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9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596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2530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鄂西地区完整灰岩地层的视电阻率、密度、声波、自然伽马等曲线形态受灰岩胶结物质成份和泥质含量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灰岩地层受到构造、溶蚀作用产生破碎带、岩溶、裂隙等不良地质体或存在地下含水体时,各测井物理参数发生变化并在曲线形态上呈现异常反映,据此可以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类型进行准确判断。测井技术在鄂西地区灰岩地区隧道深孔勘探中的应用,补充、验证了钻探资料,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2.
评开合构造研究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良耘 《地质通报》2004,23(3):298-302
中国学者杨巍然、姜春发、张抗等提出的开合构造是大地构造学中的一种重要观点。该观点系统地总结了大地构造研究乃至地球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站在辩证思维的高度,把地质运动概括为开裂与聚合2种基本形态,并从不同时间、空间、规模、级次等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上阐述了它们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03.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结合工作实践,就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成果审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5个问题——评估灾害类型的确定原则,评估区环境条件分析深度的把握,现状、预测及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的侧重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依据以及优秀评估成果的判定标准,提出了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供从事类似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青藏高原南羌塘基性岩墙群U-Pb和Sm-Nd同位素定年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羌塘地区是青藏高原古特提斯研究的关键地区,羌塘南部地区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代与构造背景对确定古特提斯阶段联合古陆解体的具体时间和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选择单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对基性岩墙进行定年研究,获得了(312±4)Ma单颗锆石U—Pb谐合线年龄和(299±13)Ma和(314±5)Ma两个Sm-Nd全岩等时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认为,基性岩墙群为羌塘地块裂离作用的产物,所获得的同位素年龄代表了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间,为羌塘地块裂解提供了构造事件年龄,为重塑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5.
The west Kunlun fold-thrust belt (WKFTB) and the Altun fold-thrust belt (AFTB)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Tarim basin, NW China. The analyses of typical structures and regional dynamics of the fold-thrust belts reveal their different structural and petroleum features and mechanisms. WKFTB differs from AFTB by abundant fault-related folds and triangles zones, and was formed by northward extrusion of the west Kunlun orogen. AFTB was affected synchronously by northward extrusion of the Altun orogen and the sinistral strike-slipping of the Altun Fault, so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inor scale and the monotonous structural styles. The Aqike anticline and the Aqike fault, of which the strikes are orthogonal to the strike of the fold-thrust belts, are regarded as the adjustive structures between both of the fold-thrust belts. The oil-gas pools of WKFTB develop mainly in the faulted-related anticline traps, but the oil-gas pools of AFTB develop mainly in the low fault-block and anticlines traps related with the paleo-uplifts. There are different explor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both of the fold-thrust belts.  相似文献   
106.
兰坪坳陷油气组群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坪坳陷的油气主要见于金顶矿区的下含矿层,储层主要为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的灰岩和角砾状灰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有机母源输入是多源的,沉积成烃水体介质以还原性占优势.具有较高盐度,有机质热演化处于成熟一高成熟阶段.生物降解改造较为强烈。根据原油的母源贡献、生物降解、环境介质条件等特征,将兰坪坳陷原油划分为3类组群。  相似文献   
107.
西藏冈底斯西段狮多地区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西藏冈底斯西段狮多地区火山岩为一套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岩石,分为古新世(59 7Ma)和中新世(17 2Ma)两个活动时期,早期的时代和层位大致相当于冈底斯东段的林子宗群典中组。与典中组火山岩相比较,该期火山岩的稀土元素总量(w(∑REE)=58 83×10-6)低得多,轻、重稀土分馏程度(w(La)N/w(Yb)N=3 44)较弱,分布曲线更为平缓;N(143Nd)/N(144Nd)的现在值(0 512275~0 512420)和初始值εNd(t)(-6 7~-4 0)也明显偏低,这反映冈底斯东、西段同一时期的火山活动及演化各具特色。根据Pb、Nd、Sr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和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推断,狮多地区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弧—陆 陆碰撞造山的发展演化环境,是新特提斯洋壳向大陆下俯冲作用过渡到陆 陆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狮多铁 铜矿与古新世火山岩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08.
河南省熊耳山西段沙沟西银铅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对熊耳山地区沙沟西银铅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的分析。综合本区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提出沙沟西银铅矿区具有大型银铅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温度、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地慢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壳和地慢,通过同生断裂喷气—喷流作用,在有利的地层和物理化学条件下沉淀成矿。矿床成因属于同生断裂喷流热液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0.
青海湖南岸全新世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通过湖相沉积进行湖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作者选择青海湖南岸黑马河有绝对年代控制的全新世黄土剖面,利用CaCO2、CaO、MgO和Sr元素组分以及氧、碳同位素等较为可靠的地球化学指标,尝试进行了湖区全新世黄土的分层,探讨了黄土堆积过程中的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青海湖南岸的黄土按成土作用强度的不同可分为两层:上部为成土化较弱的黄土层;下部为成土化较高的古土壤层,其仍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层。全新世湖区气候环境的波动在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中有较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