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6篇
  免费   927篇
  国内免费   1460篇
测绘学   159篇
大气科学   1042篇
地球物理   1494篇
地质学   2409篇
海洋学   1071篇
天文学   531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61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最大转换效率往往受到腔内水柱共振机制的直接影响。通过对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化,提出了一种前墙可绕固定轴旋转的双垂板式结构系统,旨在通过前墙的旋转运动进一步加剧水柱的振荡,从而对腔内水柱的共振机制进行调节和控制。基于线性波理论,采用匹配特征函数展开法对波浪与双垂板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针对流场在结构物尖角附近的奇异性特征,将公共界面上的速度分布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近似展开,并应用区域间的速度与压力连续条件进行求解。通过分析结构的几何参数对反射透射系数、平均波面高程、前墙旋转振幅以及前墙与水面间相位差的影响,深究其共振机理,为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效率优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波浪频率范围内,前墙的自由旋转运动会加剧板间的平均波面高程,应用于波浪能转换装置中能进一步拓宽高效频率带宽。  相似文献   
942.
波浪能的开发利用作为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广东省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其发展水平还处于探索阶段,亟须进一步加强。本文利用长达40年(1979—2018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波浪资料,从总体分布特征上分析了广东沿海波浪能资源及其长期变化趋势。粤东-珠江口-粤西沿岸一线,波浪能资源呈现"低-高-低-高-低"的分布特征,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长期变化趋势上呈现显著的逐年线性递增特征,递增速率为0.054 3 kW/(m·a),其中1979—1994年变化较为快速,2001—2018年变化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943.
An effective strategy of seismic retrofitting consists of installing nonlinear viscous dampers between the existing building, with insufficient lateral resistance, and some auxiliary towers, specially designed and erected as reaction structures. This allows improv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without any major alteration to its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elements, which makes this approach particularly appealing for buildings with heritage value. In this paper, the nonlinear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coupled lateral‐torsional seismic motion are derived from first principles for the general case of a multistory building connected at various locations in plan and in elevation to an arbitrary number of multistory towers. This formulation is then us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retrofitting strategy for a real case study, namely, a 5‐story student hall of residence in the city of Messina, Italy. The results of extensive time‐history analyses highlight the key design consid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stiffness of the reaction towers and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nonlinear viscous dampers, confirming the validity of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944.
提出了一种新型扇形盘式效能器(fanshaped disc-type energy dissipator,FDED),阐明了其原理、特点,导出其设计要点和设计理论,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FDED的减震性能,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FDED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DED设计原理可行,减震机理明确,其转盘式的构造可起到有效的位移放大效果,使得消能器在小激励位移下发挥耗能作用;FDED具有明显的双线性恢复力特性和稳定的耗能性能,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可达50%以上;阻尼件中橡胶硬度的改变对FDED初始刚度的影响不敏感,但对FDED屈服后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橡胶硬度的增大,FDEDE的屈服后刚度上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降低;保持阻尼层中橡胶层的总厚度不变,通过增减叠层钢板改变单层橡胶层的厚度对于调整FDED的减震性能影响不大;调整铅芯直径的大小主要影响FDED的屈服力和耗能性能。随着铅芯直径的增大,FDED的屈服力也增大,耗能能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945.
传统方法主要通过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和增加墙体厚度来达到抗震效果。该方法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对建筑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剪力墙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构建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本构模型,获得与抗震结构相关的理论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选择板壳单元SHELL63作为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剪力墙抗震结构单元。依据抗震结构材料参数以及抗震结构单元,采用ANSYS软件模拟构建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剪力墙抗震结构。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所设计建筑节能抗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实际运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46.
Ⅶ度抗震设防下牧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抗震设防下的牧区居民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及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建筑节能技术主要通过降低建筑的热能消耗来提高能源利用,存在节能效果差且单一的问题。对此,在Ⅶ度抗震设防下,采用ANSYS软件,引入Block Lanczos法对牧区居住建筑结构的模态进行分析,计算出建筑地震作用,并通过分析牧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及门窗材质来优化建筑节能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内蒙古牧区居住建筑采用改进提出的建筑节能技术,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能源,使其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7.
为探究部分预制型钢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进行了7个部分预制型钢混凝土梁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试件的裂缝开展过程、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情况,探究预制截面模式、剪跨比和后浇混凝土强度等对其抗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该7个试件力学性能较好,剪跨比是影响试件抗震性能的首要要素,剪跨比大的试件耗能能力强,型钢约束部分混凝土可以提高试件的耗能能力,截面模式和后浇混凝土强度对抗震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48.
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型、系统与装置、发展历史和现状作了全面的综述。介绍了国内外海洋温差发电技术的特点、难点和近期的研究热点,指出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必须与附属产品的开发利用相结合才能有竞争力,海洋温差发电技术要达到规模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49.
考虑风能输入的抛物型缓坡方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Radder和Kirby发展的波浪折射绕射缓坡方程抛物型模型基础上,对这种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除可以考虑波浪传播过程中的底摩阻损耗、非线性作用外,加入了风能输入对波浪传播的影响。基于风能输入项的波浪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纯风浪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与传统的风浪计算方法结果一致,在波浪传播过程中由于风的作用,将导致波高比无风作用下计算的波高大。  相似文献   
950.
HPLC方法分析表层海水叶绿素a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ODS-2 Spherisorb C18反相HPLC分析柱,流动相A(体积比为80:20的甲醇,pH=7.2的0.5mol/L乙酸氨水溶液,0.01%BHT W:V)、流动相B(87.5:12.5的乙腈:水,0.01%BHT W:V)和流动相C(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436nm,HPLC方法分析辽东湾表层海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10ng/L。对HPLC、荧光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叶绿素a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