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396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柴达木盆地沙尘暴气候特征及其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0年柴达木盆地11个气象站的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1980~2000年3月至5月的40次沙尘暴天气个例,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冷空气路径、影响因子及其预报指标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柴达木盆地春季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2.
利用1970~2000年安阳市高温天气资料和实时资料,分析了安阳市2000年6~7月两次区域性连续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地形影响及高温天气变化周期,揭示了高温天气的成因,找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23.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态势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家恩  徐琪 《热带地理》1997,17(4):412-418
三峡库区拥有丰富的生镜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是一个天然生物宝库,然而,由于人类活动长期的强烈干预和破坏,库区生境日趋退化,生物种群发生逆行演替,生物多样性在逐渐减少或丧失。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中国铬矿资源2010年保证程度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至1993年底,我国已勘查的铬矿区有56处,累计探明铬矿石储量1305.3万t,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贫矿与富矿(Cr2O3〉32%)大体各占一半,多为中小型矿床,矿床成因主要为岩浆晚期矿床。冶金工业生产不锈钢是铬矿石的最大消费领域,按不锈钢与钢产量比和我国铬矿生产能力测算,2010年只能满足国内铬矿石需求量的15%,其余要靠进口解决。西藏是国内找铬矿的最佳远景区。  相似文献   
25.
我国现有锰矿资源状况,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寻找低磷低铁低硅富锰矿,是解决锰矿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城口锰矿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锰矿层产出稳定,锰含量高,铁含量低,烧失量大。加强城口矿区勘查,扩大矿床规模,可望成为我国锰矿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 X荧光勘查金矿技术及找金成果 ,并论述了该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27.
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减灾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论述了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减灾面临的形势是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多方面困难而面临严重挑战。提出21世纪地质灾害减灾战略:1.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维护体系;2.优先安排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3.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4.城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利用相结合;5.加强我国地质环境监测与网站建设;6.针对地质灾害区域分布规律,采取分区减灾对策;7.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8.
沈阳近百年的温度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小珊  李辑  杨森  周广胜 《气象科学》2004,24(4):424-431
沈阳地处全球温度变化的敏感带,在近百年的温度观测记录中,沈阳的温度变化呈逐渐上升之势,近百年增高约1.7℃,这种上升趋势在冬季远比夏季明显。沈阳的年平均温度变化有一个12a的周期,各周期温度基本呈阶梯状上升,20世纪末的周期冬季平均温度比世纪初的周期升温2.8℃左右。从近50a的极端温度的变化趋势来看,极端最低温度明显升高,而极端最高温度并没有上升,变化趋势甚至略下降,以致冬、夏两季温差缩小。从沈阳的最低平均温度和最高平均温度变化来看,两者均随时间逐渐升高,说明沈阳市的增温不仅是最低温度升高造成的,最高温度的增温作用亦十分重要。从冬季环流形势分析来看,东亚大槽及其后弱脊和地面蒙古高压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明显减弱,使得冷空气向南侵袭的径向气流减弱,是导致位于冷空气通道中的沈阳冬季增温明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对乌鲁木齐市环境污染现状作了分析,重点分析大气污染、水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噪声环境以及其它环境问题,较为综合地反应了乌鲁木齐市环境总体状况,并就污染问题提出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30.
以全国水环境数据库的监测记录为第一手资料,以各大流域片为单位,从宏观上介绍了各大流域片的水质总体概况,包括各类水质所占比例、污染水质的超标物类型等,基本反映了我国各大流域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质状况以及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的来说,我国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流域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