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粘土矿物组合和绿泥石成分常被用来讨论盆地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和埋藏古温度。许多沉积盆地的研究结果显示,泥 岩和页岩中的粘土矿物组合和绿泥石的成分与埋藏深度/温度有关。但也见有例外的现象存在。文中主要探讨了新疆塔北隆 起泥岩中的粘土矿物组合和绿泥石成分的特征,以及与盆地古盐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塔北隆起泥岩中,埋藏 深度2777.37~4604.41m,地层单位为J1-N2的粘土矿物组合为I+Chl和I+Chl+Ka; 埋藏深度5071.52~5299.37m,地层单位为 T1的粘土矿物组合为R0I/S+I+Chl和R0I/S+Chl。(2)研究区的成岩绿泥石为Ⅱb型铁镁绿泥石,其成分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配位八面体中阳离子的占位数为11.532(总平均值);②ⅥAl含量明显大于ⅣAl含量;③(Fe+Mg)为4.016(总平均值);④ Si/Al比值>1。(3)根据研究区盐类矿物的分布范围以及古盐度的数据,讨论了古盐度对该区粘土矿物组合和绿泥石成分的 影响,指出古盐度是影响本区粘土矿物组合和绿泥石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用古盐度解释了<5000m深度的粘土矿物组合 中不含无序伊/蒙混层(R0I/S)矿物,而>5000m深度粘土矿物组合中含有无序伊/蒙混层(R0I/S)矿物的异常现象。揭示了 在一定的深度范围(2777.37~4405.27m),一定的古盐度条件下(Sr/Ba比值≥0.4,并有盐类矿物出现),绿泥石成分受到 古盐度的制约,并且随着古盐度的增高,绿泥石成分中的Al、ⅣAl、Na、Na2O、Al/Si随之增高,而Si/Al则随之降低。由 绿泥石成分温度计获得的温度值也伴随着古盐度的增高而增高。因此,由绿泥石成分温度计所计算的温度不能代表本区实 际埋藏的古温度。(4)研究区内绿泥石成分中的SiO2和FeO与母岩的对应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SiO2绿泥石与SiO2岩石、 FeO绿泥石与FeO岩石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古盐度的干扰下也未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2.
在沉积学研究基础上,以粘土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X衍射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技术,采用Couch公式对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沉积期湖盆古盐度进行恢复,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古盐度介于4.8‰~19.7‰之间,平均值为12.8‰,远低于正常 海水盐度。不同层位古盐度呈规律性变化,须二段至须六段古盐度逐渐降低,由咸水转变为微咸水。盐度的增高有利于蒙 脱石向伊利石转化,使得须二段以伊利石为主,须四段-须六段伊利石平均含量逐渐降低,而以绿泥石为主。古盐度对绿 泥石成分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古盐度的增高,绿泥石成分中的Si4+逐渐减少,而AlIV的含量逐渐增多,Fe2+/Mg2++Fe2+比值逐 渐降低。结合四川盆地区域构造运动,认为须家河组古盐度变化主要由印支期构造所造成,须三段之后由于龙门山南段的 抬升,四川盆地与外海失去联系成为独立沉积系统,须家河组二段和三段沉积应为陆相沉积物质,但受到海相潮汐叠加改 造,而须四段-须六段则属于正常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3.
炭山地区的沉积背景归属长时间存在争议,前人将其划分为山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相对独立。本次研究采集固油-1油页岩调查钻孔所获延安组下部泥质岩岩心样品,通过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稀散元素的分析测试,恢复了延安组下部沉积水体环境、古盐度、氧化还原条件,同时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炭山地区延安组沉积物源除来自于基底沉积地层以外,还有南华山—西华山一带早古生代花岗岩和长城系海原岩群的物源供给,印证了炭山地区沉积范围较广,推测其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并且在六盘山盆地内部可能赋存有厚层延安组。  相似文献   
24.
The sedimentary background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Lingshan Island, Shandong, remain unclear. There is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as to whether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as marine or continental. In this study,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with respect to indicators of paleosalinit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lay, paleobio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a exhibiting salinization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leosalinity and paleoclimat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Laiyang Group of Lingshan Island was that of a salified lake rather than a marin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etermining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Laiyang Group of Lingshan Island but also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taceous strata with sali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ea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25.
