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9篇
  免费   2625篇
  国内免费   3042篇
测绘学   414篇
大气科学   2835篇
地球物理   2081篇
地质学   5809篇
海洋学   1182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1201篇
自然地理   164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747篇
  2011年   757篇
  2010年   682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757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开发胶东温泉地热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热水中阴离子的组分与温泉水类型,指出其中Ⅱ_1、Ⅱ_2:型水温高,日采水量大,矿化度高,水质复杂,相应的环境效应明显.提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温泉周边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本文统计分析了渤海气温异常月份与埃尔-尼诺过程的关系,结果得出:在埃尔-尼诺年及其前后一年,渤海气温异常冷月占优势;在埃尔-尼诺持续期内,春季渤海气温出现异常冷月的百分率高达73%。埃尔-尼诺与渤海气温异常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了在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事实。  相似文献   
73.
21世纪的大洋钻探——IO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地球科学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就研究范围而言,却仅仅触及了地球的表层。IODP是一项国际性的大洋钻探计划,预期将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IODP将运用新的科学方法、科技设备,使人类对大洋底乃至整个地球系统得出更深、更广的认识。简单介绍了IODP的由来、组织机构、钻井技术、前期科学目标及中国的深海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参与IOD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了解21世纪的IODP在研究课题及研究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不仅有助于我国根据国际动态调整深海研究的方向,制定符合我国需求的研究计划,而且有助于我国把握参与21世纪IODP的时机和策略,迎接“海洋世纪”的挑战,从而逐步实现“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4.
文章描述了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归纳出影响滩涂开发速度的几个重要因素:领导重视不够;开发管理体制混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投入减少,等等。并提出加速滩涂开发的几条措施,以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5.
本文简要介绍了前苏联近七十年来海冰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采用的一些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6.
Yong Liu  Yu-cheng Li  Bin Teng 《Ocean Engineering》2007,34(17-18):2364-2373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new perforated-wall breakwater. The breakwater consists of a perforated front wall, a solid back wall and a submerged horizontal porous plate installed between them. The horizontal porous plate enhances the stability and wave-absorb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An analytical solution based on linear potential theory is developed for the interaction of water waves with the new proposed breakwater. According to the division of the structure, the whol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domains, and the velocity potential in each domain is obtained using the matched eigenfunction method. Then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wave forces and moments on the perforated front wall and the submerged horizontal porous plate are calculat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for limiting case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previous predictions for a perforated-wall breakwater with a submerged horizontal solid plate [Yip, T.L., Chwang, A.T., 2000. Perforated wall breakwater with internal horiontal plat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 126 (5), 533–538] and a vertical wall with a submerged horizontal porous plate [Wu, J.H., Wan, Z.P., Fang, Y., 1998. Wave reflection by a vertical wall with a horizontal submerged porous plate. Ocean Engineering 25 (9), 767–779].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suitable geometric porosity of the front wall and horizontal plate,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will be always rather small if the relative wave absorbing chamber width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walls versus incident wavelength) exceeds a certain small value. In addition, the wave force and moment on the horizontal plate de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late porosity.  相似文献   
77.
汕尾市100kW波力电站空气透平与气室匹配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贤光 《海洋工程》2005,23(1):53-61
根据用1/15模型,在造波水槽中进行试验获得气室的Δ Pi- Q、ηA- Q、 NA- Q特性,以及用300mm透平模型,在1000mm活塞式往复流透平试验台进行试验获得的对称翼透平、双向固定导叶冲动透平和双向自调节导叶冲动透平的CP-、ηT-特性,进行了气室与三种空气透平的匹配设计。表明在设计波况下,采用1.025m的双向自调节导叶冲动透平时,ηT·ηA达50.43%;采用0.975m的双向自调节导叶冲动透平时,ηT·ηA达46.66%;采用0.975m的双向固定导叶冲动透平时,ηT·ηA达33.66%;采用1.45m对称翼透平时,ηT·ηA仅为29.9%。并对四种不同匹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8.
双层局部开孔板沉箱对波浪反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研究由双层开孔板和一个不透水后板的开孔结构对斜向波反射率的理论分析方法。整个流域被分成三个子域,在每个子域内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以得到该域内包含未知展开系数的势函数的表达式,在速度势的展开中,考虑了非传播模态波浪的影响。通过匹配开孔板处的边界条件可以求解待定的展开系数,继而求解双层开孔板防波堤结构对斜向波的反射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并进一步讨论了几个重要因素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本文采用1985年12月12日至1986年2月8日“向阳红14”号调查船在太平洋调查所获海洋水文气象资料,计算了四种热交换量。结果表明:海-气热输送与天气系统和海洋水文条件关系密切。冬季,在各种天气系统条件下西太平洋及中太平洋的大气主要是从海洋得到热量,其中以黑潮流经的海域最为明显,而热交换的方式主要是海洋以潜热的形式把热量输送给大气。  相似文献   
80.
研究取自于东太平洋CC48柱状样的钙质超微化石和底栖有孔虫的氧同位素成分变化的结果表明,该区下中新统至少可分出九个氧同位素地层(期),反映该区在早中新世期间至少经历了4次气温上升和5次下降的古气候变化。南极大陆冰川应是形成于早中新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中新世。在早中新世,南极冰体体积有较大的变化。受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早中新世期间东太平洋水柱热结构或温度梯度有比较大的变化,海平面出现多次上升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