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943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雷电灾害风险国家标准GB/T217142-2008风险管理中,把雷击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的概率PB作为防雷级别(LPL)的函数取值,没有考虑建筑物的尺寸等参数,较为笼统。本文利用电气〖CD*2〗几何理论(Electro Geometric Model, EGM),建立雷电击中建筑物的模型,研究PB与建筑高度、接闪器高度及安装位置等建筑物本身的参数关系,结合雷电流概率模型推导出更加有针对性的PB计算方法。将此方法用于实体建筑物PB值的计算,与国标给出的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EGM算法计算PB比使用国标给出的参数和方法计算的建筑物雷击风险值普遍增大。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传统扩散模型难以动态模拟地表污染物时空不均匀扩散过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污染物地表扩散仿真模型,在综合考虑地表高差及粗糙度对污染物扩散过程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不规则污染场地的元胞边界条件、划分了元胞空间、提出了一种降雨和非降雨条件下污染物扩散流速计算方法,基于分子扩散建立了地表污染扩散模型演变规则。为更好模拟地表污染物扩散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污染物随坡度和质量衰减的元胞自适应时间步长调整算法,该算法能够动态调整元胞自动机的时间步长,防止固定时间步长在污染物快速扩散时错过细节,而缓慢扩散时消耗计算资源。实验设计了降雨和非降雨两种情形对污染物随时间扩散的过程进行仿真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对污染物扩散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污染物在糙率为0.012的水泥地表上的扩散速度约为其在糙率为0.035的一般性土壤地表上的2.7倍;降雨强度和时长能够加快污染物的扩散,且扩散速度随着降雨曲线变化而改变,并在雨强峰值附近达到最大;污染物扩散服从坡度分布特征,且随着时间变化,高污染区域范围和污染物浓度差异渐渐变小,并在一段时间后,浓度变化渐渐趋于平稳;自适应时间步长演变算法能够较好地体现一次演变过程中污染物扩散在不同邻域元胞方向上的细微时间差异,提高污染物时空分布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3.
为解决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PDOP )监测评估中经常使用的等经纬度间隔格网模型(equal-interval of longitude and latitude grid, GRID_ELL)存在全球格网点分布不合理、评估统计结果有偏差、计算和存储效率低等问题,进一步开展全球PDOP长周期实时监测服务,引入两种等面积格网模型:等弧长格网模型(equal-arch-length grid, GRID_EAL)和正二十面体球面格网模型( icosahedron-based grid, GRID_IB ),并分析其与GRID_ELL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等面积格网模型能够显著改善GRID_ELL模型全球格网点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以及目前全球PDOP监测评估统计结果中的偏差。重点针对不同格网间距的GRID_EAL模型适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5°间隔的GRID_EAL模型能在保持全球PDOP监测评估准确性的同时,在计算效率和存储上带来36.3%和34.1%的提升与优化。  相似文献   
994.
A combination of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and gas chromatography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both for establishing the qualitative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emitted by leaf litter and for determining their emission rates. Taking as an example European larch litter, it is shown that dead plant material contains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as well as non-volatile compounds that can be VOC precursors formed as a result of enzymatic reactions. It is proposed to include the determination of extractable compounds into the methodology of studying litter as a source of atmospheric VOC. Some data on litter mass are report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data may be included into special models for emission evaluation. In this work 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of monoterpene hydrocarbons between the gas phase and polydimethylsiloxane fiber coating necessary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s in SPME were estimated.  相似文献   
995.
按局部样条函数计算重磁导数,在异常曲线变化大的条件下,用以提高导数计算的精度。并能同时得到水平导数和垂向导数。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7406与7411号台风登陆后出现突然性大风区引起突然性的暴雨中心为例,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对出现大风区引起暴雨中心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台风(指7406和7411号台风,下同)受干冷空气影响前后,有明显的能量转换,即有效位能向动能转换,正能量区对应大风区,大风区的辐合区对应于暴雨中心。这种配置关系是由斜压能量转换引起大风区产生的。  相似文献   
997.
渤海海面太阳辐照强度的观测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渤海海面(1998-09-24~10-07和1999-04-28~05-11)实测太阳辐射日总量同云量的关系和春、秋季的对比关系及其与插值计算出的晴日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同烟台(福山)测站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渤海海面太阳辐射日总量春季远大于秋季,其无云条件下的太阳辐射日总量与插值计算出的晴日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差异秋季大于春季.分析表明,海陆温差引起的海面大气垂直输送与水汽物的产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采用经验公式对渤海海面太阳辐射日总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所用经验公式及推算出的参数适合于春、秋季渤海海面太阳辐照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998.
简述了对插入式大直径薄壁圆筒进行数值分析采用的力学机制,用弹簧元模拟薄壁圆筒与地基土体接触面间的连接所形成一种简化的数值计算模型,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二次开发后对其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比较了对筒内外淤泥粘土采用不同加固处理方法以及考虑相邻圆筒间采用不同边界约束条件时,对圆筒的应力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999.
李东辉  张铭 《海洋预报》2003,20(4):56-63
本文用一个三维、自由表面、斜压海洋模式计算了南海上层流场对Frankic(9606)强热带风暴的响应。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流场对Frankic的响应时间在1d之内,其流场结构与气旋型风场的对应十分吻合;表层以下流场对Frankic的响应时间随深度的增加而加大:Frankic经过的海域,海面起伏有不同程度的抬高。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一种直接基于八向链码的矩的快速计算方法,给出了与多边形近似法矩的计算及形状识别时间比较,最后使用不变性矩和人工神经网络完成2—D形状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和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