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74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研究分析了大兴安岭及其邻区石炭-二叠纪地层,着重介绍各地层单元的分布范围、岩性组合、生物化石特征,特别总结了早、中二叠世冷水型和暖水型生物组合在本区局部出现的混生现象.根据本区板块构造发育,结合生物组合特征,进行了生物古地理分区的划分.本区北部属于北方大区,准噶尔-兴安区,兴安亚区;南部属于特提斯大区,华北区,华北北缘亚区.  相似文献   
102.
老挝东泰钾盐矿区矿床控矿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从成矿阶段的角度,将控矿因素分为背景控矿因素、沉积控矿因素、改造控矿因素。得出:背景因素为区域性盆地沉积环境形成条件;沉积控矿因素直接控制了工区石盐矿层的层理形态;改造控矿因素中,局部构造对矿层的改造是矿区盐层多呈背斜分布且轴部较两翼矿层大幅变厚的原因,钾石盐出现在光卤石矿层顶部是因为上部裂隙水或者封存的老卤水向下侵蚀光卤石矿层顶部,溶蚀了溶解度相对较大的MgCl2,而溶解度相对较小的KCl被保留下来,从而多在上盐层光卤石矿顶部形成再生或次生钾石盐矿。  相似文献   
103.
泥河湾盆地东部郝家台地区的台儿沟东剖面主要出露地层为更新统和上新统,剖面顶部为厚9.4 m的马兰黄土和古土壤,剖面中部由更新统郝家台组和泥河湾组构成,剖面下部为上新统蔚县组。郝家台组和泥河湾组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少量前三角洲亚相沉积组合,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可分为分支河道、分支间湾、天然堤、沼泽和淡水湖泊5个微相,由发育大型板状斜层理和底冲刷面构造的粗砂夹砾石透镜体,含钙质结核的透镜状黄褐色中 细砂以及富含炭屑的深色粘土等共同构成;三角洲前缘亚相则由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和末端砂坝构成,以发育底冲刷面构造并夹有细砾石透镜体的细中粒砂、小型板状斜层理细砂以及分选好且质纯的细砂等组合为特征;前三角洲亚相相对不发育,主要由浅灰色粘土以及灰绿色、灰黑色粘土夹钙质结核构成。蔚县组主要由滨湖亚相和浅湖亚相构成,其中前者为多种颜色的并发育泥裂和滑塌构造的粘土、粉砂组合,局部夹有透镜状砂砾层,底冲刷面发育;后者主要由粉砂、粘土组合构成,局部可见由砂泥交互构成的透镜状层理。古水流分析结果表明,上新统蔚县组沉积物源区位于泥河湾盆地NE侧,更新统泥河湾组和郝家台组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于NE和NW方向,而泥河湾组底部约15 m厚沉积物除了来自NE方向外,还有部分沉积物来自SSW方向物源区。表明自上新世以来,泥河湾盆地周边具有北高南低古地理格局,从而为盆地提供丰富的碎屑沉积物。  相似文献   
104.
