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可以快速获得研究区内放射性元素含量特征。笔者利用皖南宣城地区的1:5万航空伽马能谱数据,分析了夏林一带的放射性元素分布特征、铀元素迁移富集规律等,结合地质条件,推断研究区内震旦系-寒武系碳质地层是铀源层和含矿层,有碳硅泥岩型铀矿找矿潜力。结合航空伽马能谱数据,认为铀高和铀高钍低是最直接的铀矿找矿线索。另外,推断区内3处侵入岩尤其是北部刘村岩体内有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2.
邱国华 《铀矿地质》2010,26(3):178-186
在放射性核素走向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某氯化法钛白粉生产项目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与评价。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表明,评价因子总体在区域环境本底范围内,经分析确定了放射性敏感点。经放射性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的附加剂量分别为0.59mSv/a和9.28×10-4mSv/a,均低于年有效剂量管理限值。在落实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放射性环境监测后,该项目的放射性环境影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63.
通过白龙江下游涉核地区水的放射性环境水平调查,得出白龙江下游涉核地区的区域内水中铀、镭浓度普遍较低。U含量在0.35~5.42μg/L,Th含量水平极低,Ra在0.36~1.32Bq/L之间。通过分析,水中铀、镭浓度的相关性不一致,可知道在某些河段的铀、镭平衡已经被破坏,成为偏镭系的铀、镭平衡。  相似文献   
64.
世界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研究概况及国内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永海  王驹  金远新 《地学前缘》2001,8(2):327-332
高放废物是核能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安全处置是核能事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文中阐述了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一般概念。同时重点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置库选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进展 ,例如 ,美国把处置库建造过程分为场地推荐、场地的特征评价、处置库场地的选择和批准、领取场地执照和处置库建造设计的审批、处置库的建造 5个阶段 ;德国的选址研究工作包括地电和地热研究 ,重力、地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微生物研究等 ;瑞典在花岗岩中建成了地下实验室 ,并制定了实验室的总体研究目标等等。另外也介绍了中国在甘肃省北山进行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工作的情况 ,研究表明北山地区为一地壳稳定区 ,也是地下水贫水区且地下水流速缓慢 ,有利于处置库的建造 ,进一步的地面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及钻探工程工作正在进行中。伴随着这些工作的完成 ,中国将大大缩短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相似文献   
65.
核废物处置场岩体断裂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TM和SIR-A遥感图像对甘肃北山区4个预选的核废物处置场址的岩体断裂进行了解释和编图。并运用线性构造统计分析方法,对岩体断裂发育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6.
环境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物理环境与人类及地球生物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从地球物理学的角度揭示全球或大的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效应。地球的电磁场,重力场,地热场,放射性辐射强度场,地震和某些空间地球物理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们对地球上的人类或生物体的神经系统活动,疾病,生长发育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广度已发展到有可能对地球物理环境形成一定的甚至是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中的有些后果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67.
冯宝华 《地层学杂志》1994,18(4):262-266
系统而扼要地介绍有关火山事件岩层中放射性元素和40K含量及自然γ测井的基础知识及应用概况。对缺乏古生物化石和疑难地层有条件时可采用酸性火山事件岩层及其自然γ测井资料作为地层学研究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68.
柴东盆地五道梁地区航放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和海 《铀矿地质》2004,20(4):235-244
本文着重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东部五道梁地区航放异常的展布特征、异常性质、产出位置 ,异常区铀、镭含量及铀镭平衡状态。认为该航放异常系镭异常 ,具有点源、深源性质 ,与五道梁断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讨论 开封地热田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同位素(D 、18O、14C)地球化学方法, 研究大气降水和地下热水中同位素组成之间成因关系, 分析开封地热田中地热水补给来源方向和地热水的形成, 计算其生成年龄。  相似文献   
70.
魏祥荣  龙期华 《物探与化探》2006,30(3):189-193,198
运用地质、物探、水文等多种手段,在分析异常区沉积环境、水文地质环境、砂体物质成分等基础上,对第四系航放异常的成因作了深入研究,确认:①异常元素主要来自于Q3-4自身碎屑物的淋离;②异常在空间上受Q3-4冲积扇前缘泥坪相与潜水氧化还原界面控制,因此认为该异常对成矿过程研究有重要价值,但对指导深部找矿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