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辽宁大石桥花岗质岩石成因分析及其在硼矿勘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石桥硼矿区花岗质岩石成因的研究,提出花岗质岩石属层状混合花岗岩成因,并以此为指导,在辽宁大石桥地区找到了3个中型硼矿床.花岗质岩石与其围岩变(浅)粒岩为渐变过渡关系,并呈现一些特殊的结构构造.其岩石化学成分变化较大,Al过饱和,AKCN值较大,Ti含量高.其特殊的岩石化学组成及氧同位素δ18O值均>10‰,显示为混合花岗岩特征.花岗质岩石与其围岩变(浅)粒岩的REE组成特征一致,LREE/HREE平均值为3.86;负Eu异常,δEu平均为0.62,Eu/Sm平均值为0.163,与地壳来源的花岗岩及沉积岩的数值相近.该区花岗质岩石并非岩浆底辟作用形成的岩浆型花岗岩,而是层状混合花岗岩.  相似文献   
82.
钾镁煌斑岩的鉴别标准和分类命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鉴别钾镁煌斑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和矿物化学标准,介绍了代表性的钾镁煌斑岩的分类命名方案。  相似文献   
83.
冷水银铅锌矿的火山—侵入杂岩体出露于信江中生代火山盆地南缘。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铷锶同位素分析表明冷水火山岩及次火山岩是同源产物,是同熔岩浆分异的结果。岩浆中成矿物质Cu、Fe、Pb、Zn、S、H_2O的数量与下地壳、上地慢或洋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程度有关。冷水火山—侵入杂岩是钙碱性岩浆于不同演化阶段形成的岩石组合并具有化学成分上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岩浆房中具有良好的分带现象,上部为富钾的流纹质岩浆,向下逐渐变为基性岩浆。岩浆由钙碱性向偏碱性演化,促使成矿元素大量富集,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84.
浙江省中岙细碧岩类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人长期将中岙金矿体的围岩误定为陆相安山岩、蚀变安山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等。1982年至今我们在野外和室内对中岙金矿床的地层和岩石进行了系统地岩石学、岩石化学研究,对这套以细碧岩类为主体的古火山岩系进行了重新命名和分层。并提出了细碧岩的成因。我们认为这可能有利于阐明金矿脉的成因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5.
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用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机上用dBASEⅢ建立了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了应用程序。火山岩数据库包括岩石描述、主要氧化物含量、稀土元素含量、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同位素分析、矿物分析等六个子库,可以存贮二百余项有关火山岩的数据和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建立数据库结构、数据维护、数据输出、应用程序接口及退出系统等项功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应用程序主要包括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数理统计等计算程序,各种地球化学图件的绘图程序。火山岩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为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6.
上侏罗统毛坦厂组火山岩沿大别山前呈带状分布,岩性以粗安岩、粗面岩、粗面英安岩及流纹岩为主,为一套中酸性、高钾、铝过饱和、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岩石中∑REE=208.06×10-6~470.57×10-6,LREE/HREE=11.99~21.75,(La/Yb)N=14.48~34.3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Nb=4.37~5.91,Ba/Nb=51.16~206.09,,Rb/Sr=0.08~0.35,Eu负异常不明显,Nb负异常显著。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毛坦厂组火山岩具有板块聚敛火山弧的特点,其形成可能与扬子板块陆内俯冲有关。合肥盆地的形成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陆陆碰撞有关,具有挤压构造背景下的前陆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87.
藏东碧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中的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吴根耀 《地质通报》2006,25(7):772-781
采自藏东碧土蛇绿混杂岩带的据水、学巴和登巴东3条剖面的火山岩样品,主体是碱性玄武岩.常量元素的判别图解表明其构造背景是洋岛.微量元素含量显示出大洋板内玄武岩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一组近于平行的右倾曲线,(Ce/Yb)N值约为6,稀土总量随岩浆分异程度的增高而增加.洋岛总体发育的时间为石炭纪(古特提斯洋盆的全盛期),属亚速尔型洋岛.其中,学巴剖面代表了洋岛形成的初期阶段,其下部有大洋拉斑玄武岩的夹层,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曲线均落入OIB与E-MORB之间;登巴东剖面则代表了洋岛火山岩发育的晚期阶段,项部有酸性熔岩的夹层,火山岩之上连续沉积有灰岩和砂岩.对这3个亚速尔型洋岛的厘定,结合以前报道的夏威夷型洋岛(瓦浦火山岩),充分说明藏东的古特提斯主洋盆曾是一个开阔的多岛洋,与滇西南昌宁-孟连多岛洋的构造面貌相同.  相似文献   
88.
研究区硅质岩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岩石中矿物成分主要为玉髓及石英,具细粒-显微晶质或显微隐晶质结构及球粒结构,并具块状、条带状、纹层状构造.对硅质岩常量元素含量特征、Al/(Al Fe Mn)比值、Fe/Ti-Al(Al Fe Mn)关系图、Al-Fe-Mn三元图解特征及Fe-Mn-(Cu Ni Co)×10三角图解综合研究表明,广西热水沉积矿床中的硅质岩主要为热水沉积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89.
There are 61 major peraluminous granitic bodies in Tibet (TPGs) along the south of the Bangong Co-Gêrzê-Amdo-Nujiang suture, whose lithology includes tourmaline granite, muscovite granite and two-mica granite. The TPGs have SiO2 = 65.7%−79.52%, K2O + Na2O = 2.20%−12.51%, K2O/Na2O = 0.49−1.04 and A/CNK = 1.04−1.38. Al2O3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the other oxides disperse with the increase in SiO2. The rock series is mainly calc-alk series with high potassium. It ha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 Based on the aluminum saturation index and QAP plots, the peraluminous granite plot is mostly within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granite (CCG) field, indicating that the peraluminous granites in Tibet formed in a continental collisional setting. Ab-Or-Q-H2O phase diagram indicates the pressure of 0.5 × 108−2 × 108 Pa in TPGs, from which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forming temperature was under 700°C. The TPGs mainly occurred at the collision stage between two continental crust plates, and the original magma is rooted in the remelting from the upper crust. It is the S-type granite in petrogenesis. The South Gandise belt and the Lhagoi Kangri belt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suggesting that the two belts have the same magma source and the same tectonic setting. Translated from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6, 80(9): 1329–1341 [译自: 地质学报]  相似文献   
90.
安徽铜陵是我国著名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广泛出露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中酸性侵入岩,其中,凤凰山岩体是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岩体周围分布着许多重要的铜、金、钼等金属矿床。为了探讨凤凰山岩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本文对该岩体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40.6~144.7 Ma和142.2~143.4 Ma,反映岩体侵位时代为140.6~144.7 Ma。岩石主要由斜长石、石英、碱性长石组成,其次含角闪石、黑云母,副矿物为磷灰石、锆石等,岩体内部常见闪长质微粒包体。岩石的铝饱和指数A/CNK1.1,Na_2OK_2O,具Ⅰ型花岗岩特征。岩石的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Eu呈较弱的负异常,富集Rb、Ba、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反映其源岩可能主要为壳幔混合源,形成岩体的岩浆是由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与起源于富集地幔的富碱玄武质岩浆混合后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