湖北神农架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属于间冰期沉积,目前对其沉积地层及古环境等方面的认识有限。在神农架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系统研究了该地区大塘坡组古环境特征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CaO/(CaO+Fe)、Sr/Ba、Rb/K、K/Na值表明神农架地区大塘坡组沉积水体盐度整体为中—低盐度,其中大九湖剖面沉积水体盐度比宋洛剖面沉积水体高。氧化-还原性敏感元素相关参数V/(V+Ni)、Ni/Co、Ceanom值研究表明,神农架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水体。CIA、ICV、Sr/Cu、Sr/Ba、Rb/Sr、Mg/Ca值和Sr含量等研究表明,神农架地区大塘坡组沉积期属于温暖湿润气候环境。总有机碳(TOC)、古生物资料以及Cu和Ba含量综合分析表明神农架地区大塘坡组沉积期温暖湿润气候以及合适的水体条件,为藻类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并为大塘坡组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质来源。  相似文献   
26.
宋健  赵省民  陈登超  邓坚  苗忠英  明承栋  陆程 《地质学报》2012,86(11):1773-1780
对泥岩微量元素系统分析表明,额济纳旗及邻区二叠纪整体为半咸水环境;纵向上,二叠纪水体盐度逐渐降低,海水逐渐淡化的过程与裂谷盆地演化消亡的过程同步;横向上,东部(雅干以东)古盐度明显高于西部(北山地区),这与区内水体东深西浅的沉积古地理格局有关,与古生物分布特征反映的古盐度一致。综合泥岩V/V+Ni、Ceanom分析,认为区内二叠纪整体为缺氧、还原环境,该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区内水体的还原性西强东弱,北强南弱,其特征控制着该区有机质的分布,这对进一步寻找潜在有利烃源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合泥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区内泥岩的原始物质应来自上地壳,其母岩可能为花岗岩和粘土岩的混合成因。  相似文献   
27.
东营凹陷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上部为一套优质烃源岩系.通过分析烃源岩系典型元素和元素比值的变化特点,对沙四段上部沉积时期沉积水体的古盐度进行了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区分出3类具有不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样品,结合Sr/Ba、Sr/Ca、Fe/Mn和Sr/Cu值对沙四段上部沉积时期的古盐度进行空间划分,结果表明沙四段上部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相对干旱的气候条件,但沉积水体的盐度存在空间差异性,从古湖盆的边缘到中心盐度呈升高趋势,湖盆北部盐度较低.这一认识将有助于分析该区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8.
南海北部陆缘早侏罗世海平面变化的古盐度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中杰  程日辉  王嘹亮  李飞  张莉 《沉积学报》2009,27(6):1147-1154
早侏罗世南海北部陆缘粤东地区发生大规模海侵。古盐度的变化记录了海平面的变化。反映古盐度变化的Sr/Ba和B/Ga比值与海平面升降有关,前者为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本区m曲线(m= MgO/ Al2O3×100)与B/Ga曲线相似,但在幅度方面有差异。结合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环境、沉积相演变,确定了本区海平面变化经历了两次海侵和一次海退。早侏罗世南海北部陆缘构造背景相对活动,前陆再旋回造山带或前陆隆起成为物源区,海丰地区具有周缘前陆盆地的性质。古盐度记录揭示的海平面变化可能受古特堤斯闭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陆相高分辨率层序界面识别的地球化学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粘土矿物、微量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沉积物和沉积岩中,它们对环境的变化敏感,同时它们的沉积分异、组合特征、矿物成分及其含量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形成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这些对恢复古环境,研究陆相湖盆水深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对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沙三段 -沙四上段各层序内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中岩石地球化学标型参数的研究发现,在一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形成过程中,在古气候驱动下的湖平面变化旋回中,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 (主要指粘土矿物和胶结物 )、化学成分 (微量元素 )等皆发生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30.
罗顺社  汪凯明 《中国地质》2010,37(2):430-437
元素是组成岩石矿物的基本单元,它们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地层中元素的分配及比值变化、组合都在一定程度上纪录着古沉积环境的演化历程,这些对恢复古沉积环境,研究海相碳酸盐古盐度、海平面相对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冀北坳陷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层序地层单元进行研究,发现在古气候的影响下,古盐度、相对海平面变化与碳酸盐中的元素含量及有关元素比值呈现明显的旋回变化特征。其中Sr/Ba比值法与硼法判别精度相对较高,可以作为识别和划分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