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442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以福建省泉州市区和福州市区场地土的动力特性和地脉动频谱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个地区的地脉动信号的频谱分析获得频谱结构特征,由此来深入研究该地区岩土的动力特性及场地土层的地脉动动力响应。通过场地脉动的测试,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方法对观测到的地脉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根据实际观测资料研究了地脉动频谱结构特征及场地土对地脉动的频率响应的特性。研究不同地基土层构造与地脉动的频率依赖以及频率选择作用。结果表明,地脉动的频谱特性与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地基土刚度的变化密切相关;覆盖层厚度是影响地脉动卓越周期的重要原因,其中软土层对地脉动的卓越周期有一定的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562.
人工地震动增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人工地震动增油技术在全国各油田应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对本项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63.
临夏塬堡黄土剖面中晚马兰黄土地层划分和形成时代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通过对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区临夏塬堡中晚马兰黄土剖面地层岩性、代用指标及地层年代学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研究剖面存在1个强成壤层和6个弱成壤层.记录了1个间冰期6个间冰段和7个冰段事件。其中马兰黄土中部3层古土壤是末次冰期间冰段的记录,尤以下层古土壤发育最好,上层次之,中部古土壤的发育介于二者之间,表明即便是气候较温湿的间冰段.其气候的温湿程度也是有差异的。色度指标中的亮度不仅可参与地层划分.与CaCOx、频率磁化率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而且是一个可靠的、更为敏感的气候环境变化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564.
Introduction Artificial seismic sounding is a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ique developed in prospectingfor oil and gas and other mineral resources and consists of reflection wave and refraction waveexploration methods.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iques and sounding instruments,the reflection wave method became a high-resolution imagery technique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is widespreadly used in detection of underground caves and i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In previous se…  相似文献   
565.
地震数据结构分析与油气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引入了地震资料数据结构的概念并解释了地震数据结构和地震数值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的研究表明:地震数据结构与地层含油气性紧密相关,因此对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者精确地从地震资料解释含油层是非常有用的。此项技术可用于勘探开发的任何阶段。此方法已在中国一系列勘探井和开发井上试验,并已被证明是可靠的,试验成功率超过80%。此预测的新方法可应用于:(1)海相、三角州相或非海相的沉积环境;(2)非海相碎屑岩和灰岩岩层的沉积岩以及(3)埋深度从300m到2000m,油层最小厚度为8m(主频为约50周)。关键词:  相似文献   
566.
康贤 《西北地质》2002,35(3):106-112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下古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的主要矛盾,以随机模拟建模为主要方法,对该区地质研究和气藏描述成果进行定量化转变,形成了饭知构造模型、物性模型和流体分布模型的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碳酸盐岩整休地质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储量的风险估计、归纳气井产能与地质情况的关系、提供井位优选的参考依据以提供气藏数值模拟的网格参数场。  相似文献   
567.
安徽明光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明光盆地第三纪沉积物以陆相红色类磨拉石建造为主 ,晚期覆盖陆相火山岩建造 ,通过对陆相红色类磨拉石建造的分析表明其形成于冲积扇和扇前河湖环境。在对明光盆地内各类陆相沉积建造的沉积环境、沉积相、陆相沉积体系域和地层层序界面的分析基础上 ,根据盆地的充填沉积序列划分出 5个层序 (三级层序 ) ,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 ,其层序发育皆不完整。在对其进行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明光盆地的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568.
道县地区泥盆纪地层存在不同的3个沉积相区,各相区岩石组合特征具明显差异,在该区1∶25万区调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泥盆纪地层的沉积相变规律,建立了岩石地层格架,划分出7个岩石层序,并对层序地层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569.
以大量的工程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基础沉降与岩层倾角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数学分析,得出了基础沉降与岩层倾角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70.
A one-dimensional spectral infrared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for atmospheres containing cirrus clouds and absorbing gases above, below and within the cloud. The transfer model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cloudy atmosphere, the gaseous absorption in scattering cloud layers and the wavenumber dependence of radiative transfer. In addition, the cirrus cloud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sub-layers to account for the non-isothermal and inhomogeneous cloud characteristics. Single-scattering properties for ice crystals are calculated assuming ice cylinders 200 and 60 m in lenght and width, respectively, randomly oriented in a horizontal plane. The spectral infrared transfer program is applied to VTPR channels of the NOAA 4 satellite to simulate upward radiances in cirrus cloud conditions.Comparisons between satellite observed and theoretically simulated upward radiances are carried out for selected cirrus cloud cases. Incorporating atmospheric profiles obtained from radiosonde and the observed cloud information into the spectral transfer program, we show a systematic agreement between observed and computed upward radiances. Systematic reduction patterns of the upward radiance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the cloud ice content are clearly demonstrated for VTPR channels employing tropical and midlatitude atmospheric profiles. Having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pward radiances and ice contents, procedures are described for the inference of the cloud ice content and cloud amoun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three cirrus cloud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