塔西南坳陷位于西昆仑和南天山山前,早白垩世克孜勒苏群充填巨厚的粗碎屑沉积,是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段之一。通过大量的野外露头和盆内钻井对比,在克孜勒苏群内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河流三角洲等沉积类型。重矿物物源体系分析表明,塔西南坳陷山前带和盆内钻井样品物质来源较复杂,既有岩浆成因,也有变质成因和再造沉积物,重矿物含量以赤铁矿、磁铁矿和白钛矿占绝对优势。重矿物组合类型反映出本区母岩性质主要为变质成因和岩浆成因,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区分出南天山白垩纪高级变质岩母源区、西昆仑北带低级变质岩母源区和西昆仑南带基性火成岩3种不同的母源区。物源分析为沉积古地理恢复提供了重要依据,南天山西段山前以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为主,西昆仑北带早期以河流沉积为主,后期逐渐演化为冲积扇,西昆仑南带主要沉积河流-河流三角洲。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形成优质储层的有利区。物源体系和沉积古地理分析对区内有利储集相带分布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辽宁省本溪期-山西期沉积地层主要分布于太子河地层小区,少量见于大连地层小区,零星出露于辽西锦州、朝阳、凌源和葫芦岛一带.根据其岩性组合、沉积构造、指相化石及沉积矿产等特征,对该期沉积环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划分为三角洲相、障壁海岸相和海湾陆棚相3个沉积相,进而对本期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库鲁克塔格、孔雀河露头区及其南盆内深部资料 ,尤其是多种类型的深水沉积的鉴别 ,得以建立区内地层及沉积相格架。分析表明 ,裂陷槽内南华系—奥陶纪地层属于同一构造环境的产物 ,沉积以深水陆棚 -槽盆相为主体 ,相带呈东西向展布 ,其空间分布范围比传统认识要广大得多。裂陷中心在孔雀河地区 ,南翼在盆内覆盖区北缘 ,原库鲁克塔格地区仅是其北翼 ;满加尔则是其南翼向南延的边缘坳陷 ,从而深化了其时空展布及构造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对甘肃窑街组古植物群及古地理进行研究,共发现植物化石31属63种,以银杏类(36.5%)和真蕨类(22.2%)繁盛,松柏类(17.5%)和苏铁类(15.9%)占一定比例,楔叶类(6%)、不明位置的果与穗(1.9%)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群组成分子指示的时代特征,以及与国内外同期其它植物群的对比,认为窑街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中期(Aalenian-Bajocian)。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甘肃窑街及其余11个研究较为细致的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群进行对比,探讨甘肃窑街古地理归属,并对中国北方中侏罗世植物区进行初步划分。利用分支生物地理分析法研究甘肃窑街植物群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窑街中侏罗世植物群与内蒙古高头窑植物群关系较为亲近;讨论了甘肃窑街新发现的屈囊蕨属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特征,发现其分布与中国北方中侏罗世的初步区划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8.
以板块级别的小比例尺岩相古地理编图为手段,重塑和反映构造-盆地演化过程,可为探讨重大地学问题提供线索依据。从华南大区古地理重建的角度,对构造学者提出的“华南统一板块”和加里东晚期“陆内造山”模式给予验证。研究表明:以往认为属不同构造单元的扬子陆块和华夏地块之间,沉积相配置为连续过渡、符合瓦尔特相律,没有分隔盆地的重大构造界线,指示华南残留洋盆并不存在。早古生代晚期的古地理演化并未反映出洋盆消减、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转换,而是板内挤压的造山、造陆过程,可分为板内地壳调整(中奥陶世至早志留世鲁丹期)和板块整体抬升(早志留世埃隆期至志留纪末)两个阶段。其实质是在构造转型背景下,华南板块从松散到紧合的“再克拉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地层剥蚀关系分析,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沉积前的古构造格局具有"三隆一洼"的特点。基于野外剖面、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录井、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明确了栖霞组和茅口组发育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包含一级台缘带、二级台缘带、开阔台地和台盆等4种亚相以及一级台缘滩、二级台缘滩、台内滩和硅质台盆等微相。栖霞组、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受控于沉积前古构造:一级台缘带分布于古隆起与斜坡—盆地过渡地带;开阔台地分布于古隆起区和低隆起区;台盆分布于低洼区;二级台缘带分布于开阔台地和台盆之间的过渡地带。类比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油气勘探,栖霞组、茅口组台地内部的二级台缘带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110.
Located northwest of the Jiangshan-Shaoxing Fault Zone,western and northwestern Zhejiang and northeastern Jiangxi provinces experienced major changes in bio-and litho-f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through the Ordovician-Silurian transition (late Katian,Hirnantian,and early Rhuddanian),as manifested by stratigraphic,paleontologic and synecologic records.Three geographic units under consideration are South,Central,and North areas.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South area was occupied by the Huaiyu Mountains,whereas 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