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6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1162篇
测绘学   264篇
大气科学   403篇
地球物理   748篇
地质学   2411篇
海洋学   824篇
天文学   918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地理   35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输电线路杆塔危岩威胁等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宁  孟庆辉  贾剑 《岩土力学》2010,31(2):604-608
从影响滚石击中塔体时的能量以及塔体被滚石击中的可能性出发,提出现场评价危岩对塔体威胁等级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边坡形状、塔位与山体的相对位置、坡上危岩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坡脚滚石的数量和大小等因素。当边坡总体坡度相同时,上缓下陡的折线边坡,滚石落地速度最大;而内凹的曲线边坡,滚石落地速度最小。位于山体内凹一侧的塔位,塔体受危岩威胁最大,而位于山体凸出一侧的塔位,受危岩威胁最小。  相似文献   
942.
刘远明  夏才初 《岩土力学》2010,31(3):695-701
通过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试验的力学特点和理论分析,修正了Lajtai岩桥张拉破坏理论。通过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试验中岩桥的应力状态,提出岩桥内部的张拉破坏使岩桥力学性质发生弱化,并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力学性质可能弱化的区域。分析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过程,提出了非贯通节理岩体的贯通破坏模式。通过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试验初步验证了修正的岩桥张拉破坏理论和贯通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943.
944.
新疆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新疆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其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3期耕地动态变化数据。从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对新疆3期耕地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面积变化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年均净增和开垦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耕地年均流失速度持续递减;耕地开垦由绿洲地区向沙漠、戈壁延伸,而耕地流失则主要集中在绿洲地区,中东、西北和西南的边缘地区的耕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大(Rid>1.02);耕地开发结构由草地和林地为主转向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未利用地的开发结构由裸土地、盐碱地为主转向沙地、戈壁和盐碱地为主,耕地的利用结构以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化始终是负转化,与草地间的转化是正转化。  相似文献   
945.
Samples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SPMs),surface sediment and road dust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Yangtze estuarine and nearby coastal areas,coastal rivers,and central Shanghai.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the presence of 16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in the USEPA priority-controlled list by GC-MS.The compound-specific stable carbon isotopes of the individual PAHs were also analyzed by GC-C-IRMS.The sources of PAHs in the SPMs and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Yangtze estuarine and nearby coastal...  相似文献   
946.
深水中大跨径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斜拉桥为例,采用基于Morison方程的附加动水质量方法研究了动水压力对深水中大跨径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对中国、日本和欧洲规范中动水惯性系数的取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深水条件下应当考虑动水压力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对比日本和欧洲规范,我国规范中动水惯性系数取值偏低,动水压力的影响偏小。  相似文献   
947.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seismic stratigraphic absorption compensation based on the adaptive molecular decomposition. Using this method, we can remove most of the effects resulting from wavelets truncation and interference which usually exist in the common time-frequency absorp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amplitude spectrum of the source wavelet is smooth, we first construct a set of adaptive Gabor frames based on the time-variant properties of the seismic signal to transform the signal into the time-frequency domain and then extract the slowly varying component (the wavelet’s time-varying amplitude spectrum) in each window in the time-frequency domain. Then we invert the absorption compensation filter parameters with an objective function defined using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 each window to get the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filters. Finally, we use these filters to compensate the time-frequency spectrum in each window and then transform the time-frequency spectrum to the time domain to obtain the absorption-compensated signal. By using adaptive molecular decomposition, this method can adapt to isolated and overlapped seismic signals from the complex layers in the inhomogeneous viscoelastic medium. The via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sets.  相似文献   
948.
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下高密实粉土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扬  闫俊  刘汉龙  张健 《岩土力学》2011,32(10):2957-2964
为研究主应力轴循环旋转对粉土性状影响,对长江入海口高密实饱和粉土进行了主应力轴180°转幅的循环旋转试验。试验发现,等向固结的高密实粉土在恒定动剪应力比的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下能发生孔压达到初始围压水平的液化破坏,但液化前孔压开展会因动应力水平的不同而呈现以渐变相态点和激变相态点区分的3阶段变化形式,或仅以激变相态点区分的两阶段变化形式。试样应变开展则始终呈现由崩塌点区分的两阶段变化形式,且孔压激变相态点与应变崩塌点同步反映了土体结构崩塌状态,崩塌状态时主应变差双向幅值限制在0.2%~0.4%这一较小范围内。试样进行主应力轴旋转达到崩塌时的应力状态与频率无显著关系,可由 - 空间中一条准不稳定状态线归一化。而以崩塌状态为终点进行归一化的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下孔压振次曲线,可用修正的Seed公式进行较好拟合  相似文献   
949.
冷先伦  盛谦  何恩光  朱泽奇  赵羽 《岩土力学》2011,32(11):3420-3431
为研究隧洞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掘进下隧洞围岩的损伤特征,选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背景工程,针对隧洞围岩TBM掘进后的损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根据板岩在室内试验中表现出来的脆性和屈服后强度特性,提出了以黏聚力弱化-摩擦角强化(cohesion weakening and frictional strengthening,CWFS)脆性模型为基础考虑岩体屈服后损伤的本构模型,通过VC++编译dll动态链接库,并将其植入FLAC3D程序中。应用神经网络和遗传方法等优化算法对本构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并以室内三轴压缩试验为依据,对该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考虑损伤的CWFS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板岩的弹性特征、屈服后的强化特征、脆性破坏特征和破坏后残余强度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模拟了南水北调西线隧洞在TBM掘进条件下隧洞围岩的变形特性、应力发展规律及其损伤演化特征,并与基于Mohr-Coulomb本构关系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的考虑损伤的CWFS模型能更好地反映隧洞掘进后围岩损伤特征,即损伤沿着弱势区域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950.
岩体波速与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彦辉  巨广宏  孙苗 《岩土力学》2011,32(5):1507-1512
岩体变形模量是岩体工程设计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尽管其可以通过各种现场试验来获得,但因其耗时、费力、投资大,使得许多中小型工程及大型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无法通过试验来得到这一参数。因此,许多研究者建立了诸多岩体变形模量与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或岩体质量分级之间的相关关系,如岩体变形模量与RQD、RMR分级、Q分级、岩体纵波速度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这些关系估算岩体变形模量。总结了已有估算岩体变形模量的各种方法,讨论了其应用条件及预测结果,重点分析了利用岩体纵波速度估算岩体变形模量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以玛尔挡坝址为实例,建立了相关预测公式。通过与已有估算方法的对比研究,阐明了各种方法预测结果的异同,表明其建立的估算公式与Barton等公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来估算岩体的变形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