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新参考系的引入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观测、参考架、模型、时间尺度精度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被引入使用,IAU2000年大会决定从2003年起采用新的天球中介极(CIP)、新的天球中介原点(CIO)、新的岁差一章动模型和新的UTI定义等,并定义了新的中介的运动参考架,由此给天体测量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天体测量学的内容和实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据此,对天体测量学的术语、概念和定义的变化作了描述,并讨论了变化的原因和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新的一套天体测量理论和方法正在变更之中,我们应及时跟上这个领域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82.
近1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天体测量学研究的内各以及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描述近10年来国际天体测量研究的进展和前沿课题;叙述我国天体测量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研究基础,以及近10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其他科学组织支持下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10~2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83.
王家骥  陈力 《天文学进展》2005,23(4):293-303
详细介绍了Hipparcos测定的昴星团距离与以往地面测定结果比较所出现的差异、近年来对昴星团距离新的测定和对Hipparcos数据作的重新处理以及对造成不一致的原因所进行的探讨,最后对有关进展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84.
康熙 《天文学进展》2005,23(2):135-143
基于目前流行的冷暗物质等级成团理论的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引入一系列合理的关于重子物质物理过程的假设,如气体冷却、恒星形成率、超新星能量反馈以后,结合N体数值模拟,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一方面能较成功地预言许多与观测符合的近邻星系的性质,如光度函数、星系的两点相关函数、Thlly-Fisher关系、星系团中椭圆星系的颜色一星等关系等;另一方面还能较成功地预言宇宙的恒星形成历史,以及一部分高红移星系的性质,如Lyman-Break星系的数目随红移的分布.但是最近一些观测表明,半解析模型在高红移预言的大质量星系较少,且红星系数目也较观测少.重点讨论半解析模型成功与不足之处,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5.
86.
Geographic Softw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E DIFFUSION GAME . Christopher J. Lovelock and Charles B. Weinberg . MAPIT . Raymond J. Kalush , Jr . SIMODEL . Peter A. Williams and A. Stewart Fotheringham . WEATHER FRONTS . P. C. Moyer . WORLD DYNAMICS . Mark Lewis Baldwin  相似文献   
87.
西南低涡研究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何光碧 《气象》2012,38(2):155-163
西南低涡是影响我国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最初对于西南低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前后。文章主要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西南低涡活动及结构特征,西南低涡形成维持机制,西南低涡发展东移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如对西南低涡的云系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的认识,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影响,大气边界层过程如何影响西南低涡发生发展,西南低涡活动异常机理的研究等,以便进一步深入开展西南低涡的研究,提高对此类天气影响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华南前汛期降水开始和结束日期确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学民  杨修群  孙成艺 《气象》2008,34(3):10-15
对目前有关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应参照梅雨期和季风降水等有关日期划分问题的方法,使用比月平均资料更高精度的逐日(候)资料,选择能够表征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的适宜区域和代表站点,综合考虑降水、环流及其它物理要素在前汛期开始和结束前、后的演变特征,从而客观、准确地划定各年前汛期的起始和结束日期,以用于华南前汛期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青藏高原低涡对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降水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的回顾了不同时期高原低涡活动特点及大尺度环流对其影响的研究,讨论了制约高原低涡研究的主要因素,认为深入开展关于大尺度环流影响高原低涡活动的研究是必要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中国是粟、黍的起源地,但受植物遗存保存状况及研究方法的限制,对粟类旱作农业起源与驯化的时间、地点、种类、过程等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同观点。植硅体分析为准确鉴定粟、黍及其野生祖本和亲缘物种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针对粟、黍种子稃片植硅体研究取得的新进展,获得以下认识:1)进一步明确了稃片表皮长细胞植硅体的形态特征、大小、数量是鉴定考古文化堆积中粟、黍及其野生祖本和亲缘野生物种的可靠指标;2)通过对比我国北方常见的狗尾草属稃片植硅体,发现了ΩⅢ型仅发育于粟和青狗尾草的稃片中部,且其大小与狗尾草属野生植物差异显著;3)分析和说明了稃片植硅体鉴定流程和方法、重点强调了稃片Ω/η类型的鉴定特征和应用范围,以及植硅体统计量等关键问题;4)讨论了粟类稃片植硅体产量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以及植硅体埋藏学问题,最后对深化粟类植硅体形态学研究提出了初步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与讨论,能够使植硅体分析方法在粟类作物起源和传播的研究中得到更准确、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