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9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1066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819篇
地球物理   608篇
地质学   2645篇
海洋学   386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64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岩浆混合过程中不同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晶体的成核与生长,形成矿物内部复杂的成分变化,以及矿物之间的不平衡结构。尼木二长花岗岩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中部,是代表性的形成于后碰撞构造演化时期的花岗岩体。本文对其中的斜长石与角闪石颗粒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和成分分析,揭示了斜长石中的港湾状、浑圆状、筛孔状熔蚀结构以及斜长石成分的突然变化和角闪石包裹黑云母的不平衡结构,并探讨了它们的成因以及相关的岩浆混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斜长石中突变环带的An含量为37.6~40.6,熔蚀环带的An含量为48.2~59.5,均高于两侧斜长石的An含量(18.4~26.4),表明在形成这些结构时有外来基性岩浆的混合使得岩浆成分发生了突变。样品中的部分黑云母被自形的角闪石包裹,黑云母呈浑圆状并且具有港湾状的熔蚀边,这可能是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使得岩浆的温度升高导致黑云母发生部分熔融,混合后的岩浆在黑云母周围继续结晶形成角闪石。这些显微结构为揭示冈底斯岩浆岩带的岩浆混合作用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72.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近系海底扇沉积特征与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近系海底扇沉积特征,并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多属性融合技术、方差体切片、三维地貌砂体镂空等综合技术手段,精细刻画了海底扇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深水区新近系海底扇是由陆架区的砂体滑塌并二次搬运形成,形成过程具有多期次性。受不同物源的影响,海底扇岩性和物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海底扇岩性及沉积构造具有砂质滑塌、碎屑流、浊流和深水底流改造的特征。海底扇的沉积微相、厚度、砂泥比和砂泥岩空间配置关系直接控制了地震振幅反射强度和频率的变化。砂体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并被后期泥质水道切割分块形成多个岩性圈闭。综合分析认为,深水区海底扇砂体发育区烃源条件优越,储盖配置关系和圈闭条件良好,具备形成大中型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3.
Space–time prism (STP)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for the modeling of object movements in space and time. An STP can be conceptualized as the result of the potential path of a moving object revolving aroun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ough the concept has found applications in time geography, research on the analysis and propagation of uncertainty in STPs, particularly under high degree of nonlinearity, is scanty. Based on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oment-design (M-D) metho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pproach to deal with nonlinear error propagation problems in the potential path areas (PPAs) of STPs and their intersections. Propagation of errors to the PPA and its boundary, and to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PPAs is investigated.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valuated via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onte Carlo method and the implicit function 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advantages of the M-D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error propagation in STPs.  相似文献   
174.
地质遗迹区划是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基础,该文根据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分异和山东省大地构造二级构造单元,划分出3个地质遗迹大区,再以其自然分布规律、遗迹形成时间、空间、成因和地质构造单元的关联性进一步划分出8个地质遗迹区和24个地质遗迹集中区,从而建立了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自然区划系统,亦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5.
通过有机碳测定、岩石热解分析、显微组分定量分析、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对莺琼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层位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结果表明:莺琼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较低,大部分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热演化主要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具有富含镜质组、壳质组+腐泥组次之、贫含惰性组的特征。烃源岩沉积环境主要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具有陆生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生源混合输入的特征。莺歌海盆地梅山组烃源岩综合评价为中等烃源岩,生烃潜力相对较好,三亚组烃源岩综合评价为较差—中等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琼东南盆地梅山组和三亚组烃源岩综合评价为中等烃源岩,具有相当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76.
张抗 《地质通报》2018,37(1):1-6
安加拉-阿尔丹和华北-塔里木两大克拉通之间地壳相对活动性的地区,地质界多称为中亚陆间区,其南带大部分在中国境内。近年来,中国开始把其上古生界作为油气新区、新领域。多数人认为,其在晚古生代已形成过渡型地壳区,其中有许多地块已逐步拼合,在其上发育裂谷型沉积地质体,未受到区域变质,若干实体变形微弱并被上覆层掩盖而得到保存。源于上古生界的油气既可赋存在其内,也可运聚于中生界或基岩内,在其西段已发现了大中型油气田群。但其整体地质研究程度偏低,仍有许多重大区域地质、油气地质问题存在歧见。针对其近年来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油气远景评价作了概括性的评论。  相似文献   
177.
以金矿开发影响的黄河二级支流太峪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层采集垂向剖面10件水库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元素Hg、Pb、Cd、Cr、As、Cu和Zn的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指数法和Tomlinson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矿业活动是太峪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因素;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和最高污染系数均反映Hg、Pb、Cd是太峪水系沉积物的特征污染重金属元素,Cr和As的质量分数接近地区背景值;太峪水系表层沉积物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极强污染,山区段污染较山外更严重;整个流域的Hg、Pb、Cd具有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Cr、As、Zn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太峪水系沉积物垂向各层沉积物都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极强污染,生态问题以Hg、Pb、Cd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主,其污染和生态危害程度都高于流向上的沉积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突出了不同元素的毒性和危害程度,而污染负荷指数法侧重于样本空间上的污染程度,二者互补使用有利于实际问题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78.
A digital geoelectric model of the Karaton-Sarkamys block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Kazakhstan) part of the Caspian Depression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data. Geoelectric sections and structural maps of geoelectric layers have been constructe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combined with seismic and GIS data can be efficiently used to obt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lithologic and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petroleum plays.  相似文献   
179.
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南部的拔茅山铜矿,是细脉带蚀变岩型脉状铜矿的代表。研究表明,其深部具有斑岩型铜矿的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深部找矿潜力,针对研究区斑岩型、热液型铜多金属矿的岩体、断裂、接触带等主要控矿因素,利用高精度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成果,分别对拔茅山岩体的分布、产状和深部形态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沙溪斑岩铜矿地质、物探异常特征的类比,指明了研究区的找矿方向和有利找矿部位,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0.
甘肃南部大水金矿集区找矿标志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全 《地质与勘探》2018,54(3):490-500
甘肃南部大水金矿集区金资源丰富,已累计探明金资源量150余吨。本文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以及大比例尺地质剖面、构造蚀变填图等多元勘探手段,总结归纳大水金矿集区成矿特征与规律,并得到以下找矿信息:区内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与金矿关系密切,地层对金矿起赋存定位作用;断裂构造对成矿起主导地位;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之间存在成因联系;蚀变对金矿化起控制作用;土壤测量所圈定的金异常与矿体对应程度高,土壤次生晕是该区找金的直接标志;中酸性侵入体能引起磁异常,而金成矿与中酸性岩体有密切时空关系。根据上述找矿标志,在格尔托金矿矿区新增金资源量10t;在格尔珂金矿深部不仅控制已知矿体的延深,并且发现数条厚大盲矿体,新增金资源量3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