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199篇
地质学   523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62.
苏德辰  李庆谋 《现代地质》1995,9(3):279-283
Fischer图解(又称为容纳空间图解)为人们研究沉积旋回在空间上的叠置规律、相对海平面变化、层序级次的划分以及地层层序对比等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的方法。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该图解的绘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该图解,将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张夏组划分为1个大的三级旋回层序和4个四级旋回层序,根据图解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讨论了旋回层序与构造运动间的关系,提出华北板块晚寒武世之前的"翘翘板运动"应始于中寒武世张夏期之早期到中期。  相似文献   
63.
任美锷 《地理学报》1993,48(5):385-393
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由于地面沉降等原因,过去30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率远大于全球或全国海平面上升率(约1.5mm/a)。下一世纪,根据IPCC的最佳估计,至203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8cm。我国三大三角洲,根据目前地面沉降情况、发展趋势及政府的控制措施,估计203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量老黄河三角洲(天津地区)为60cm,现代黄河三角洲(山东省东营市地区)为30—35cm,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为30—40cm,珠江三角洲20—25cm,以上估计数可供沿海有关决策部门制订今后长远发展规划及拟订政策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佛山市近30年来能见度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地理研究》1993,12(4):54-61
本文分析了近30年来各季能见度≤4或10km出现时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佛山市能见度呈加速恶化的趋势。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但与地面风向却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sponse of the bandpass filter with Gaussian weighting function to arbitrarytwo-dimensional fields and proposes a new concept of relative response function.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relative re-sponse function,satisfactory weighting parameters C_1 and C_2 are obtained.By studying two cases,the procedure of us-ing structure function curves to choose the maximum response wavelength is formulated.It is shown that bandpass fil-tering offers some improvements to the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mesoscale weather processes.  相似文献   
66.
中国人皮肤相对湿度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政旦 《气象》1994,20(8):12-16
根据Berglund等人(1983)公式:W=(esk-ea)/(essk-ea),利用大气温度,大气水汽压和皮肤温度的月平均值,计算皮肤相对湿度,并按皮肤相对湿度划分舒适带。结果表明,决定我国皮肤相对湿度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是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大气环流,季节不同,则各因素所起作用有差异。作者以皮肤相对湿度25%-45%表示舒适带,计算表明,我国气候舒适带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67.
本文阐述了利用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计算含油炮和度的方法,该方法在东海油气储量计算中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宋维琪  刘仕友 《地震地质》2005,27(2):308-315
由于地震资料是带限的,而井资料约束反演过程中的地震反演频带的展宽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使得反演地震波阻抗也是带限的。如何进一步拓宽反演地震波阻抗的频带宽度,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是文中研究的内容。利用井约束下的地震反演波阻抗资料、地震资料及井资料,借鉴地质模拟技术,研究如何利用地层的空间相对稳定性特征,通过相关函数的分析,估计反演更高分辨率的地震波阻抗资料。考虑到地质体空间的相关性及分辨率,相关半径取相关函数从最大点到第1个极值点的范围。在目标函数的计算过程中,既考虑当前计算点的权系数信息,又考虑井外推时的权系数信息,这样使计算结果更加稳定可靠。通过综合模拟计算,能够识别较小砂体  相似文献   
69.
陈留勤 《西北地质》2007,40(4):58-66
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基本上拼接联合为统一的华南板块,由于古特提斯洋北支向东扩张,泥盆纪时龙门山地区形成华南板块西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在这个比较稳定的构造背景下,以桂溪剖面为代表的稳定类型泥盆系大致可以划分为18个三级沉积层序(DS1-DS18),进一步可以归并为2个二级构造层序,对应于两次海侵高潮。层序地层划分表明龙门山地区在泥盆纪经历了一个从海侵作用初期的海侵碎屑岩沉积(DS1-DS9)到高水位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DS10-DS12),再到海退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DS13-DS18)的有规律的沉积演变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序列。这种沉积演变规律及海平面变化与隔陆相望的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具有相似性。但龙门山地区的泥盆系比滇黔桂地区发育齐全,厚度更大,所以后者的泥盆系只能划分出13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70.
This paper includ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on the fundamental period of buildings. The behaviour of both the soil and the structure is assumed to be elastic. The soil‐foundation system is modelled using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discrete springs. Analysis is first conducted for one‐storey buildings. It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SSI on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building depends on the soil–structure relative rigidity Kss. Analysis is then extended for multi‐storey buildings. It allows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soil–structure relative rigidity Ks to such complex structures. Charts are proposed fo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the SSI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a wide range of building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