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776篇
  国内免费   813篇
测绘学   368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3920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06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张万良 《物探与化探》2005,29(3):220-223
银坑山铀矿点位于赣南九龙嶂火山盆地南东边缘,矿体呈脉状,水云母化、赤铁矿化明显。与围岩相比,矿石的Al2O3、SiO2含量降低,Fe2O3(FeO)、MnO、CaO、S、Cl呈富集趋势,Mo、Ag、Th为主要伴生组分。从矿化蚀变组合特征看,银坑山矿点属岩浆热液型,且位于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上部,深部具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62.
对泉店井田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断层及褶曲的分布,探讨了井田的构造演化,分析了构造特别是断层对二1煤层的影响,为今后煤矿开发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3.
通过西部煤炭资源勘查对遥感技术的需求以及煤田地质体的可解译性、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论述了西部煤炭资源调查评价中遥感技术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今后遥感技术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64.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切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期以来,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工作流程与二维地震勘探基本相同,三维地震资料相对二维地震资料所具有的许多解释方面的优越性未能有效发挥出来,人机联作的过程相对简单.在三维地震勘探获取的三维数据体基础上,可做进一步的运算和分析,提取速度、振幅、频率、相位等相关信息,并利用等时切片、层拉平切片、断层切片、面块切片、方差体、相干体等各种技术,有效解释小构造、小褶曲及岩性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65.
上地幔地震的各向异性主要归因于橄榄石的优选方位,不同的橄榄石优选方位模式可以作为上地幔不同动力学作用的指示剂。不同应力和含水量条件下的高温变形实验已经确定出五类橄榄石组构模式(“A”型、“B”型、“C”型、“D”型和“E”型)。本文运用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对来自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的橄榄石进行了优选方位测定,不同变形程度的橄榄石均显示了[100]轴近垂直于面理和[001]轴近平行于线理的特征,为“C”类组构模式,可见组构类型与变形程度没有关系,并且橄榄石组构所显示的NW向SE的剪切指向,与围岩-正、副片麻岩中形成于折返过程的石英优选方位所显示的SE向NW的剪切指向完全不同,说明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中橄榄石的“C”类组构是折返前形成的。结合橄榄石结构水的测量和已有的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形成的温压条件,推测该组构形成于含水俯冲带中,认为芝麻房石榴石橄榄岩的原岩来自于高含水的上部地幔楔碎块,与俯冲的陆壳物质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并最终折返至地表。  相似文献   
66.
次网格地形坡度坡向参数化及其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朱新胜  张耀存 《高原气象》2005,24(2):136-142
随着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模式下垫面特征的描述更加仔细,针对东亚地区复杂的地形和植被特征,发展适合非均匀下垫面的地表通量参数化方案,对改进数值模式和刻画高原附近地区复杂地形动力和热力。效应的能力非常必要。本文通过计算次网格地形坡度、坡向参数及其对到达地面短波辐射通量的影响,提出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的参数化方案,改进数值模式中复杂地形区域地面热量平衡的计算。利用p—σ区域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参数化方案的引入,对东亚地区夏季气候尤其是降水的模拟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67.
东乡铜矿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东乡铜矿区主要断裂带SiO2明显为带入组分,K^ ,Na^ ,Ca^2 ,Mg^2 属带出组分,Fe^3 /Fe^2 比值相对较低,成矿元素Cu,Pb,Zn,Ag,Au,As,Sb,Mo,Sn含量增高,属于明显的带入组分,可作为储矿断裂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8.
四川攀西地区具有特定的地质条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有利的成矿环境和已发现的银矿床点,都证明区内具有很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寻找大型独立银矿很有前景。主攻内生型和沉积变质型银矿床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9.
Effects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on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 (LPO) in olivin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wo SEM-based techniques, 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 (EBSD) technique for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measurement and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ing (BEI) for dislocation observation. Samples are experimentally deformed olivine aggregates in simple shear geometry. In the sample deformed at T=1473 K and high stresses (480 MPa), only incipient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s observed along grain-boundaries. Orientations of these small recrystallized grains are more random than that of relict grains, suggesting an important role of grain-boundary sliding at this stage of recrystallization. In the sample deformed at T=1573 K and low stress (160 MPa),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s nearly complete and the LPO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100] peaks. One peak is located at the orientation subparallel to the shear direction and is dominated by grains with high Schmid factor. The other occurs at high angles to the shear direction and is due to the contribution from grains with low Schmid factor. Grains with high Schmid factor tend to have higher dislocation densities than those with low Schmid factor.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we identify two mechanisms by which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ffects LPO: (1) enhancement of grain-boundary sliding due to grain-size reduction, leading to the modification of LPO caused by the relaxation of constraint for deformation; (2) grain-boundary migration by which grains with lower dislocation densities grow at the expense of grains with higher dislocation densities. Based on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maps and stress versus recrystallized grain-size relation, we suggest that the first mechanism alway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ereas the second mechanism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ly under limit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0.
复杂介质结构中折射界面的哈格多恩原理波前成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 ,浅层结构常常表现为强烈的非均匀性 ,界面横向强烈起伏 ,层内速度变化较大 ,传统的基于平界面均匀层模型的折射资料处理方法不能适用。研究开发能应用于复杂介质结构中折射资料处理的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文中基于惠更斯原理 ,用波前扩张法对波场作正演计算 ,根据哈格多恩折射波前成像原理 ,在lecomte算法和Hole有限差分计算程序的基础上 ,开发出 1种复杂介质结构中折射资料的处理方法与软件 ,并用此方法处理了福州城市活断层折射探测试验中在义序完成的 2条折射剖面资料。结果表明 :探测区浅层为 3层结构 ,分别为盖层、强风化层和基岩。基岩顶界面的埋深约为 5 8~ 5 2m ,盖层P波速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