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基于测绘新技术的农业院校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  齐建国 《测绘工程》2004,13(3):75-78
针对农业院校测量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基于测绘科学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测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对测量学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2.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贵港-平南地区是热水沉积改造型层控铅锌铜矿床集中区.该区铅锌铜矿主要控矿层位为中泥盆统四排组-应堂组及东岗岭组中段,以深灰-灰黑色含炭质白云岩夹薄层状炭质泥岩控矿为特征;控矿构造主要为复式背、向斜的翼部单斜构造,燕山晚期再次成矿时,与含矿层叠加的断裂和岩浆侵入构造则是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床形成是经深循环作用使含矿热卤水进入沉积盆地局部沉积而成,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晚期,燕山期构造热液和岩浆热液改造带形成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3.
为了开发新的上海软土本构模型,需要对既有的旧型三轴仪进行自动化改造,为获得大量试验数据提供物质基础。在分析既有设备的系统构造后,根据三轴仪的基本原理,对围压及反压加压路径进行全面改造,提高了可靠性并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实现了位移测量和体积变化测量的自动化。最后进行了上海黏土试验以验证设备的可靠性。改造工作将原有闲置仪器进行充分再利用,改善了科研条件。介绍的方法可直接或者稍加改动后用于其他类似三轴仪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4.
从GPS定位技术的发展谈《控制测量学》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GPS定位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的大地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正逐步被GPS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所取代。介绍了《控制测量学》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5.
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系统工作环境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特别是台站观测环境的疏忽将会影响台网的正常运行。介绍了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环境的建设和改造,如采用防虫、防潮、防雷、防静电等措施,大大减少了由于环境恶劣造成的仪器故障,为今后的台网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6.
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学”教学的实践,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7.
云南东川大笑铅锌矿床地处康滇地轴中段东沿的次一级隆起上,矿体赋存于白河厂背斜轴部南翼昆阳群望厂组的层间裂隙及羽状裂隙中,呈脉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银和少量闪锌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变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以浸染状、块状、条带状、脉状构造为主。成矿作用划分为热液成矿期与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第二成矿阶段为铅锌的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温度为140~220℃,成矿时代为印支晚期。工业矿体的形成是在印支运动强大的作用力驱动下,成矿元素活化-混合-迁移-聚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8.
长春市查明可利用的矿产资源种类(含石油)48种,保有储量达123。93纱计探明储量125.01亿吨。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21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砖瓦用粘土占有优势。依据矿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调整目标;建立能源(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为龙头,非金属(三矿种:石灰石、膨润土、建筑石材;二石;沸石、伊利石;二岩:珍珠岩、陶粒页岩)为骨干,以贵金属(金)和矿泉水、二氧化碳气、沁 为  相似文献   
119.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总被引:149,自引:13,他引:136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盆地主体具克拉通内盆地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大型盆地之上,又属多重叠合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集油气、煤和铀于一盆,多种能源矿产丰富。根据盆地及周缘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事件,结合对盆地各区裂变径迹年龄的综合研究认为,在盆地发育时期(T2—K1)至少发生了4期明显的构造变动,将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中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富县—延安期为盆地发育的两个鼎盛阶段,广泛接受沉积,湖盆宽阔,沉积范围为今残留盆地面积的2倍多;形成重要的含油和成煤岩系。这两个阶段被期间发生的区域抬升变动(J1)所分隔。抬升导致沉积间断,延长组顶部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侵蚀下切,形成起伏较大的侵蚀地貌。延安期末盆地抬升变动不强烈,沉积间断和剥蚀延续时间短。随后又复沉降,进入盆地发育的第三阶段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范围仍较广阔,但湖区面积明显减小。晚侏罗世构造变动强烈,在盆地西缘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在其东侧前渊局限堆积厚度不等的砾岩,盆地中东部地区遭受剥蚀改造;今黄河以西地区初显东隆西坳格局。在早白垩世阶段,沉积分布仍较广阔,不整合超覆在前期西缘冲断带和南、北边部隆起之上。在盆地演化的前三个阶段,沉积中心均分布在延安附近及其以东;而堆积中心则位于邻近物源的盆地西部,且不同阶段位置有别;直到早白垩世,盆地的沉积中心和堆积中心的分布位置才大体一致,主要位于盆地西部的中南段。早白垩世末,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大型盆地消亡;盆地开始进入后期改造时期。在晚白垩世以来的盆地后期改造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生了以下重要地质事件:1盆地主体持续幕式、差异性整体抬升和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东部黄河附近被剥蚀的中生界厚度最大可达2000m;2盆地本部长期幕式整体的差异抬升和剥蚀,形成3期区域侵蚀-夷平面(E32—E12,E23和N21);3地块边部裂陷,周缘断陷盆地相继形成,接受巨厚沉积;4持续达2亿多年的东隆西降运动于中新世晚期(8MaBP)反转易位;东部开始沉降,广泛接受红黏土沉积;六盘山、地块西缘和西部相继隆升;标志着中国西部区域构造运动对该区的影响更为重要;5分别在8MaBP和2.5MaBP,风成红黏土、黄土开始广泛堆积,先后形成红土准高原和黄土高原及黄土高原面;6黄河水系的发育、外流和侵蚀地貌的形成。根据各主要地质事件的发生和动力学环境的演变,将该区晚白垩世以来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K2—E1;E2-3;N1-21;N31—N2;Q)。这些地质事件的发生和构造变动,与周邻各构造域,特别是中国东、西部(含青藏高原)重大构造运动的复合、叠加及其与时彼此消长变化密切相关;其活动和改造,使中生代盆地的原始面貌大为改观。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成生—成藏(矿)和定位的主要期次,与盆地中新生代演化和改造的阶段有明显的响应联系和密切的耦合关系。盆地演化末(晚)期及之后的整体差异隆升和区域剥蚀,对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的成藏(矿)和分布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