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系统收集、整理了彝良“9·07”MS5. 7、5. 6 地震造成的81 名震亡者的资料,分析研究了本次地震震亡人员的特征和原因。结果表明:彝良地震震亡人数多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壮年劳动力人口震亡人数和占震亡总数的百分比较高,震亡人员均为农村户口;其中外地户口震亡人数超过当地户口震亡人数,男性震亡人口总数和相对震亡率远高于女性,震亡人员以汉族为主但少数民族相对震亡率较高。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房屋抗震能力差、人口密度高、震害叠加、经济发展水平低等是该震造成较多人员死亡的重要原因;山体滑坡次生地质灾害是造成震亡人员多的最直接原因,滑坡砸死的人数超过总震亡数的74. 07% ;灾区矿点密集、采矿方式粗放、采矿人员地震逃生意识欠缺、逃生能力差等是该次地震人员死亡的突显特征。  相似文献   
22.
生态补偿效益、标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赵翠薇  王世杰 《地理研究》2010,29(4):597-606
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生态补偿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创新手段日益受到重视,补偿效益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优化选择补偿区域和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提高补偿效益的关键,机会成本是应用较广的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不同区域提供的生态服务以及损失的机会成本有差异。我国对区域差异关注较少,补偿标准未能反映农户的真实成本,存在补偿不足或对不需补偿就能提供生态服务的区域实施补偿等问题,补偿资金利用效益较低。国际上比较注重生态补偿的区域差异,在生态补偿效益、促进环境保护积极性等方面效果较好。针对我国目前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西湖凹陷平湖组不同煤系烃源岩(煤、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封闭体系黄金管-高压釜生烃动力热模拟实验,查明了3种煤系烃源岩生烃产物、产率特征及生烃演化规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西湖凹陷平湖组煤系烃源岩中,煤、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均具有很高的产气态烃能力和较高的产液态烃能力,但不同岩性样品的生烃演化模式存在一定差异。炭质泥岩生烃最早,生烃强度最大;煤居次,生烃稍晚,生烃强度稍低;暗色泥岩生烃最晚,生烃强度最低。根据热解生烃特征,指出西湖凹陷具有煤成油的勘探潜力,西部斜坡带是找油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