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8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1375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2171篇
地球物理   845篇
地质学   714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3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华北平原东部淡水资源短缺,旱涝碱成灾害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海河的治理,解决了排洪排涝排咸出路。春季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夏季利用伏雨洗盐排咸,增大降雨入渗,减少径流流失,防治渍涝灾害,把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秋冬引蓄河水,回灌地下水补源。以土壤与潜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库,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为指标,最大限度地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促使水资源采补平衡,降雨灌溉淋洗脱盐强于干旱蒸发积盐过程,地下水淡化强于矿化过程。实现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2.
针对GPS RTK技术应用中的工作条件、数据链传输、误差特性及质量控制等问题,结合管线勘控测量的作业特点,提出了提高RTK作业精度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23.
结合一次暴雨过程,将自适应网格技术应用于中尺度模式MM5中进行数值试验,同时对比自适应网格方案和固定网格方案的优劣,对模拟结果作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此次降水过程,自适应网格模拟的效果取决于一些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4.
春季北方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及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1948-2002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海平面气压资料以及中国160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数和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与中国降水和气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繁,存在明显的两个高值中心,分别位于蒙古国的中部和我国东北北部地区。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数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伴随着一次全球性的年代际气候跃变,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频数还是强度均出现了显著的突变。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数主要对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和气温有一定影响,活动频数多(少)年,我国华北大部、新疆北部降水偏少(多);北疆地区气温回升(下降),甘、宁、陕、内部分地区偏冷(暖)。80-90年代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数的偏少,强度的减弱,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次数比70年代减少.  相似文献   
25.
徐忠峰  钱永甫 《高原气象》2005,24(4):570-576
利用1954-199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同期我国160个测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热带地区100hPa东风与华北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春季到夏季,东风强度与华北夏季降水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2)弱东风年夏季,印度洋及印度次大陆表面温度均为正异常,然而赤道印度洋地区的正异常明显强于其南北两侧。海温异常的这一分布特征,一方面使得100hPa东风减弱;另一方面使得南亚地区海陆热力对比减弱,导致南亚夏季风偏弱,进而造成由该季风区向华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减少,华北地区干旱。  相似文献   
26.
介绍在处理自记观测记录时,对不正常记录及在编制报表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7.
近百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时空变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东部25°N以北28个站1880-1999年夏季季降水序列,用旋转复经验正交函数(RCEOF)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百年干湿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夏季降水空间变率大值区依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江南、华北、西南及东北。除西南外的5个关键区大体上反映了从6月到8月夏季雨带自南向北椎进所滞留的地区。旋转空间位相分布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东北的旱涝异常主要表现为驻波振动特征;而淮河流域、华北、西南地区显示出降水异常信号具有部分的行波特征。尤其第4空间模显示出旱涝异常信号从东北南部可沿着黄淮下游传到长江下游地区。对于近百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于湿变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华北及东北四个地区都存在20-25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北地区都存在准60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东北地区主要表现出36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淮河流域存在明显的70-80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华北地区存在的11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恰好与太阳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相一致。在年代际时间尺度(包括次年代际时间尺度)上,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及华北地区的夏季降水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2001年9月22-23日南疆西北部山区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分析,揭示了这场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和各要素场特征。  相似文献   
29.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tension to the Combined Hydrology And Stability Model (CHASM) to fully include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and slope plan topography on slope stability. The resultant physically based numerical model is designed to be applied to site‐specific slopes in which a detailed assessment of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hydrology is required in relation to vegetation, topography and slope stability. Applications are made to the Hawke's Bay region in New Zealand where shallow‐seated instability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patial and temporal trends in vegetation cover types, and the Mid‐Levels region in Hong Kong, an area subject to a variety of landslide mechanisms, some of which may be subject to strong topographic control.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process mechanism, afforded by the model, is critical for reliable and appropriate design of slope stabilization and remedial measure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0.
Analysis of monthly momentum transport of zonal waves at 850 hPa for the period 1979 to 1993, between ‡S and ‡N for January to April, using zonal (u) and meridional (v) components of wind taken from the ECMWF reanalysis field, sho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1% level of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June through September) and the momentum transport of wave zero TM(0) over latitudinal belt between 25‡S and 5‡N (LB) during March. Northward (Southward) TM(0) observed in March over LB subsequently leads to a good (drought) monsoon season over India which is found to be true even when the year is marked with the El-Nino event. Similarly a strong westerly zone in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March, indicates a good monsoon season for the country, even if the year is marked with El-Nino. The study thus suggests two predictors, TM(0) over LB and the strength of westerly zone in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M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