰湖溃决灾害危险性程度。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DEM、ASTER影像等数据,分析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冰湖变化的特征及冰湖-母冰川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探讨其气候效应。结果显示:(1) 存在冰湖的面积增大是冰湖面积扩张的主要贡献者,占总面积净增量的67%,新增湖的面积占总面积净增量的33%;(2) 不同高度带冰湖面积多呈扩张态势,净增面积在5000~5300 m出现峰值,指示气候变化的垂直差异性;(3) 在2000s 母冰川-冰湖距离为0 的冰湖,数量占扩张冰湖总数的19%,而其冰湖面积增量却占了总面积增量的60%,为冰湖扩张的主体,反映出冰湖与母冰川关系越紧密,气候效应越强烈,冰湖面积增加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4.
Bottom sediments from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Sea of Okhotsk were preliminarily dated. The pe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two groups of samples formed at cold and warm climatic stages were studied. Warm oxygen isotopic stages and substag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pseudo-single-domain allogenic magnetite and predominant magnetite and greigite (pyrrhotite) grains subject to biologic control. At cold stages, sediments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pseudo-single-domain and multidomain terrigenous magnetite particles accumulated. The petromagnetic curves agree with the normalized standard oxygen isotopic curve over the last 350 kyr of the column section.  相似文献   
115.
西藏中北部双湖地区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涵义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鲍佩声  李才 《地质学报》1999,73(4):302-314,T001
西藏中北部的蓝片岩岩块断续出露长达300km,东起西亚尔岗双湖及其以西的恰格勒拉,经纳岩,角木日,冈塘错,果干加年山,玛依岗日,西至冈玛错一带,除恰勒拉及果干加年山的蓝片岩早年有简要报导外,其余均为李才等近年的新发现,蓝片岩的原岩主要为冈瓦纳大陆北缘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裂谷型(裂陷槽)沉积-火山岩系,包括基性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泥质砂岩,泥质灰岩等,尚有少量基性煌斑岩,高压低温变质矿物主要为青铝闪  相似文献   
116.
循环经济的组织尺度与地理尺度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多尺度的等级结构。本文首先论述了循环经济的组织尺度,指出循环经济组织尺度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历程在当前时间断面上的映射,现实中的“大中小循环”和“3+1”模式是循环经济组织尺度在实践中的应用;接着,明晰了循环经济的地理尺度,指出就物质循环体系或工业共生体系的实现而言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地理尺度,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体系的演进需要重新探讨地理尺度上的资源环境要素;最后指出,良好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两大尺度之间的配合,而且还需要跨尺度层面的沟通与协调。  相似文献   
117.
对冈底斯中部地区二云母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 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05± 1)Ma, 岩石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 A/CNK= 1.16~ 1.20, K2O/Na2O= 1.67~ 1.95.岩石富Rb、Th和U等元素, Eu/Eu* = 0.29~ 0.41, (La/Yb)N= 22.62~ 35.08.锆石εHf(t)= -12.4~ -1.8.二云母花岗岩的岩浆产生于地壳中泥质岩类在无外来流体加入的情况下云母类矿物脱水反应所诱发的部分熔融作用, 其岩石形成机制类似于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02± 1)Ma, 岩石属于准铝质(A/CNK= 0.96~ 0.98), K2O/Na2O= 1.42~ 1.77, Eu/Eu* = 0.54~ 0.65, (La/Yb)N= 6.76~ 13.35.锆石εHf(t)= -8.2~ -5.5.根据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 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来自于地壳中基性岩类的部分熔融.冈底斯印支晚期强过铝质花岗岩的确定, 表明了冈底斯在印支晚期以前曾发生地壳的缩短与加厚作用,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冈底斯印支早期的造山事件及冈底斯经历了多期造山作用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8.
流体/水分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可以提高地质体的扩散及蠕变,降低岩石/地幔的固液相限,对地质体的地球物理性质、地质灾害诱发、地质构造演化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板块俯冲区,流体/水分的影响贯穿了整个动力学过程,但板块深部脱水还存在着争议,且目前系统地研究水分在整个俯冲中的迁移过程及其地球物理意义的工作还较...  相似文献   
119.
钟宏  徐士进 《矿物学报》1998,18(4):452-463
丹巴地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区域动热变质作用主要发生于印支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与深层滑脱-逆冲作用有关。根据特征矿物组合.丹巴地区变质岩可划分出六个变质带:绢云母—绿泥石带、黑云母带、石榴子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和夕线石带。石榴子石生长环带代表每段时间矿物晶体边部的平衡,可用于推测石榴子石生长时的P-t轨迹。利用石榴子石—黑云母温度计和石榴子石—斜长石—Al2SiO5-石英压力计得到石榴子石的参考温度、压力,根据环带定量计算得到的变质作用p-t轨迹为顺时外形式,与其所处的构造背景为大陆碰撞造山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0.
Rock magnetism research on eolian deposit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shows that magnetite, maghe- mite and hematite are the main magnetic minerals in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and red clay se-quences[1―8], and finds that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creas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ultra-fine minerals and relatively strong pedogene- sis[7―15]. This offers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in studying the Late Cenozoic paleoclimatic history of Chinese Loess Plateau[1,5―8,10―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