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659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1 毫秒
731.
在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初步论述了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的金属矿床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作用,探讨了下一步找矿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金属矿床(点)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西成带,相对集中的特征,成矿时代集中于中、新生代.依据矿床成因及成矿动力学背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有5期关键成矿作用,分别为晚三叠世-晚白垩世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的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与中特提斯洋南向俯冲有关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末与羌塘-拉萨地块碰撞有关的铜金钼成矿作用、晚白垩世末-始新世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的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渐新世末-中新世与印度-亚洲大陆后碰撞伸展有关的铜金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优势矿种是铜、铁、铅锌、金银等,主攻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等.  相似文献   
732.
为进一步探索砂矿中金刚石的来源,寻找湖南地区原生金刚石,利用水系自然重砂方法在湖南桃江马迹塘地区共采集自然重砂测量样品250件,金刚石指示矿物种类较齐全,数量较多。其中发现金刚石12颗,类型较单一,粒径0.3mm左右,黄绿色、六-八面体;指示矿物铬尖晶石8864颗,黑色-灰黑色,磨损较强烈,呈浑圆粒状;钛铁矿2403颗,黑色-灰黑色,磨损较弱。通过区内金刚石及指示矿物分布特征,在区内划分出14个异常区,其中Ⅰ级异常区5个,Ⅱ级异常区5个,Ⅲ级异常区4个。金刚石及指示矿物分布广泛,但无定向富集,北部地区数量多、南部地区数量少,时间上老地层出露区数量多,新地层出露区数量少。通过金刚石及指示矿物对比研究发现,其晶形、颜色、粒度与桃江江石桥辉绿岩中的金刚石及宁乡钾镁煌斑岩中发现的金刚石特征相似,推测其来自区内尚未被发现的辉绿岩/钾镁煌斑岩等类型的岩体中。  相似文献   
733.
我国铷矿成矿规律、新进展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铷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按目前工业指标衡量,我国铷资源相对丰富,主要分布在江西、新疆和广东等12个省份,规模以超大型和大型为主,但品位低,均以伴生资源产出,开发利用难度大。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是我国铷矿的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江南隆起东段、武功山-北武夷山、南岭中段、浙中-武夷山、康滇、阿尔泰、华北陆块北缘等稀有金属成矿带。我国近年铷矿的找矿工作虽然有新进展,发现和提交了广东龙川天堂山超大型铷矿,但基本上还是伴生矿产,铷矿资源先天不足的基本格局尚未有实质性改变。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促进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是当务之急,而铷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有必要提前谋划独立铷矿、高品质铷矿的找矿工作,重点找矿方向宜考虑摸清现有铷矿资源家底、从新兴产业需求侧的角度来分析哪些类型的铷矿有可能得到现实的开发利用、进而有针对性地总结找矿标志、圈定找矿靶区、适度开展钻探验证,并布署相关的高端利用、综合回收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34.
西安白鹿塬黄土渗透性与含水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景波  邵天杰  牛俊杰 《地理研究》2009,28(5):1188-1196
为查明黄土与古土壤入渗特征和地下水富集条件,对西安白鹿塬中更新世黄土与古土壤进行了10个层位30余个实验点的入渗实验、孔隙度、磁化率与CaCO3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土层含水空间发育好,入渗率较大,利于构成含水层;黄土层与古土壤层入渗率与含水空间的差别主要是当时气候与成壤作用不同决定的。CaCO3结核具有致密的结构,常常是非常好的隔水层。将任家坡剖面渗水实验数据用三种入渗公式分别进行拟合得出,经常采用的三个经验公式中考斯加可夫能普遍适用于描述50万年来发育的黄土和古土壤层的入渗规律,计算结果为水文和农业部门应用黄土入渗经验公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值。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第四纪气候变化理论应用的新领域,表明更新世气候变化在黄土地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资源富集条件、富集规律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5.
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分空间变异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火山岩的时代、成分特征及与其相关的矿床类型、成矿时代等,将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划分为3个火山岩带:西部与南部火山岩带成岩时代分别集中在150~120 Ma和205~112 Ma,岩性以富(钾)碱性-亚碱性粗玄岩-粗安岩-粗面岩类为主,成矿时代西部集中在140~130Ma(南段成矿时代局部偏大),南部为200~108 Ma,成矿与火山岩中次火山-浅成相(爆破相)花岗质岩类具有成生关系,矿产以银、铅、锌、铜、钼等多金属系列为主;东部火山岩带成岩时代集中在140~110Ma,以高钾钙碱性粗安岩-粗面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为主,成矿时代集中在130~110 Ma,金矿成矿(伴生多金属)与火山岩中次火山-浅成相(或其中爆破相)闪长质岩类具有成生联系。结合典型金矿床研究与对比,进一步明确了该火山岩区的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36.
