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2篇
  免费   1313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测绘学   6644篇
大气科学   1003篇
地球物理   1786篇
地质学   2982篇
海洋学   1346篇
天文学   409篇
综合类   1166篇
自然地理   156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605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672篇
  2015年   718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929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808篇
  2007年   859篇
  2006年   787篇
  2005年   707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遥感影像内容的语义查询算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量遥感影像数据如何进行方便快捷的查询检索与定位,是影像数据存储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制约影像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的瓶颈。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遥感影像数据库查询检索的几种方式和它们的利弊,进而提出一种在近乎海量的遥感数据中简单、方便、快捷的算法与实现思想。并在已有的影像数据库引擎原型系统上,设计出一种检索查询遥感影像内地物的方法。这种方法以矢量要素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引导,快速准确的定位地物所在的影像块,为遥感影像的有效管理和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2.
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地理数据不确定性是制约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地理数据分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输出的可信度。如何识别、量化、跟踪、减少、可视化表达地理数据不确定性,已引起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专家的广泛重视,成为3S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先阐述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地理数据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开展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方法及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的优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63.
基于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的RTK定位技术是一种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的实时差分定位技术,与传统测量手段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本文主要探讨基于VRS RTK技术在QuickBird遥感影像定位研究中的应用,包括VRS RTK定位技术原理、基于VRS RTK的遥感影像控制点处理方法,以及基于此的遥感影像定位模型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64.
对台湾西南海域增生楔部位长排列多道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成像、速度分析、AVO分析、AVO反演处理,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多属性地震特征.在偏移剖面上,BSR与海底近似平行,极性与海底相反,穿越沉积层.AVO分析显示,强BSR振幅部位,BSR振幅随偏移距增大而增大.精细速度分析表明强BSR振幅下方存在纵波低速层.对应于强BSR振幅部位,AVO反演的P波、G波为相对高负值区,位于P、G交会图的第三象限,该部位泊松比变化率为负值,横波反射系数接近于零.以上多属性地震特征均预示着该区域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层,且天然气水合物层下方可能存在游离甲烷气层.  相似文献   
965.
为了从FMI资料中提取定量信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对FMI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即从实际FMI资料中分离出反映孔洞、裂缝的子图像,然后用相应的方法对分割后的子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提取相应参数.本文通过研究大量图像分割算法,认为奇异点多阈值分割算法、基于过度区的分割算法、Hopfield网络方法、基于图像间模糊散度的阈值化算法是FMI图像分割的有效方法,实现了从FMI图像中将地层中有用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同时,为了得到孔洞及裂缝的形状参数,本文还研究了轮廓跟踪标识边缘的方法以及根据标识的边缘进行填充的算法.在此基础上,也研究了根据目标边缘坐标计算目标的长度、宽度、圆度、裂缝密度、孔洞密度等参数的方法.上述所有方法在SUN工作站GeoFrame平台上开发成功,通过对LX45等八口井的处理结果与岩心分析数据对比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6.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与时空演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外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本文基于历史资料和遥感影像,探讨了近百年来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广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依次经历了轮形团块期、触角期、分散组团式、轴向发展期、带形发展期、新的触角期等几个阶段。利用遥感方法对1979~2004年间广州市建成区变化的监测表明,该期间广州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相对稳定期、90年代前期的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后期的平稳发展期和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期,目前是扩展速度较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967.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站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我国新世纪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太阳能热发电电站位置的合理选择对发电成本有直接影响,涉及到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本身、高时空分辨率的太阳能法直辐射分布、土地利用分布、水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分布,以及政策税收等众多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个太阳能热发电站选址的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就其中的太阳能直法辐射调查进行了初步试验。本文依据供需时空平衡原则进一步讨论了多种绿色能源互补的大能源系统运筹问题。  相似文献   
968.
断层垂直形变对强远震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 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震在非发震断层上的同震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非发震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的延迟时间、 同震位移最大振幅、 振动持续时间等特征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与震中距线性正相关,发生地震同震形变的响应速度约为5.5km/s,反映了在上层花岗岩地层中面波的传播速度;同震位移最大振幅和震中距的对数、 震级之间具有明显线性关系,震级越大,同震位移的最大振幅越大;地震震级是断层体垂直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震级越大,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越长. 根据断层仪观测数据推算得到的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的经验计算公式,对于地震同震形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69.
基于遥感和GIS的建筑物震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龙  王晓青  丁香  窦爱霞 《地震》2007,27(4):77-83
介绍了一种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震后损失快速评估的方法,评估流程包括震害提取和损失评估两个部分。评估方式根据需求可以分为基于震害指数的评估和基于图像分类结果的评估两种模式,前者通过震害指数与烈度的关系得到地面居民住地的宏观震害情况,结合地震应急数据进行建筑物损失评估;后者采用图像处理技术,选取典型震害样本以图像分类技术得到地面居民住地的分级分类的震害结果,然后计算参数进行损失评估。损失评估的计算根据震害提取模式而不同。这种遥感震害评估方法和计算流程结合了遥感和GIS技术,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目标,提高了震害提取的自动化程度,实现多人工作模式,通过有效率的人机交互来提高遥感震害评估的速度。  相似文献   
970.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resul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 adaptive filtering technique to the two-dimensional photometric mapping of galaxies. For this test we used the elliptical galaxy NGC 3379, which is a luminosity standard. Our plate material (B-band), obtained with the Tautenburg Schmidt telescope, was digitized with the Babelsberg microdensitometer and with the ESO PDS. The 2-D scans were reduced according to the Babelsberg 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whose key feature is an adaptive filter called ‘H-Transform’. By comparing our results (E-W light profile and isophotal parameters) to the most recent studies of NGC 3379 (DE VAUCOULEURS and CAPACCIOLI 1979, and NIETO and VIDAL 1984), we found no systematic errors in the photometric calibration and in the reduction procedure, with typical mean residuals from the other studies not larger than ±0.05 B-mag up to a threshold of 1% of the night sky level on each plate. We also re-confirmed the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galaxy. The new filtering technique proved quite efficient in reducing the noise, with negligible effects on the photometric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r-like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