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7篇
  免费   1011篇
  国内免费   1270篇
测绘学   326篇
大气科学   941篇
地球物理   640篇
地质学   3325篇
海洋学   576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467篇
自然地理   122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由于长春城区地下水的超采产生了环境恶化,结合地下水预测模型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长春城区为例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模型。根据长春城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水位水质预警标准,并根据模型编制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系统。利用所建立的预警系统,对现状和未来开采条件下水位水质进行预警,从而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92.
卫星遥感监测ET方法及其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流域蒸发(ET)用于流域水管理的研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ET比传统地面监测ET方法具有更高的经济合理性和实用性;通过遥感监测的ET,不仅可以对农业用水效率、灌溉系统性能作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还可服务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ET的方法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应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3.
基于模糊识别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识别模型解决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问题,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关因子自身的数据结构特性,通过模糊识别模型得到样本的级别特征值,从而达到对待评价区域的识别、归类,同时可以得到各相关因子在评价过程中的贡献率,实例部分将模型应用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94.
湿位涡守恒条件下西南涡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禾  邓北胜  吴洪 《气象学报》2002,60(3):343-351
运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 (HIRLAM)模拟了一次中国西南地区在多种活跃天气系统影响下 ,西南涡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东亚季风、青藏高压、地形等多种尺度与不同高低空环流形势配合以及在湿位涡守恒条件下对流发展时 ,潜热及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对中尺度涡旋和强对流发生发展的作用 ,探讨了西南涡和局地降水增强与消亡的成因与理论 ,并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5.
针对采用球服务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开展此项工作的同志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
李栋 《山西气象》2002,(3):32-3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能抢占事业发展的制高点,因此,对人才资源开发与经营的效益要远远大于对其他资源开发的效益。对山西省气象局近几年来领导人才资源开发与经营的实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总结,指出领导人才资源开发与经营的基础环节是造拔优势年轻人才,中介环节是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关键环节是优化配置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97.
利用一维线性浅水模式从一个比较普遍的角度对地转适应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特点进行分析。中首先考虑了两类不同的初始不平衡流的适应问题。一个是Gill所采用的质量不平衡模型,即初始场是静止的,只有水面扰动;另一个是Rossby中所考虑的动量不平衡模型,其初始不平衡流中只有风场的扰动,对这两个模型的适应过程而言,一个显的 特点就是能量转换率始终不会大于1/2或小于0,即适应过程中有位(动)能的释放和向动(位)能的转换,但释放出的能量最多只有其中的一半可以保留在最后的平衡场中。另外,本对任意初始不平衡流适应过程中的能量学特征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于偏差场(相对于一定基本态)的动能和位能而言,上述能量转换关系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98.
如何站在信息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的快速开发,是资源信息系统领域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资源图件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划分为图形数据库,应用图形系统和基础图形系统3个基本部分。对于复杂资源图件的计算机辅助编绘,需要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的支持。在基础图形系统上进行专业编绘程序的二次开发是高效建立图件编绘系统的最佳途径,并需注意GIS集成应用,三维可视化,人工智能和参数化设计等方法的运用,而系统平台开发是复杂应用的高级阶段。该思想可应用于煤及油气勘探,工程开发,矿区管理及区域地质等诸多领域的软件开发中。  相似文献   
99.
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主要组分结构特征与生烃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高纯度煤岩显微组分分离富集的基础上,应用透射式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Micro FTIR),对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的主要组分-镜质体、丝质体、角质体、藻类体的结构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藻类体主要由长链脂族结构组成,芳香结构含量相对较少;角质体和基质镜质体中含有较丰富的芳香结构以及长链脂族结构;而丝质体则主要由芳香结构组成,脂族结构含量很少。显微组分的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藻类体具有很高的生烃潜力、角质体和镜质体的生烃潜力中等、而丝质体的生烃潜力则很低。对于吐哈盆地煤成油来说,由于藻类体主要由长链脂族结构组成,并且生烃潜力也高,因此其具有高的液态烃产率、丝质体的产油率最小、角质体和镜质体的液态烃产率中等。由于镜质体是本区煤中含量最高的组分。因此,对于吐哈盆地所形成的具有工业规模的油田来说,镜质体应该是主要的贡献组分之一。但对于富含藻类体的厚层状烛藻煤,由于它类型好,品质高、生烃潜力大、以中长链脂族结构为主,是煤成油最理想的源岩。  相似文献   
100.
The impact of changing catchment vegetation type on mean annual runoff has been known for some time, however, the impact on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has been established only recently. Differences in annual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changing vegetation type on mean annual runoff and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are briefly reviewed. The magnitude of any change in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owing to a change in catchment vegetation type is related to the pre‐ and post‐change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 seasonality of precipitation, assuming that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remains constant throughout.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type and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tream ecology and fluvial geomorphology.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