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398篇
地质学   570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2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锡铁山铅锌矿床小块体重样品原始测定数据入手,运用数学地质中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本矿床的小块体重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矿床储量计算提供了科学参数。利用回归方程法计算小块体重进而可以推广到所有贱金属矿床的储量计算中。  相似文献   
72.
社会文化地理学中小区域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分析是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之一.目前大陆社会文化地理学界出现了一个小区域研究热。本文从三个部分分析了小区域研究的意义,小区域研究需要把握的方向.以及不同方法论下小区域研究的特点。在第一部分中,本文从法国人文地理学的小区域研究入手.分析了小区域与大区域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两者之间的研究不能彼此替代。从而说明.大陆人文地理学中小区域研究增多的趋势,不是地理学家从事小区域应用项目的结果,而是学科自身发展需要。本文第二部分强调,在小区域研究中需要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当的区域,同时处理好小区域与大区域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小区域研究的方法,尤其是野外的方法。本文第三部分粗略分析了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小区域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73.
沙量平衡计算是一种探讨侵蚀泥沙从坡面、沟道等处侵蚀起到流域出口输出这一复杂过 程十分有效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将流域内泥沙的侵蚀、输移、沉积和输出等过程进行综合考虑, 既 打破了流域泥沙研究的破碎性, 也可以有效地评价泥沙输移系统的有效性。近期国外泥沙平衡计 算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将有助于我国沙量平衡研究 的开展, 从而为流域水沙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4.
75.
According to variations of 137Cs and clay contents, 44 flood couplets were identified in a profile of reservoir deposit with a vertical length of 28.12 m in the Yuntaishan Gully. Couplet 27 at the middle of the profile had the highest average 137Cs content of 12.65 Bq kg-1, which indicated the 1963s' deposits, then 137Cs content decreased both downward and upward in the profile. The second top and bottom couplets had average 137Cs contents of 2.15 Bq kg-1 and 0.92 Bq kg-1, respectively. By integrated analysis of reservoi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history, variations of 137Cs contents over the profile, sediment yields of flood couplets and rainfall data during the period of 1958-1970, individual storms related to the flood couplets were identified. 44 floods with a total sediment yield of 2.36×104 m3 occurred and flood events in a year varied between 1 and 10 times during the period of 1960-1970. 7-10 flood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wet period of 1961-1964 with very wet autumn, while only 1-2 events during the dry period of 1965-1969. Average annual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was 1.29×104 t km-2 a-1 for the Yuntaishan Gully during the period of 1960-1970, 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1.11 ×104 t km-2 a-1 for the Upper Yanhe River Basin above the Ganguyi Hydrological Station and slightly lower than 1.40 ×104 t km-2 a-1 for the nearby Zhifang Gull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nnual specific sediment yields for the Yuntaishan Gully were correlated to the wet season's rainfalls well.  相似文献   
76.
我国旬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EOF方法分解我国近44a的旬降水场,得知:我国旬降水的6种主要空间型出现的集中时段各不相同,各型均以年际和年内的短周期变化为主,且有各自的长期变化趋势。EOF展开空间型的时间系数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  相似文献   
77.
桩基动力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桩基动力检测方法应用现状的简要回顾,分析了桩基高应变和低应变动测的特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桩基检测和测试结果分析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泥质海岸带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云生  王宏等 《地质通报》2002,21(12):898-903
天津市淮淀乡幅(1∶50000)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地质调查提供了深覆盖区区调的新方法。即用浅表钻孔代替地质点,对近现代沉积物组合进行分类,判释沉积环境变化,结合年代地层学,建立浅表地层沉积序列。采用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地质图的形式,展示测区浅表地层与近现代地质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经济建设和决策提供直观、内涵丰富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79.
随着现代小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利用该技术为地球观测服务将成为一件远景可观,意义深元的事情,文中针对舆型航天遥感立体测绘微小卫星的需求,结合单脉冲测角原理给出了航天遥感测绘小卫星地面站面线系统的整体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80.
中卫-同心断裂带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闵伟  张培震  邓起东 《地震地质》2001,23(3):357-366
通过对中卫 -同心断裂带中段和西段 7个新探槽的古地震研究 ,并结合前人对中段古地震的研究结果 ,分析确定出 140 0 0a以来中卫 -同心断裂带共发生 6次古地震事件。其中仅有 1次是破裂全带的 ,发生在晚更新世末 ,其它都为全新世以来的次级破裂事件 ,3次破裂中段 ,两次破裂西段。公元 170 9年 7 级历史地震只破裂中段 ,因此推断只破裂中段或西段的古地震震级约为 7 级左右 ;破裂全带的古地震震级应为 8级左右。从时间上看 ,这 6次事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但没有明显的丛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