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地质学   273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reported for whole rocks (granites, aplites, greisens, pegmatites, alaskites) and minerals from the Kenticha pegmatite field. The data shed light on the evolution, regional and local zonal pattern of the granitepegmatites and 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Kenticha belt. The complex mineralization of commercial concentrations of Ta, Nb, Hf, Zr, REE, U and Th is related to Be, Li, Cs, Rbbearing zones of pegmatites and is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Whole rock chemical signatures of the suite of felsic rocks of the Kenticha belt are predominantly similar to those generated by subduction in modern magmatic arcs and indicate a mantle derivation. Columbotantalite concentrates extracted from the pegmatitic ores represent the basic raw materials from which a number of possible byproducts can be recovered.  相似文献   
92.
对矿石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组合与岩石含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指导锂铍稀土矿资源勘查工作.采用ENVI Pro型质子磁力仪和ARD型多道伽玛能谱仪,对茶卡北山地区花岗伟晶岩脉进行磁性特征测量和放射性特征测定,确定238U、232Th、40K含量分布规律和异常位置,划分含矿岩体,提取信息并进行磁异常和放射性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刘锋  张志欣  李强  屈文俊  李超 《矿床地质》2012,31(5):1111-1118
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因其完美的岩浆结晶分异特征而闻名世界,但针对其年代学方面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次工作采集到产于3号脉边部带中的6件辉钼矿样品。其产出地质特征显示属于3号伟晶岩脉边部带形成时与围岩的热液交代成因,形成时间应与边部带近于同时或稍晚。文章利用辉钼矿Re-Os测年技术进行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6件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08.8±2.4)Ma(MSWD=0.89)以及模式年龄为(209.9±1.3)Ma(MSWD=0.69),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忽略辉钼矿Re-Os体系可能产生的失偶现象,代表了辉钼矿在流体中沉淀的时间。在研究前人年代学成果基础上,笔者认为3号伟晶岩脉的形成起始于209 Ma左右,即中三叠世晚期。  相似文献   
94.
铌钽矿研究进展和攀西地区铌钽矿成因初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王汾连  赵太平  陈伟 《矿床地质》2012,31(2):293-308
铌钽矿主要产出类型包括伟晶岩型、富Li-F花岗岩型、碱性侵入岩型、碳酸岩型及冲积砂矿型。前2种类型以钽为主,后3种则以铌占主导。铌和钽大多以铌钽独立矿物(铌铁矿、钽铁矿、细晶石、烧绿石等)呈浸染状分布于含矿岩石中,也有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云母、榍石、霓石、钛铁矿等矿物中。关于铌钽矿的富集机制,一些学者认为可由富F-Na和稀有金属(铌、钽等)的花岗质熔体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另一些学者则根据铌钽矿化与岩石的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等紧密共生的特点,认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期后流体交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所致。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铌钽矿床(化)基本上都是沿着断裂带分布,矿体赋存于印支期碱性岩脉(碱性正长伟晶岩)中,有少数存在于碱性花岗岩中,与区域上邻近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烧绿石、褐钇铌矿等。初步推断,攀西地区的铌钽矿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碱性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与广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辉长岩均是地幔柱岩浆活动的产物,长英质岩体(包括正长岩体和花岗岩体)是富铌钽岩石的母岩体。碱性伟晶岩脉(如炉库和白草地区)是碱性岩浆逐步演化的产物,含矿的碱性花岗岩是花岗质岩浆分异演化的结果。此外,在该地区的铌钽矿床中,铌钽矿物几乎都富集在钠长石化发育的地段,说明后期的热液交代对铌钽的富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攀西地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结晶分异和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尝试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实验条件所产生的4W1B束线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对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绿柱石中的单个流体包裹体进行原位无损成分分析,改进了实验中显微镜照明装置而获得较好的视觉观察效果,使探测目标选取更加快速、准确,测试结果更加可靠。测试及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绿柱石中多数流体具有较高的Zn、Sn、As以及REE元素含量,反映了其内生岩浆作用特征及流体的壳源特点;蛛网图显示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与中国中东部地壳相似,进一步提示流体可能源自地壳。但由于测试中束斑面积较大(50μm×50μm),影响了测试精度,今后可通过缩小光斑、提高射线能量及能量分辨率来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
97.
对利用ASTER、RapidEye、QuickBird及ASAR等多种类型遥感影像在伟晶岩型矿床遥感找矿中的综合应用进行了探讨。云英岩化和钠长石化是阿祖拜矿田两类主要的蚀变类型。在分析其光谱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利用ASTER数据对这两类蚀变进行信息提取的方法。利用ASTER热红外数据进行了岩浆岩类型的划分,为不同岩性接触带的准确定位提供了依据。伟晶岩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段的高反射率是伟晶岩的自动识别及遥感解译重要的物理基础。以QuickBird的伟晶岩解译结果为检验标准,得到RapidEye的伟晶岩自动提取精度约86%。构造交汇部位、岩性接触带以及伟晶岩富集区与蚀变异常的叠加部分是该区成矿预测的重要依据。基于蚀变异常、伟晶岩富集区、地质构造等遥感找矿综合信息,圈定了4个远景成矿靶区,为进一步开展地质详查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伟晶岩;蚀变异常;遥感;信息提取;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98.
李家堡子铌钽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含矿花岗伟晶岩侵位于太古宇鞍山群通什村组变质岩系,形成于吕梁期,受NE、NW两组断裂控制.含铌钽花岗伟晶岩属于白云母型,岩石类型属铝过饱和,岩石化学成分富钠低钾钙铁镁.稀有元素中Ta最为富集,Ta2O5 0.0005%~0.44%,是国内同类型矿床中含钽品位最高的矿床.目前已探获332+333级别矿石量达到中型储量,有望成为大型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99.
花岗伟晶岩结构结晶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康 《地学前缘》2012,19(4):165-172
在地质流体演化方面,花岗伟晶岩位于花岗岩与热液石英脉的过渡位置,对其结构的实验研究对理解火成岩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花岗伟晶岩被认为是花岗岩浆平衡结晶、缓慢冷却的结果,但近年来的一系列结晶动力学计算和实验发现伟晶岩在过冷却状态下快速生长,其结构主要受到结晶动力学参数的制约,F、B、P等助熔剂和H2O是影响这些参数的主要因素,富助溶剂的硅酸盐水溶液可作为伟晶岩的结晶介质。但由于快速淬火式实验设备的弊端,这些实验只能由淬火后的实验产物估算各类结晶动力学参数,只能以易淬火成玻璃的含水硅酸盐熔体作为结晶介质,只能静态地研究某一过冷却度下的结晶动力学状态。近年来,最新式热液金刚石压腔已经定型,可以模拟包括富助溶剂硅酸盐水溶液在内的各类伟晶岩结晶介质,能够在控制冷却速率的同时原位观测和微束分析晶体生长的动态特征,是模拟伟晶岩结构的理想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滇西含绿柱石伟晶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腾冲-梁河地区含绿柱石伟晶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含绿柱石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为(48.1±0.8)Ma(MSWD=4.0),锆石形态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伟晶岩锆石受到热液的改造。含绿柱石伟晶岩与55~52 Ma的白云母花岗岩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方面表现出极其相似的特征,为钙碱性系列,过铝质花岗岩,表现出强烈的Eu亏损,δEu为0.074~0.083,相对富集HREE,(La/Yb)N=1.61~1.92,总体表现出典型的“M”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含绿柱石伟晶岩是白云母花岗岩浆高度演化的结果,伟晶岩结晶温度为581 ℃,代表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地壳加厚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