HRT地震前兆波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S-100仪器是我们研制的抗干扰性能极强的、新一代高精密度地电测量系统.设在川滇地区的一个PS100台网于苏门答腊海啸大地震前记录到HRT前兆波动.本文将主要分析报道来自震源区的这种前兆波,特别是其传播特性.潮汐力驱动的谐和振荡波(HT波)具有与潮汐力相同的周期(如MSf,K1,M2等),但其振幅却仅在震前(约3个月)才出现异常增大;潮汐力驱动的共振振荡波(RT波),出现主震前2天(北京时2004-12-24的10时),RT波分为纵波与横波.初步确定其纵波波速Vl约为307 km/h,横波波速Vs约为126 km/h.它们可能是在地壳多孔岩石孔隙流体中以声模式传播的一类波.对RT波,苏门答腊主震断层系统的固有周期T0约为5~6 h,其幅度可达2.9%(超出观测标准偏差17倍),成为极其显著的异常.RT波通常以突然急剧变化的方式达到其峰值.震源区多孔介质的固体基质骨架与其间孔隙流体的耦合振动满足共振条件时,即从震中区同时发射出(纵、横)RT波.苏门答腊Mw9.0级地震前首次记录到RT波,此后已在20余次强震前记录到HRT波.诸强震前所记的HRT波彼此可以很好地对比,表现出一定的重复性、一致性和规律性.汶川Ms8.0级地震前,当时唯一仍在工作的红格台(距震中465 km),也记录到HRT波.我们还在震前发现红格台于2008年5月12日凌晨(0~5时)记录到与汶川地震有成因联系的、显著临震信息.(从2004年在川滇地区增设PS100台网捕捉地方强震的短临前兆开始,到汶川地震前发现红格台记录到临震信息的)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HRT前兆波是客观存在的;地震,特别是强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在不太远的将来,实现强震的短临预报是可行的.如果有一布设合理的PS-100台网,根据震前所记RT波,提前1~3天定量地预测强震的三要素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37.
王力  樊俊雷  李雷 《江苏地质》2017,41(2):310-317
初步概括了中国石墨矿产资源现状,总结了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及主要找矿标志。中国石墨矿产资源储量巨大、种类齐全,资源分布呈现“分布广泛、东多西少、个别富集”的特征,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是主要矿床类型,晶质石墨主要成矿规律为“构造定区、沉积控源、变质限量、热液提质”,即大地构造格局决定晶质石墨矿床的有利区分布,富有机质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主控炭源供给和赋矿层位分布,变质作用深度及期次限定石墨矿体总量,混合岩化过程对提升矿石品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典型晶质石墨矿床的形成一般经历沉积成岩—区域变质—混合岩化3个阶段。地层、岩性、沉积环境、构造以及地球物理异常等是石墨找矿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738.
浅水三角洲储集层在陆相湖盆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基于密井网资料的精细研究仍十分缺乏。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松辽盆地扶余油田DT91区块白垩系泉头组四段第Ⅲ砂组14余口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700余口密井网测井资料为对象,分析了高频基准面旋回下浅水三角洲及其砂体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浅水三角洲储集层主要发育在河道、漫溢砂、分流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和席状砂等6种成因砂体,以河道砂体和分流砂坝砂体为主。(2)在岩心和测井曲线上可识别出河道底部冲刷面、进积—退积作用面、退积—进积作用面和湖泛面等4种基准面旋回物理界面;并识别出3大类、7亚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3)高频基准面旋回演化过程中,湖泊浅水三角洲沉积区可容空间变化不大,沉积物供给通量在可容空间增长速率(accommodation increasing rate,A)和沉积物供给通量(sediment supply rate,S)的比值A/S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进而控制着成因砂体的数量和空间接触关系。当A/S值由小变大时,浅水三角洲的规模快速变小,成因砂体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同时,成因砂体垂向接触方式由下切叠加式→加积叠加式→孤立式变化,砂体平面分布的复合连片程度也发生由高到低的变化。  相似文献   
739.
阿根廷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潮  陈玉明  陈喜峰  姚仲友  郭维民 《地质通报》2017,36(12):2154-2163
阿根廷金矿资源丰富,西部是安第斯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勘查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具有较大的找矿和开发潜力。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和金矿成矿规律,梳理了阿根廷金成矿地质背景,厘定了金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事件的关系。将阿根廷金成矿时代划分为4个集中时期,阐述了各成矿期的主要金矿床类型,分析了其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出5个成矿带和15个矿集区,总结了各矿集区的主控矿因素,为进一步确定阿根廷金矿资源潜力和找矿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0.
新疆石墨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建科  陈隽璐  彭素霞 《地质学报》2017,91(12):2828-2840
石墨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石墨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地区。近年来,新疆新发现黄羊山、孔可热、达布逊、吐尔库里等一批大型石墨矿床,查明资源量超过1亿吨,使新疆一跃成为我国石墨大省,有望改变我国石墨资源分布格局。根据矿床成因特征,新疆石墨矿床可以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1)区域变质型,主要分布于古老地块周缘元古代深变质岩系中,成矿时代集中于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2)接触变质型,主要分布于东准噶尔古生代造山带中,含矿岩系为泥盆-石炭纪碎屑岩,成矿时代主要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岩浆热液型,赋矿围岩为海西期(320~270Ma)碱长花岗岩,成矿时代与岩浆侵入时代一致。根据石墨矿床成因类型、控矿因素及典型矿床特征,将新疆石墨成矿区划分为2个成矿区带,6个成矿亚带,为今后新疆石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